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出版物流港項目的建設,趙希和同誌付出了非常多的辛勞,跑相關部門找領導,那種求人的滋味很多人都難以想象。有一次,趙希和在省發改委主任的辦公室門口蹲守了幾個小時。當時省發改委主任在會議中途出來上洗手間,看到了蹲守的趙希和說:“你還在這呢?我給你5分鍾時間,揀重點彙報。”趙希和同誌是個做事嚴謹認真、特別能吃苦又能吃虧的幹部。江西藍海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後,趙希和每周工作隻休息一天。前些年出版物流港建設最忙的時候,他更是基本全年無休。當時妻子又患重病,出院後他安排家人將其送去海南療養,而自己則一門心思撲在工作上。

那些年,因趙希和兼任藍海物流的總經理,主管單位中文傳媒便將其薪酬兌現納入藍海物流的績效考核,雖然他是江西新華發行集團的副總經理,可年薪勉強隻有發行集團其他副總的一半。盡管在待遇上吃了這麼大的虧,但希和從來沒有在外抱怨,怕打擾領導也從不向上級反映、提要求,自己一直默默承受著。直到有一天晚上10點多,我接到了希和情緒異常低落的電話:“塗總,我現在心裏非常鬱悶。愛人養病要花錢,孩子留學也要花錢,而這次績效考核,藍海物流因年底訴訟計提了壞賬,導致未能完成任務,今天接到中文傳媒人力資源部的通知,今年已經發放的20多萬元薪酬,要往回倒扒近一半……”二雄關漫道第二輯081上饒物流中心鳥瞰圖082我

新時期出版人改革親曆叢書的書業生涯四十年撫州物流中心鳥瞰圖第二輯雄關漫道083這時我才知道他在藍海物流薪酬發放的情況。

不久,恰逢中文傳媒召開黨委民主生活會。會上,我向時任中文傳媒總經理傅偉中和分管人力資源的副總經理劉浩提意見:“趙希和是發行集團的副總,還是應該按照發行集團副總的標準享受相應的待遇,更何況今年指標任務沒完成是因為提了壞賬的原因。我作為中文傳媒分管趙希和的領導,你們對他的考核,之前既不征求我的意見,之後也不和我溝通就直接下達考核結果,我覺得這種做法欠妥。趙希和無論是從工作的辛苦和付出程度,還是對發行集團做出的貢獻,以及他仍然是發行集團副總這個實際情況來講,他的收入都不應該是現在的水平。每年下達任務、壓指標的時候,你們就找我去做他的工作,但是考核薪酬的時候,你們就直接給他下達考核結果,這樣做有點不太妥當。希望以後考核我分管單位和部門主要負責同誌的薪酬時,最好在征詢我的意見後再做研究決定。”我剛結束發言,江西省出版集團董事長趙東亮同誌就在民主生活會上接話了:“如果塗華說的這些情況是事實的話,那麼你們做得確實不對。”東亮董事長的話擲地有聲,我們確實不應該讓為企業發展踏踏實實幹事業的人流汗又流淚。

後來,在江西新華發行集團的民主生活會上,我也向希和提了意見:“作為單位的一把手,以後你要加強和上級部門領導的彙報和溝通,尤其是有客觀情況和客觀困難的問題,上級知道後肯定會幫助解決,你也不至於受那麼多委屈。”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各方的幫助與支持,特別是趙希和同誌的努力,我們的現代出版物流港項目最終被江西省政府列入了省重點建設工程名單,因此可以享受很多優惠政策的支持,如項目用地指標,就由省國土資源廳以紅頭文件的形式“戴帽”下達。這也為我們後續的購地和基建工作提供了很多便利。地方政府一聽是省裏的重點項目,都高看一眼,優惠政策自然084我的書業生涯四十年新時期出版人改革親曆叢書就好商量了。

對於現代出版物流港項目的建設,我當時提出了三點硬性要求:一是設計上要充分展現我們文化企業的形象,打造園林式的物流中心。當時國內大部分物流中心很少重視綠化,但我要求項目從感官上就要與一般的物流企業有明顯區別。這一點在物流基地建成後,得到了當地政府的高度讚揚,宜春市還把我們的物流分中心作為政府招商引資的基地。

二是建築質量過硬,要以工匠精神做好施工中的每一個細節。例如,所有物流分中心的地麵都是經過激光水準儀測定的,以至於2015年時任江西省出版集團總經理曾光輝同誌到九江物流分中心調研,對此大加讚賞:“我之前在南昌市當主管工業的副市長、高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多年,全國各地看過那麼多的企業倉庫,沒有看到過像你們發行集團這樣質量好的廠房,高端、大氣、上檔次,這才是一個大型國有企業該有的水平和樣子。”三是高度重視節能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我們利用物流中心大開間、大體量的作業區屋頂,布設太陽能光伏發電,在節能的同時也為夏天作業區的降溫帶來了明顯的功效。

