豫係軍閥,占領河南、浙江、江蘇、山東,安徽五省,因豫軍統帥楊義是河南人,因此稱為豫係。楊義為五省督軍,豫軍統帥,早年娶比自己小5歲的袁淑華為妻。袁淑華即是袁世凱的侄女,思維冷靜,遇事果斷,又賢惠大度,助楊義在這亂世之秋爭得一席之地。夫妻感情和睦,楊義也未曾納妾。
現楊義已48歲,膝下共有七子一女,長子楊昱(24)和次子楊顯(23)都已娶妻,且都在豫軍中任職。長子楊昱娶妻莫由,已有孕在身,父為浙江首富莫海天之女。次子楊顯娶妻向之秋,父為豫係安徽督軍。三子楊昊(20)自中學起便在北平讀書,現為北京大學學生,四子楊晟(18)和五子楊旻(18)為雙胞胎,剛出國留學,楊晟在英國軍事院校,楊旻在德國海軍學校。六子楊景(14)和七子楊晏(13)現居家中,在附近學堂上學,幾年以後楊義也將準備送他們出國留洋。幼女楊晨(4)為楊義的老來子,在家裏備受寵愛。
楊昊已經在房間裏被關了十幾天了,本來想在下火車之後偷偷跑回北平,卻被父親抓回,他永遠也忘不了當日與父親在家裏的爭吵。
——“都說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句話果然沒錯!楊昊我告訴你,別以為你們遊個街示個威這件事就能擺平!這件事哪有這麼容易?你以為政府那群人想簽?弱國無外交,你們這群學生就知道反抗反抗的,然後出事了打仗了辦實事了,哪裏有你們的屁個影子!你不要忘了,你能從監牢裏放出來都是靠的你老子我!”
——“那麼父親的意思是我們就應該坐視這一切的發生?承認21條,看著日本在我們的國土上作威作福?然後還要夾道歡迎?這就是中國作為戰勝國所享有的一切?我當然知道這一次並不一定能改變事實,可最最起碼我們采取了行動!知其不可而為之,不到最後一步,又怎麼知道最後的結局?!”
——“住嘴!這是你跟父親說話的語氣嗎?!你看看你自己,鼻青臉腫的,傷口都還沒好,是在那天北平警力出動抓捕學生時所致的對吧?你連一些警察都打不過,還有什麼出息?!”
——……
——……
父親的話句句浮現於腦海,揮之不去,難道真的如父親所說的那般:百無一用是書生……他、真的、這般無用麼?這是他第一次反思這次示威遊行的意義,突然覺得,學生的力量是如此的薄弱,文不能定國,武不能平天下。弱國無外交,如果學生的眼界隻限於這次合約,隻期望通過這次遊行來逼迫北洋政府,而不真正使國家強大,那麼在曆史上,這次遊行的意義又在哪裏?如果國家依然如此,將來又來一個什麼合約,中國又該如何麵對?學生又該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