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必讀叢書學會陪伴學會愛家長學堂(二年級)七年級山東教育出版社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學會陪伴學會愛:家長學堂.二年級\/王治芳主編.—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20.7(家庭教育必讀叢書)ISBN978-7-5701-1024-7Ⅰ.①學…Ⅱ.①王…Ⅲ.①小學生-家庭教育-家長學校-教材Ⅳ.①G78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20)第057306號?
JIATINGJIAOYUBIDUCONGSHUXUEHUIPEIBANXUEHUIAI:JIAZHANGXUETANGERNIANJI家庭教育必讀叢書學會陪伴學會愛:家長學堂二年級王治芳?主編主管單位:山東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發行:山東教育出版社?????地址:濟南市緯一路321號?郵編:250001?????電話:(0531)82092660網址:www.sjs.com.cn印??刷:濟南報業文新印務有限公司版??次:2020年7月第1版印??次:2020年7月第1次印刷開??本:710毫米×1000毫米?1\/16印??張:12.5印??數:1-6000字??數:190千定??價:27.00元(如印裝質量有問題,請與印刷廠聯係調換)印廠電話:0531-87295267前言前言與孩子相遇是美麗的緣分,在平凡的日子裏,親子相伴,孩子從一年級邁入二年級。花開有聲,成長有徑,處在身心發展關鍵期的孩子,需要家長精心引導和栽培,為他們提供適宜成長的土壤,在他們的心靈中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助推他們成人成才。
家庭是開啟智慧、培養品德、塑造個性的搖籃。家庭教育作為人生教育的起點和基點,對孩子的未來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為此,我們依據《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修訂)》和《山東省中小學(幼兒園)家長學校課程指南》,研發了家庭教育必讀叢書《學會陪伴學會愛:家長學堂》。
本叢書共18冊,按照孩子年齡,0—18歲每年一冊,按序排列,幫助家長依據孩子身心發展特點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叢書分孩子發展、教養策略、家庭建設和合作共育(3—18歲增設)四個模塊,每個模塊設定若幹主題,每個主題圍繞典型案例展開論述。孩子發展指家長在了解孩子身心特點和成長規律的基礎上促進其積極發展;教養策略指家長在科學育兒理念指導下,運用家庭教育相關知識養育孩子的方式與方法,含特殊家庭的教養策略;家庭建設指家庭成員的角色認同、家人和諧關係的構建、家庭生活資源的管理、家風家訓的傳承等;合作共育指家庭、學校、社會協同育人,含家長學校、家委會、社區活動等形式。叢書內容螺旋上升,多維展現不同年齡段孩子發展中的學業適應、情緒管理、行為管理及關係處理等家庭教育常見問題,幫助家長跟隨孩子成長的節奏,及時更新知識結構,提供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建議。本叢書旨在引導家長樹立科學的兒童001家長學會陪伴學會愛二年級學堂發展觀,發掘孩子的積極品質,培育孩子的探索與專注、依戀與共情、表達與溝通、獨立與責任、思維與創造、規則與安全、分享與合作等基本素養,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發展資源,使孩子自身蘊藏的潛能得以激發,同時幫助家長與孩子共同成長。
叢書中案例皆來自家庭生活及教學一線,具有代表性。在分析案例的同時,作者團隊依據教育學、心理學、家庭學和社會學等理論,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叢書既授人以魚,又授人以漁,是一套難得的有梯度的科學理論指導和實操應用相結合的教子叢書。
本分冊適合二年級學生家長閱讀。二年級的孩子表現出強烈的自我意識,嚐試著獨立與反叛,卻仍對家長有較強的依賴性,同時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與令人驚歎的創造力。二年級是培養孩子責任感、獨立精神和熱愛學習的品質的重要階段。本書以典型案例切入,深入分析問題成因,給家長提出針對性建議,引導家長不僅關注孩子的問題行為,更要立足長遠,關注孩子的全麵發展。
本叢書是山東省家校共育課程建設團隊集體智慧的結晶,由教育科研部門、中小學、幼兒園和高校相關人員撰寫,並經過多輪課程實驗及專業人員審校。
本叢書由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王治芳策劃主編,劉立新、徐繼存、孫家齊等任副主編。本冊由張華任主編,寇敏、韓美娟任副主編,主要編寫人員有張華、寇敏、韓美娟、王方、徐曉燕、禹海莉、張偉偉、路元宏、劉潔瑩、尹延紅、吳喜梅,另有劉俊麗、孫承麗、謝文靜、王珊、張卉麗等參與編寫。王治芳、張華、秦濤、劉立新、孫成良等修改統稿。
本叢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省內外相關專家的指導與幫助,在此一並致謝!