在完成物流基地布局後,當時國內曝出了一些食品、藥品因在物流運轉過程中缺乏妥善的冷藏設備而出現變質、失效的問題,這又給了我們做冷鏈物流的想法。同時,我們還發現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鮮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很多企業對冷庫的需求潛力巨大,而且冷鏈物流具有起點高、投資大、回報高的特點。在經過充分的市場調研論證後,我們決定將部分普通倉庫改建為現代化冷庫。為了保證穩定的收益,冷庫建成後我們全部租賃給順豐速運等對冷庫有強烈需求的客戶使用,每年都為企業帶來了可觀的冷鏈物流收入。當時我們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做大型冷鏈物流的企業,同時也是全國出版發行業第一家開拓冷鏈物流的物流公司。

第輯雄關漫道二輯085九江物流中心鳥瞰圖086我

新時期出版人改革親曆叢書的書業生涯四十年宜春物流中心鳥瞰圖第二輯雄關漫道087現代出版物流港的運營情況一直良好。璜溪物流中心總部的近8萬平方米倉儲等辦公用房是2012年正式投入使用的,除了我們自用外,其餘用於引進華潤萬家、沃爾瑪等大型知名企業。

已建好的5個物流分中心,也都結合各地的經濟發展特點和當地政府的規劃布局,形成了自己的經營思路。上饒物流分中心,就結合當地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的規劃,打造成了當地的電商物流中心,一來滿足了電商物流的要求,二來策應了當地政府的規劃,可謂一舉兩得。宜春物流分中心,緊扣當地園區招商引資的需求,開展與當地政府的深度合作,成為當地政府招商引資的基地,業務蒸蒸日上。

現代出版物流港項目的投入運營,還有一層非常重要的意義,就是為我們實施“騰籠換鳥”計劃創造了有利條件。

眾所周知,新華書店物業一般都處在城市核心地段,商業價值很高,但有一個普遍的問題,就是前店後庫的結構,導致送貨的大型車輛難以進入,隻能在城市周邊就近停車卸貨,通過小三輪或者其他交通工具,把圖書運到門店後麵的倉庫。如此,增加了物流配送成本,門店後麵的倉庫也浪費了商業麵積。我們通過“騰籠換鳥”計劃,把門店後麵的倉庫盤活,提升其物業價值。而現代出版物流港的建設,正好為實現這一計劃奠定了比較好的基礎。

江西新華大部分門店都分布在物流分中心周邊1小時車程範圍內,完全可以通過物流分中心,整合周邊書店倉庫資源,把教材教輔全部集中到物流分中心,集中規模化配送,專業化管理,降低倉儲管理成本,然後將騰出的原來門店後麵的倉庫改造為賣場,這就是我們想實施的“騰籠換鳥”計劃。現在這個計劃還在實施當中,陸續已經有門店的倉庫搬遷到了物流分中心,把騰出的倉庫改造成賣場,大大提升了物業價值。

我的書業生涯四十年新時期出版人改革親曆叢書北京,有了一席之地我一直以來看好物流產業,認為它是一個朝陽產業。一方麵是因為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需要有一個強大的物流配送體係支撐。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寫過一本書《激蕩十年,水大魚大》,意思是說中國經濟市場容量巨大,所以能夠產生很多大型企業。我覺得這個道理也適用於物流行業。物流行業規模大,所以騰挪發展的空間也大。另一方麵是因為物流產業是重資產行業,需要購置大量的土地和廠房,而土地是稀缺資源。國有企業投資是有資產保值增值要求的,投資物流,買地建廠,無疑是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一條比較穩健的途徑。

江西新華很早就開始發展物流產業,最初是利用自己的物流中心發展第三方物流,與大企業合作搞物流配送。璜溪物流中心建成之後,倉儲麵積擴大,交通便利,物流配套更加完善。根據物流產業市場發展需求,我們在業務結構上進行了調整,不再局限於傳統物流配送,還增加了冷鏈運輸、危化品運輸、貨運汽車銷售與金融等附加值更高的業態,逐步形成了一個多元化的物流業務矩陣。

隨著現代出版物流港的建成投入運營,我們的物流產業再上一個新台階。以前主要是做點到點的物流服務,而有了現代出版物流港之後,我們可以做物流整體解決方案的提供商,針對那些進入江西的大企業,或者省內的大企業,提供一站式物流服務,或成為其原材料的供應鏈服務商,從而提第二輯雄關漫道089升了我們物流公司的競爭力。

