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節 奇女子(1 / 2)

楊飛一聽劉都是帝室之後,不由大驚,忙問原由。楊阜回道:“子雲,劉都確實是帝室之後。她父親劉續本是安平王,隻不過他死後,子孫被削去爵位罷了,劉都也才因此流落民間的。”

楊飛心想此中必有一番故事的,不過看劉都如此,也不好在宴上細問,於是說道:“劉都,我可是有大閼氏的,你要不怕委屈,我還能有什麼話?”劉都聞言,笑著起身,對著楊飛恭恭敬敬的行了漢家禮節,道:“王爺不嫌棄劉都,劉都又怎麼不會為難王爺。”

魚單聽說劉都是漢家公主,這才轉喜道:“我家能娶到漢家公主,自然是美事,日後弟妹當不忘寧胡閼氏的故事。”合乞道:“正是如此。草原上都說,寧胡閼氏帶來了六十年的美好歲月,望閼氏為我部帶來吉祥。”

楊阜雖聽聞劉都多有淫亂之事,但對己卻恭謹守禮,在嗟娥山上又托她和龐雯的情分,又看在她畢竟是劉氏之後,這才為劉都說話。對於劉都的自薦枕席,楊阜以為匈奴人無有禮法,並不以此類苟合為恥,再則劉都也已經沒有了公主身份,因此也不怎麼反感,反笑道:“如此甚好。”

當晚楊飛和劉都廝混,忍不住好奇,就問起了她的往事。哪知道劉都也毫無隱諱,竟一股腦兒都說了出來。原來劉都的母親本是劉續王府的一個使女,十三歲時就生下了劉都,此後劉續就遺忘了這對母女,一直到將死時,才認了劉都的身份,劉都那時都十五歲了。

劉續一死,諸事並發,皇帝就削了他子孫的爵位。劉都剛剛有了公主身份,就又被貶為奴婢。輾轉之下,竟到了西域車師國,淪為歌妓。後來稍稍攢了些錢財,又得莊燦的相助,才逃了出來。到了酒泉時,兩人盤纏將近,幸虧得了龐家夫人的相助,才又東行。不想到了眉縣,劉都因美貌被豪強鮑鵬搶去做小妾。鮑鵬後來做了上邽令,又把劉都帶去。

後來,酒泉龐家夫人因罪下獄,為躲避仇人,族人百餘家東來。這時,莊燦已經投了嗟娥山,於是把龐家引上山,又奪了寨主之位,招引流民,在山裏討生活。龐家嫡係子孫不旺,族長龐淯不過十歲,諸事都有其堂姐龐雯執掌。龐雯向來就是幫龐家夫人管事的,因此上上下下倒也心服口服。

莊燦兩年前又得知劉都到了上邽,就和龐雯商議,和劉都裏應外合,搶了上邽的縣衙。鮑鵬因為在妓家取樂,才僥幸躲了過去,不過上邽和嗟娥山從此算結了深仇。

一個月前,嗟娥山又乘隙搶掠了上邽運往陳倉的一千擔糧食,引得馬騰族子馬岱率精銳步騎千人駐軍上邽,準備討伐。幸而楊飛隨後來了,馬岱才龜縮上邽不出。

劉都末了說道:“王爺,我們搶馬家的糧食,本來就是準備東歸用的。所以,莊燦一去,我們就定了主意了。哪知道,一見到王爺,竟是這樣子的。王爺說的話,可不能不算數。”楊飛哪想到她經曆如此曲折起落,心中憐惜,按著她道:“我可不是那薄幸之人。”

劉都乘著戰隙的機會,跟楊飛要了百騎人馬,東來接了嗟娥山上的四百多戶人馬。楊飛見龐雯身長八尺,體形健美,臉黑,卻很耐看,不由得多看了幾眼,心中暗暗稱奇。那劉都看在眼裏,心中不免起了心思。

這期間,楊阜也偷偷去了冀縣西境他家族人聚居的甘穀堡,說了東遷的決定。楊氏因楊阜而名聞隴右,本身卻算不上大豪強,不過有千餘戶人口。其中又分為三支,長支楊阜,次支楊嶽,三支楊謨,三家族長都是堂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