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161一223),字玄德,河北涿州人。24歲時,他召集關羽、張飛等人參加鎮壓黃
巾農民起義,後來在軍閥混戰中逐漸壯大了勢力。由於缺乏謀臣,他在軍閥混戰中屢遭挫敗
,流離失所,先後依附於呂布、曹操、袁紹、劉表。他三顧茅廬,拜諸葛亮為軍師,赤壁大
戰後,勢力才得到發展。劉備胸懷大誌,注重信義,待人寬厚。經過二十多年的艱苦征戰,
最後占據益州,於公元221年在成都稱帝。不久,為奪回荊州,替關羽報仇,他興師伐吳,
史稱虎亭之戰。結果,劉備被吳國陸遜火燒連營,遭到慘敗,羞憤病死於白帝城(奉節)。臨終前,他把幼子劉禪(小名阿鬥)和國事托付給諸葛亮,史稱‘白帝城托孤‘。
曾經有人懷疑說,劉備的墓地不在成都,而在奉節。我不認同他們的那些猜疑,劉備和諸葛亮生前如魚如水,死後定不會分離太遠,隻有這樣才能和劉燦心中的那個“三顧茅廬”的傳奇互相映照。
以一種朝聖的精神,我瞻仰完畢武侯祠和劉備之陵墓。這個時候天色漸漸已晚,好客的主人就費心讓我品嚐了成都的名品小吃,開懷暢飲之際,我的心頭總轉過今日所見總總。
對於劉備和諸葛亮這樣的人物,每個中國人的心中多多少少都會有些感慨吧。
夜裏,我翻來覆去的就是睡不著。索性下得床來,取出包中的《三國演義》,又選了一首歌曲來聽。
深夜不寐的時候,挑燈讀三國,想來就是一種享受。和著那低緩濃重的樂音,我的心情也凝重起來,眼前仿佛隻見黃葉隨風飄舞,沙塵漫天,一位老者,羽扇綸巾,花白的胡須隨風飄起,目光凝重,直視遠方,那個目光的盡頭,有個城市,名字叫做長安。
那章《秋風五丈原》我已經看了三遍,又勞累了一天,終於感覺疲憊了,手中仍把著那套精裝的《三國演義》,漸漸的睡去,耳邊依稀傳來滄桑的歌聲。
暗淡了刀光劍影
遠去了鼓角錚鳴
眼前飛揚著一個個
鮮活的麵容
湮沒了黃塵古道
荒蕪了烽火邊城
歲月啊你帶不走
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興亡誰人定啊
盛衰豈無憑啊
一頁風雲散啊
變幻了時空
聚散皆是緣哪
離合總關情啊
擔當生前事啊
何計身後評
長江有意化作淚
長江有情起歌聲
曆史的天空閃爍幾顆星
人間一股英雄氣
在馳騁縱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