作為一家經營出版物發行的文化企業,很多人覺得我們的物流做到這個份上已經夠可以了,已經是全國同行業規模最大的物流企業了。但我們並不滿足,我們物流產業的發展規劃,是首先編織一張覆蓋全省的物流網絡,然後立足江西,麵向全國。所以,我心裏一直有一個執念,那就是在北京能擁有一個物流基地,在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占有一席之地。

北京不僅是政治中心,同時也是文化中心,2000多家出版社每年帶來數百億碼洋圖書發貨吞吐量。另外,北京市人口眾多,市場容量大,電子商務也十分發達,並且發展很快,對物流的需求不斷增長。出於這些因素的考慮,在北京建物流中心就成了我心心念念的一個夢想。

有了夢想不加以行動,那就是妄想。我當然不想把自己的夢想,搞成了一個不切實際的妄想,所以到北京出差的時候,時常會關注北京物流行業的動向,也會在北京周邊到處轉一轉,看看哪裏有合適的地塊可以用來建設物流中心。

2011年12月,我到北京參加中國新華書店協會理事會,正好遇上中國新華書店協會會長、中國出版集團副總裁王俊國。他是我的老領導,也是多年的好友。之前他在新聞出版署擔任發行司司長期間,對我和江西新華都十分關照,給予了很多支持和幫助。那天剛開完會,兩個老朋友在過道上偶遇了。

王總問我:“塗華,會開完了你上哪去?”“我與趙希和準備到北京周邊去看看是否有合適的物流用地。”我答道。

“看地,你們想在北京買地嗎?”王總問我。

“對啊,我們想在北京建一個物流中心,一直找不到好的地方。”我向王總解釋。

090我的書業生涯四十年新時期出版人改革親曆叢書“那你們先去看,如果沒有找到合適的用地,晚上你就給我打電話。中國出版集團在順義區首都機場附近有塊地,明天我陪你們去考察一下,看你們是否有興趣。”王總對我說。

“可以啊,那我們先到周邊去看看。”我立即答應下來。

隨後在北京朋友的介紹聯係下,我與趙希和急匆匆地輾轉北京大興區、河北固安等地,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土地。晚上我如約給王總打電話,說沒有找到合適的物流用地,雙方約好了時間。

第二天,王總接我和趙希和,驅車到北京順義區去看地了。

看完之後,我心裏一陣驚喜。

這塊地位於順義區北小營鎮宏大工業園內,離首都北京機場約15分鍾車程,緊鄰東北六環,是北京東北交通要塞,四通八達,交通便利,區位優勢十分明顯。而且,這塊地夠大,足足有340畝,完全可以滿足建設現代化物流中心的需求。

真是應了那句話: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我當時抑製不住激動的心情,都有些眉飛色舞了。我跟王總說:“王總,這塊地太好了,要不我們合作一起建物流中心!”“沒問題啊,跟你老弟合作,我們放心。”王總爽快地答應。

中國出版集團經過研究,很快就定下了與我們合作的意向。江西新華和中國出版集團公司合作重組了北京新華聯合發行公司,作為物流中心的運作單位,中國出版集團占股51%,我們占股49%。中國出版集團派人擔任法人代表和總經理,江西新華派出一名幹部擔任副總經理。

2012%年1月7日,雙方在北京皇家飯店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之後我們的合作就按程序走,一直很順利。按照規劃,物流中心占地340畝,建築麵積約20萬平方米,計劃分兩期建設,一期建設的圖書物流中心的年發貨設計能力為80億碼洋。物流中心建成後,將不僅能夠滿足中國出版集團下第二輯雄關漫道091屬各出版機構的圖書倉儲物流服務,還將麵向行業內外提供第三方倉儲物流服務。物流中心將實現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全麵整合,配備自動輸送流水線、高速分揀機和先進的電子標簽、自動識別係統,實現入庫、存儲、分揀、出庫、退貨等環節的自動化作業和信息化管理,投產後將實現出版物年發貨碼洋80億元,建成後將成為國內最大的出版物流通中心。

2012年4月8日,北京新華聯合物流中心在北京順義區北小營鎮奠基。時任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閻曉宏、中國出版集團總裁譚躍及相關班子成員、江西省出版集團董事長周文以及順義區區領導王剛、林向陽等出席奠基儀式。

時任順義區區長王剛同誌在奠基儀式上致辭。他說,2011年,全區屬地財稅收入完成385.5億元,一般預算收入完成80.9億元,成為全市第五個地區生產總值突破千億元的區縣,成為北京最富活力和最具希望的地區之2012年4月8日,江西新華發行集團與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建的新華聯合物流中心在京舉行奠基典禮092我的書業生涯四十年新時期出版人改革親曆叢書一。新華聯合物流中心項目的開工建設,是中國出版集團公司與順義區友好合作、共贏發展的重要載體,對推動順義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將產生強有力的推動作用。順義將密切配合中國出版集團公司,全力支持項目建設發展,為其營造一流的發展環境,搭建一流的發展平台。