002目錄第一篇孩子發展第1課當孩子有了小秘密????????????002第2課正確看待孩子的“小破壞”????????007第3課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012第4課樂於助人的孩子最快樂??????????017第5課和孩子聊聊他的好朋友??????????021第6課小動作多就是多動症嗎??????????026第7課愛運動的孩子最健康???????????031第二篇教養策略第8課科學選擇興趣班?????????????038第9課輕鬆快樂學數學?????????????043第10課正確看待孩子的分數??????????048001家長學會陪伴學會愛二年級學堂第11課把作業檢查權還給孩子?????????053第12課過度控製不是愛????????????058第13課講條件不如劃底線???????????063第14課這樣誇孩子才有效???????????068第15課讓邋遢大王不再邋遢??????????072第16課引導孩子克服粗心???????????076第17課引導孩子寬以待人???????????080第18課引導孩子做自己物品的主人???????085第19課引導孩子合理使用零花錢????????090第20課引導孩子遵守公共規則?????????095第21課孩子不愛動腦怎麼辦??????????099第22課孩子喜歡頂嘴怎麼辦??????????103第23課孩子愛吹牛怎麼辦???????????107第24課孩子不合群怎麼辦???????????111第三篇?家庭建設第25課每天都有“愛的抱抱”?????????118第26課這樣開好家庭會議???????????123第27課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128第28課孩子需要一麵創意牆??????????133第29課孩子需要一個秘密空間?????????138第30課合理安排假期時間???????????143第31課家長是孩子的鏡子???????????148002目錄第四篇?合作共育第32課親其師才能信其道???????????154第33課孩子被批評了怎麼辦??????????158第34課被“叫家長”了怎麼辦?????????163第35課家校共讀培養閱讀興趣?????????168第36課家校溝通怎樣做才有效?????????173第37課擇時校訪摸透孩子情況?????????178第38課用真誠架起家校共育連心橋???????183參考文獻???????????????????188003第一篇?
孩子發展二年級孩子已基本適應小學的學習與生活,熟悉學校的規章製度,懂得日常行為規範。此時是學習習慣、行為習慣從可塑性強向逐漸定型的重要過渡階段。
相比一年級,二年級孩子有一定的自控能力,但還需要外界壓力的約束,長時間專注做事存在困難;依然崇敬、熱愛老師,期望得到老師的喜愛與誇讚;自我評價能力增強,具有一定的是非觀念;喜歡集體生活,初步產生競爭意識,會暗自和別人比較,在評價中發現自身的價值;內心世界開始豐富,有了自己的小秘密;擁有與學習興趣、學習成績相聯係的榮譽感、責任感;對情緒、情感的控製力由弱變強,但情緒依然外露,易衝動,穩定性較低。
本篇從二年級孩子身心發展特點出發,幫助家長了解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順勢而為,用正確的方式愛孩子。
家長學會陪伴學會愛二年級學堂第1課當孩子有了小秘密二年級的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對此,有些家長不以為然,覺得小孩沒什麼大不了的秘密,還有家長認為,不能讓孩子有秘密,這是對孩子的愛和保護。其實,孩子有了小秘密不可怕,這是孩子成長的必然結果,也是孩子逐漸確立自我意識的表現。孩子有了小秘密,標誌著孩子內心世界的降臨。
案例紅紅是個可愛的小姑娘,整天笑嗬嗬的,是個樂天派。一天放學後,紅紅神秘兮兮地對媽媽說:“媽媽,我告訴你一個秘密,你可別告訴別人哦!”媽媽心裏一驚,急忙說:“好,我答應,你說吧!”紅紅吞吞吐吐地說:“今天在放學的路上??我們班裏的明明??說??
