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章程》規定:一,在鄉、縣、郡設立三級學堂,分別稱為某鄉小學學堂、某縣中學學堂、某郡大學學堂,而在成都都城中建立最高大學。
二,各學堂的學習課業內容,不惟有孔子經書,還有百家之言,農工商之學。
三,學堂的教授老師從各地選拔,待遇等同於同級別的政府官員,但是不得幹預政事。
四,針對貧富差距的問題,學堂的學費收取采取多種辦法,一種是有能力交付學費的學生可以在入學時候即完納,另外一種是沒有能力交付學費的學生,可以入學,學業完成後用收入完鈉。
五,學生畢業後的去留問題。學生畢業後可以升入上一級學堂繼續學習,也可以根據所學謀取生計。
六,根據朝廷法律,如學堂有成,朝廷以後的選拔官員將在學堂學習過的人中選拔。即學生畢業後參加朝廷統一組織的考試,通過後即可成為政府某處的官員。
如是以上的章程,全是劉禪根據後世的所見,慢慢說來的。諸葛亮本就是智慧超絕,也不拘泥於儒學教條,本著為漢之心,你說一條,劉燦補一句的,竟然通過了這樣一個前所未有的東西。
商議完畢這個章程,劉禪直立腰身,竟然感到腿部發麻,心裏不由罵道:早晚要把那桌椅弄出來,沒有那東西,整天跪著還真是麻煩,後來諸葛亮整天坐在輪椅上是不是和跪著工作有關呢。
諸葛亮心中卻是高興之極,大漢的人才難題終於有了解決的辦法,自先帝崩極之後,一直感覺有塊大石壓在胸口,今日終於可以長舒一口氣了。從手頭上還墨汁淋漓的《學堂章程》上收回眼睛,把注意力放到了眼前的小皇帝身上,先前看來他那還略顯稚氣麵容,現在看起來竟然一下子成熟起來了,是啊,能想出這樣的章程的人,怎麼能是簡單人物呢?可任憑諸葛亮再怎麼揣測,也不會想到今天的所見到的劉禪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劉禪了,而這個劉禪心中的所想的東西也是他無法猜測的。
收拾起那幾頁寫滿條文的《學堂章程》,諸葛亮起身道:“陛下,為時以晚,臣請回府思考有關學堂的事宜。”
看看外邊的天色,原來該到了吃飯的時間呢。劉禪不由笑道:“先生,不若今日與鬥共一同用餐。”
皇帝賜宴畢竟是大恩,諸葛亮也不禁動容,趕緊相謝,又被劉禪拉住,讓這樣的天才給劉燦一個後輩行禮,想想就覺的折壽啊。
一頓飯是吃的君臣甚歡,宴畢,劉禪親自送諸葛亮出宮,又派人送回丞相府。看著諸葛亮漸漸遠去的身影,劉禪才終於放鬆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