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合力劫法場(1 / 3)

雨後的天空被水洗過似的明亮,一輪紅日斜掛在東南天邊,東南天邊朝霞鋪陳,水彩一般鮮亮。

一群貌似進城農夫的漢子,有的挑著擔子,有的背著柴禾,隨著熙熙攘攘的人流,三五成群進了李村西邊的滄口地界。

頭戴禮帽,手提一隻小皮箱的關成羽一身商人打扮,優雅地攔住一輛黃包車:“去明貞觀。”

明貞觀又稱滄口大廟,坐落在下街東側靠近日本軍用機場的北邊,是一座帶庭院的廟宇。廟宇前麵有一塊巨大的空地,當地人稱它作大廟場。平時,大廟場有打把式賣藝的、耍龍舞獅的、撂地說快書的、拉洋片的、賣切糕的、崩爆米花的,煞是熱鬧。逢年過節,大廟場就變成了戲台,拉起用紅綠綢布做成的圍欄,在裏麵唱肘鼓戲,通常一唱就是三五天。今天廟會,這裏更加熱鬧,漲潮似的喧鬧聲鋪天蓋地,整個大廟,人頭攢動,摩肩接踵,幾乎看不見縫隙。關成羽下車,老遠就看見大廟場的人頭上麵浮出一個新紮的高台,台子上方橫掛著一條白色幅子,上麵的幾個黑色大字刺人眼目——“ 嚴防擾亂共榮、破壞聖戰之匪,警醒市民安分守己懲戒大會”。

台子上已經站了幾個腰紮寬板皮帶,斜挎著盒子炮的漢奸,關成羽一眼就看見了已經將自己的頭發整成馬鬃那樣,中間劈開,連耳朵都蓋住的韓仲春,不由得冷笑了一聲。

小販打扮得楊武將氈帽壓得低低的,擠過來,輕聲道:“弟兄們全都就位。”

關成羽點點頭:“告訴他們,沒聽見我的槍響,無論發生什麼情況,一律不許亂動。”

楊武說:“這個我已經囑咐過他們了。劉禿子的人卡住路口了,李老三的人在台子後麵,我帶的五個兄弟跟著你。”

關成羽嗯了一聲:“讓大家散開,我一動手大家就一齊上,爭取一次成功。”

人群中發出一陣喧嘩,關成羽抬頭一看,眉頭頓時皺成了一座小山。幾個渾身血汙被倒綁著著的漢子在一群鬼子的刺刀威逼下,踉踉蹌蹌地上了台子。韓仲春將這些人一個一個推到台子前麵,點頭哈腰地衝一個軍佐模樣的鬼子說了幾句什麼,猛地回過身來:“肅靜!”

關成羽赫然發現,那個腰板筆挺一臉煞氣的鬼子軍佐是小山。

小山將掛在腰上的指揮刀摘下來,用雙手柱在地上,冷眼掃著站在台前的那幾個“破壞聖戰分子”。

排在最南頭的那個被血漬染得分不清眉眼的年輕人正是小臧,關成羽的鼻頭不禁一酸,幾個月不見,他已經沒有了人的模樣。

韓仲春往下壓壓手,扯著嗓子喊:“父老鄉親們,請大家不要害怕,不要緊張!今天這次大會的目的不是針對父老鄉親的,目的是處決這幾個擾亂共榮,破壞聖戰的共黨分子,順便告誡大家,與大日本皇軍做對,絕沒有好下場!眾所周知,大日本皇軍是體恤我們的,是奉了大日本天皇的命令來保護我們這些窮苦百姓的!我們這一帶的百姓深受共匪遊擊隊的殘害,他們殺人放火,搶男霸女,無惡不作!尤其是最近從滿州那邊流竄到我們這裏來的抗聯紅胡子,他們在滿州折騰夠了就跑到我們這裏來燒殺搶掠。大日本皇軍決不答應他們破壞聖戰,擾亂共榮,妖言惑眾,胡作非為,殘害一方百姓……”

“對!”台子下一個尖嘴猴腮的家夥跟著嚷,“皇軍對待我們轄區的百姓那可真夠意思,不然全得‘連坐’……”

“這位老鄉說的是啊,”韓仲春接口道,“這說明,父老鄉親們是心明眼亮的!大家也許不知道,在所謂的抗日根據地,皇軍一旦發現有為非作歹的共黨遊擊隊,無論男女老少,全部都得……”

“三光!”那個跟韓仲春一個長相的家夥接口道,“就是燒光、殺光、搶光,一個不剩,”回頭衝正皺著眉頭看他的楊武一笑,“兄弟,其實咱們這是沾了大便宜呢,不然……呦!楊……”打鳴公雞突然被捏住嗉子似的卡殼了,眼見得嘴角流出一股蚯蚓似的鮮血。楊武將右手的匕首別回後腰,左手撐在他的腋下,讓他保持站立的姿勢,一動不動。

與此同時,關成羽已經將小皮箱打開,摸出裏麵的一把匣子槍,悄悄往台子前麵擠去。

台上,韓仲春繼續吼叫:“為了父老鄉親能夠安居樂業,我們必須挖掉這些毒瘤!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生活……”

關成羽已經接近了台子,拿槍的手捏一下腰間的棋子,另一隻手悄悄攀住了紮台子用的一根柱子。

韓仲春終於停止了喊叫,緊著屁股跑到小山跟前,好像是在請示什麼。

小山點點頭,招手示意旁邊的鬼子站到示眾的那排人前麵,做了一個舉槍的動作。

不能再等了!關成羽攀住柱子的那隻手猛一用力,身體就像一片被風吹起的紙條,悠忽飄上了台子,隨著幾聲清脆的槍響,背對他的幾個鬼子應聲倒地。關成羽挺槍來找小山,小山不見了。關成羽跨過鬼子的屍體,直撲台子後麵。隨著一聲槍響,小山獰笑著從台後站出來,眼睛突然發直——關成羽的槍口正對著他的眉心,剛才的那一槍打偏了!“幺西……”小山不相信似的張大了嘴巴。關成羽說聲“你死到臨頭了”,猛地一扣扳機,一溜鮮血順著小山的眉心噴射而出,四散的血霧瞬間將空氣染紅……人群中發出一陣一陣的尖叫,隨即亂成了一鍋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