說??喜歡我。”說完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媽媽一聽,笑了笑說:“嗨,我還以為是什麼大事呢!就這,還叫秘密啊?好,我不告訴別人。”紅紅放心地走開了。
過了兩天,媽媽的好朋友王阿姨帶著女兒來紅紅家做客。吃飯的時候,兩個媽媽很開心地談論著自己的孩子。紅紅媽媽突然說道:“俺家紅紅人緣挺不錯,班裏還有小男孩說喜歡她呢!”大家都笑了,紅紅卻很生氣,小嘴噘得老高,瞪大眼睛盯著媽媽。媽媽感到很沒麵子,生氣地說:“紅紅,你這是幹嗎呢?你這樣多沒禮貌!”紅紅噌地站起來,大聲說:“你說話不算數!你答應我不告訴別人的!”說完怒氣衝衝跑進自己房間,嘭的一聲關上了門。大家麵麵相覷,場麵很尷尬。
002第一篇?孩子發展分析孩子到了一定年齡,開始萌發秘密的概念,會有一些事不想讓別人知道。隨著孩子小秘密的增多,和家長之間的距離也在逐漸拉大。家長需要反思是哪些不經意的舉動,造成這些距離的產生呢?如果家長處理不當,又會對孩子造成怎樣的影響?
一?家長忽視了秘密對於孩子的價值和意義對於孩子來說,秘密有助於促進他們自我意識的形成。秘密是一個人的隱私,當孩子意識到自己的想法放在頭腦中,別人不會知道時,就逐漸認識到內外空間的含義,這就是心理學中的“自我領地的形成”。一旦孩子有了不願意讓別人知道的事,就說明孩子的內心世界開始誕生了,想擁有屬於自己的獨立空間。這種心理體驗也會讓孩子開始學著對自己負責,增強責任感。在守護秘密的過程中,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時得到了提升。
或許在家長看來,孩子的小秘密微不足道,不值一提,但對孩子來說卻意義重大。在生活中,有些家長看不到秘密對於孩子的價值和意義,不但不加以重視,甚至隨意在外人麵前當成笑話來講。就像案例中的紅紅媽媽一樣,本來答應了紅紅不會泄密,卻轉眼忘到了九霄雲外。這不僅表明家長言而無信,更是對孩子的不尊重。紅紅覺得自己的小秘密被公開,受到了欺騙,才會反應激烈。
二?家長不尊重孩子的小秘密,拉大了親子距離每個人都擁有隱私權,孩子也不例外。孩子一旦有了小秘密,有些家長就會擔心孩子隱瞞了一些不好的事,出於對孩子的關心和保護,總是想方設法地刺探孩子的秘密。家長想開一扇窗戶,自己就站在窗外,能時刻看到孩子的一切,也總想跟在孩子的耳邊不斷地問:“你心裏在想什麼?”殊不知這是在以愛為名侵犯孩子的隱私權,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案003家長學會陪伴學會愛二年級學堂例中的紅紅開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出於對媽媽的信任,與媽媽分享,可是媽媽沒有尊重這份信任,輕易地就把孩子的秘密泄露了出去,紅紅的內心受到很大傷害,同時也降低了對媽媽的信任。可想而知,以後孩子有了秘密可能不願意再告訴家長,親子關係也會越來越疏遠。
建議孩子心中那五花八門的秘密,是一片童話般的自由王國,是一方非請莫入的心靈聖地。尊重隱私權,是一個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如果一個孩子得不到尊重,他又怎麼能學會尊重別人呢?
對於孩子的小秘密,家長可以這樣做:一正確看待孩子的小秘密家長應以從容不迫的態度,冷靜、認真地對待,不要一有風吹草動,就草木皆兵,如臨大敵。有的秘密或許隻能孩子一個人知道,那就讓這一份秘密埋藏在孩子心中,如果家長非要任何事都弄清楚,結果可能是什麼都不知道。
二尊重孩子的小秘密當孩子向家長說出內心的秘密時,家長不要打斷,更不要批評指責,否則會讓孩子關上心門,拒絕與家長溝通。要帶著關心與理解、尊重與支持去傾聽孩子的心聲。
004第一篇?孩子發展孩子的世界是天真單純的,如果他把秘密毫無保留地分享給家長,這是出於對家長的信任,家長應珍視這份寶貴的信任。孩子非常看重家長對其秘密的看法,哪怕這個秘密在家長看來是多麼微不足道,也一定不要嘲笑他們,要站在孩子的立場,認真地傾聽,真誠地探討,孩子才會更喜歡跟家長溝通。
對於無關緊要的小秘密,如果孩子不願意說,家長即使知道也可以假裝不知道,除非是特殊、緊急的事情。家長一定要注意說話方式,語氣要真誠、委婉,盡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不受傷害。家長如果答應為孩子保密,就要管好自己,千萬不能泄密。
這樣才能贏得孩子的信任和尊重,也會讓親子關係越來越融洽。
三教孩子保護好自己的秘密如果孩子的隱私意識不強,家長就要教孩子保守自己的秘密。要告訴孩子哪些事情是不能與人分享的,比如自己和家人的一些隱私等。更重要的是,家長要以身作則,為孩子做出保密示範。比如,進孩子房間之前先敲門;未經允許不擅自動孩子的東西;在朋友圈發孩子的照片,要先經過他的同意等。家長要培養起孩子的隱私意識,讓孩子更好地保護自己。
四循循善誘,用心守護孩子成長如果懷疑孩子隱瞞了對他有害的事,家長首先要清楚,孩子之所以隱瞞,是因為有所顧慮,還是對家長不夠信任。家長要通過耐心的溝通消除孩子的顧慮,用愛與真誠重新喚回孩子的信任。
005家長學會陪伴學會愛二年級學堂要告訴孩子,如果他想跟家長分享一些事,家長很願意傾聽並給出建議,還會替他保密,如果不想說,家長同樣尊重他的選擇。還要讓孩子明白,哪些事情是對自己有害的,不適合把它當作秘密,最好及時告訴家長。如果是出於擔心被家長懲罰才不敢說,家長就要向孩子保證,無論他做錯了什麼,都不會改變對他的愛。讓孩子相信,家長是最愛他、最關心他的人,永遠是他最堅實的靠山,對他隻會有幫助而不是傷害,與其把秘密憋在心裏每天擔驚受怕地受折磨,不如說出來一起想辦法。當孩子真正感受到家長的尊重和關愛,才會對家長放下戒備心,敞開心扉傾訴自己的小秘密,家長才能更好地守護孩子成長。
思考與應用請家長與孩子一起討論有關秘密的話題。
1.問孩子知道什麼是秘密嗎,對此有哪些看法,然後把有關秘密的常識講給孩子。
2.讓孩子思考並討論:哪些事情不能當作秘密,而一定要及時告訴家長。
006第一篇孩子發展第2課正確看待孩子的“小破壞”小學二年級是孩子自信心形成的關鍵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喜歡探索世界,更喜歡按自己的想法塑造世界,有著較為強烈而明確的創造興趣。
但由於生活經驗不足,自我調節能力較差,他們往往將小創造變成“小破壞”。此時,如果家長給予積極引導,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孩子的自信心就會大為增強。反之,自信心會受到打擊,造成自我評價過低,做事容易灰心喪氣。
案例佳晨從小就喜歡汽車,他總能收到不同的汽車模型禮物。這天是佳晨的生日,爸爸送給他一輛最新型的雲梯消防車模型,佳晨一看就很喜歡。爸爸介紹著:“1︰24的比例,所有零件包括發動機都是完美縮小版,你可以掀開引擎蓋看裏麵的構造,這有利於你將來學幾何。”佳晨很高興。爸爸又叮囑一聲:“小心開啟,別弄壞了,挺貴的。”爸爸說這話,是因為佳晨小時候拆壞過不少汽車模型。佳晨說:“放心吧,引擎蓋下的構造,我想都能想出來。”然後又若有所思地說:“現在都新能源了,這車怎麼??”第二天爸爸一進佳晨的屋子,發現汽車模型已經被拆得零七碎八,佳晨正坐在一堆零件中間忙碌著。爸爸氣不打一處來,劈頭蓋臉訓斥道:“不是不準再拆了嗎?小時候還沒拆夠啊!”佳晨捏著一小塊太陽能電池板申辯道:“我是想把它改造成新能源。”爸爸一看,佳晨把自己的太陽能手機充電寶也拆了,更加生氣道:“你是超人啊?
007家長學會陪伴學會愛二年級學堂還想改造成新能源!”佳晨委屈極了。
分析不難發現,案例中的佳晨是個有著強烈好奇心和創造力的孩子。麵對孩子的“小破壞”,爸爸的反應不妥,忽略了對孩子思維的關注。他沒有從孩子的角度思考,沒有走進孩子的心裏,問問孩子為什麼這樣做。那麼,作為家長應怎樣理解孩子的這種行為呢?
一?孩子天生好奇正是因為有了好奇心,孩子才有了探索和研究新知識的動力。當孩子對某種事物產生興趣時,強烈地想要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就會動手進行各種探索。他們想要了解,想要獲取答案,就會做出各種看似破壞的行為。
案例中佳晨喜歡把玩具拆開,是想看看車子內部有什麼、車子為什麼會跑、怎樣才能改造成新能源汽車等。這麼多的為什麼讓他萌生了強烈的探索欲望,促使他努力通過自己的雙手去尋找答案。
二?其實是在主動探索求知孩子愛拆東西源於本能的探索欲,是一種主動學習、主動求知的行為。他們的本意不是搞破壞,而是對這個東西感興趣,想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孩子對玩具拆卸、組裝的行為,是一個手、眼、腦都在活動的過程,這能大大促進他們思維的發展。鼓勵孩子的“小破壞”,便是在鼓勵孩子的創造力,以及對更多事物探索的興趣。
三?“小破壞”換來大智慧孩子愛拆卸、組裝東西,對孩子的成長是大有裨益的。應該讓孩子在玩玩具時盡情玩耍,允許並支持他們拆裝玩具,或是特意提供廢棄的物品008第一篇?孩子發展讓他們來個徹底的探索,滿足孩子的願望。這既鍛煉了孩子的動手能力,也鍛煉了手眼的協調能力,對拓展孩子的思維大有禆益,尤其對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想象力和探究能力有著非凡的意義。
建議孩子的內心充滿了好奇,他們有探索世界的欲望,更有創造新事物的想法。麵對孩子的小破壞,家長應該怎樣做呢?
一接納孩子破壞的行為家長需要理解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創造欲望。當看到孩子把玩具拆得亂七八糟,搞得家裏一片狼藉時,一定要保持寬容理解的心態,真誠地接納,不要嗬斥打罵,更不要隨意地加以遏製。否則,孩子獨特的思維和強烈的探索欲就會被扼殺。倘若有條件,盡可能給孩子提供一些可拆裝、拚接的玩具,供孩子組合,滿足他們好奇的天性。如適合二年級孩子用的較複雜的積木和拚插玩具就是很好的道具,先將零部件組裝成各種模型,讓孩子拆卸開,再鼓勵他重新拚裝起來。隻有給孩子充足的尊重和自由,孩子才會淋漓盡致地發揮創造潛能。
009家長學會陪伴學會愛二年級學堂二陪孩子一起動手探索為培養孩子的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在征求孩子的意見後,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玩拆卸和組裝遊戲。從簡單易拆裝的玩具開始,家長不要主導孩子的思維,隻需做個陪伴者和觀察者。當孩子完成拆卸或組裝成功時,要及時給予鼓勵,引導孩子了解和講述玩具的構造、材料等。當完成簡單玩具的拆裝或組裝後,家長可以逐漸升級拆裝的難度。這時候,可以先和孩子一起觀察,了解玩具的內部構造,製定操作方案,商討拆卸的大致步驟。當孩子在拆裝過程中遇到困難,進行不下去時,家長可以適當指導,並教授一些拆卸和組裝的技巧,助孩子一臂之力,增加孩子的興趣和自信心,為其探究能力與創新能力的發展插上翅膀。
在玩具被破壞之後,家長最好引導孩子拚裝回去,或者利用這些拆卸下來的部件,發揮想象力拚裝出新的玩具。這樣一來,孩子的破壞行為反而變成了促進孩子創新能力發展的契機。
三提供機會讓孩子釋放探索的欲望孩子喜歡拆卸組裝,家長要有意識地創造條件,引導孩子去探索,去研究。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對孩子多問些為什麼,讓他們去猜,去想,並且在問題提出後,主動和孩子一起從動手探索中尋找答案。另外,當家長維修電器、家具或其他物品時,可以讓孩子參與進來,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讓孩子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拆卸、組裝工作,滿足孩子想要了解新事物的好奇心。但是要提前告訴他哪些部件可以拆卸,哪些部件不可以拆卸。家長010第一篇?孩子發展還可以帶孩子去附近的工廠或修理部參觀,讓孩子通過參觀了解有關產品的結構、功能、運作原理等。
家長需要明確的是,培養孩子的創造力,不是為了達到某種成就,而是為了豐富孩子的日常生活,讓小創造變成孩子的生活樂趣。這樣,家長不僅不會因孩子的“小破壞”感到煩心,還會支持孩子的小創造。
思考與應用征求孩子意見後,利用家中已有的玩具組裝配件,引導孩子製定玩具組裝方案,嚐試組裝出多種不同種類的玩具,並拍照記錄。
011家長學會陪伴學會愛二年級學堂第3課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擁有不同的天賦和才能。但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沒有發現自己孩子的獨一無二,常按照自己的喜好決定孩子的發展方向,或者拿自己的孩子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結果是孩子痛苦,家長焦慮,最終導致孩子無法做自己。家長明智的做法是發現並接納孩子的獨一無二,幫助孩子取長補短。
案例小明跟隨爺爺奶奶在農村長大,讀一年級時才被父母接到城裏。
同學們都能歌善舞,多才多藝,小明卻什麼也不會,他有些自卑。隻有在運動會上,他才能一展風姿。但學校運動會一年才舉行一次,而少先隊的活動每月都有。唱歌、跳舞、彈琴,很多同學都在電視上展示過特長。小明的狀態,讓爸爸媽媽很內疚,他們跑遍了許多的特長培訓班,最後買了一架電子琴。
可是半年過去了,小明的彈琴水平卻始終不見起色。小明的媽媽急得不行:“就你這水平,連彈棉花的都比你彈得好聽!”“彈琴太難了,我想跑步!”小明說。
“兩條腿的人都會跑步。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人家能彈好,你怎麼就不能彈好?”媽媽望著1000多塊錢的電子琴,氣得直嚷嚷。
012第一篇?孩子發展分析每個孩子都有獨特之處,但是案例中的小明家長卻想要小明變成別人家的孩子。
一?家長沒有意識到孩子的獨一無二人與人之間有很大的不同,有人內向,有人外向,有人喜歡音樂,有人則偏愛運動。人們能認識和理解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這種差異性卻經常被家長忽略。
孩子的獨特之處是與生俱來的,源自孩子的內在,不是家長強加的,讓孩子自由選擇,多做嚐試,才能更深地體會孩子的天賦所在。小明從小不在家長身邊,家長對小明的了解不夠深,再加上家長的攀比和急躁,導致小明的特長難以被發現。小明的家長不考慮孩子自身的特點,甚至沒有征求孩子的意見就報了電子琴培訓班,這是不恰當的。由於對電子琴不感興趣,小明無法專心投入學習,效果自然會越來越差。不僅如此,家長的這種偏差會導致孩子的內心產生自我否定,認為自己什麼事都幹不好,自信心受到嚴重的打擊。
二?家長習慣於批評孩子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沒有耐心,不注意方式方法,片麵地拿孩子的薄弱點跟別人的優點比,在比較的時候不注意說話的語氣,經常說一些傷害孩子自尊的話,還有的會暴跳如雷,動手打孩子,對孩子造成嚴重的身心傷害。案例中小明的母親不注意與孩子的溝通方式,不懂得欣賞孩子,再加上經常性的批評指責,使得小明越來越沒有自信,如果這種狀況得不到改善,會讓孩子的獨特之處泯然眾矣,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013家長學會陪伴學會愛二年級學堂建議家庭生活中,家長應該怎樣引導孩子,讓孩子發現自己的獨一無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