這一刻,縈繞我心頭多年的夢想,終於從最初的構想,變成了實實在在的現實,可以說是夢想成真了。

北京新華聯合物流中心的建設,引起了業內同行的高度關注,中國科技出版集團、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都看好這個項目,提出要加入合作。譚躍老總也建議我們兩家的合作擴大到四家,以便在今後物流中心運營中,借助中國科技出版集團、江蘇鳳凰出版集團的優勢拓展業務。

對這個合作方案,我們當然表示同意,原因有三:一是人多力量大,四家合作可以整合更多的資源;二是中國科技出版集團是全國三家中字頭的出版集團之一,有很強的實力,可以為未來的物流中心帶來穩定的圖書配送業務;三是譚總在任中國出版集團總裁之前,擔任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位於北京順義北小營地區的新華聯合物流中心第二輯雄關漫道093中國出版傳媒與江西新華重組新華聯合發行有限公司簽約儀式團的董事長。江蘇鳳凰出版傳媒在譚總帶領下,走在全國新聞出版業改革發展前列,其業績和在業內的口碑都非常好,這樣一個有實力的合作夥伴加入,何樂而不為呢?

於是,最終敲定為四家合作的格局。在股權重新分配的問題上,譚總建議中國出版集團和江西新華各拿出一部分股權給中國科技出版傳媒和江蘇鳳凰。

2013年8月8日,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新華發行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江蘇鳳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簽署合作協議,共同出資重組原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新華聯合發行有限公司。重組後的新華聯合發行有限公司,注冊資本3.9億元,總投資額6億元,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7%,江西新華發行集團有限公司持股35%,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8%,江蘇094我的書業生涯四十年新時期出版人改革親曆叢書鳳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0%。此舉是當時國內出版產業鏈上下遊組織間最大的資本合作項目。

後來,由於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的改製上市,經新華聯合發行公司股東單位同意,中國科技出版傳媒將其18%的股份轉讓給江蘇鳳凰出版傳媒股份公司,最終形成了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7%,江西新華發行集團有限公司持股35%,江蘇鳳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8%的合作新格局。

此次合作是國內大型出版發行集團通過跨區域重組創新出版物傳播渠道的積極探索,對於出版業衝破地區封鎖,推動跨地區跨行業聯合,培育資產資源集中度高的全國圖書發行中心具有示範意義。

2016年,經過三年多的建設,建築麵積20萬平方米、配備先進的信息係統和智能化、自動化設備的北京新華聯合物流中心建成投產。而在此時北京市政府出台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等新的政策,規定北京六環以內,今後不再批準建設新的物流倉庫。這就意味著,投資建設的新華聯合物流中心,將成為北京市物流倉儲設施中的稀缺資源,未來的價值和潛力看漲。

物流中心投產後,中國出版集團旗下的出版社陸續進駐,帶來了穩定的營收。2018年上半年,新華聯合物流中心實現營業收入5100萬元,發貨碼洋11.2億元,有力保障了物流中心的基礎運營。與此同時,新華聯合物流中心大力拓展第三方物流業務,與京東集團達成合作。京東集團租賃了物流中心8萬平方米的倉庫,每年租金高達4000多萬元,而且每年遞增6%。

另外,將3萬平方米租賃給外文出版集團,每年收取租金2000多萬元,為新華聯合物流中心帶來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可以說我們與中國出版集團、江蘇鳳凰出版集團合作的這個項目,是比較成功的,是當時中國出版業最大的一個共同投資項目,創造了我國出版業跨區域發展的示範案例。

第二輯雄關漫道095對江西新華來講,這次合作大大提升了我們的影響力和企業發展後勁。說實話,能在北京擁有這樣一個物流中心是不容易的,要是我們當時沒有果斷達成合作,今後要想在北京買地建物流中心,幾乎是不可能的。

中國出版集團和江蘇鳳凰出版集團都是業內的龍頭企業,有實力、有影響力。特別是中國出版集團,作為中字頭的央企,展現了講共贏、講義氣的大哥風範。當時我們談合作時,中國出版集團已經將順義區的地塊收入囊中了,在成立合資公司對土地進行評估時,譚躍老總跟我們講:“這塊土地按當時購買價格作為中國出版集團投資的資本金。”坦誠合作的大氣之風讓我們欽佩不已。

夢想終於成真,心裏十分感謝王俊國副總裁牽線搭橋,感謝譚躍總和中國出版集團班子的認可,感謝江蘇鳳凰領導和同人的積極配合。

現在我還擔任北京新華聯合公司的副董事長,到北京出差,總會到物流中心看一看。雖然自己並不置身其中,也不具體參與管理,但看著那恢宏的庫房、漂亮的大樓、優美的園區環境以及工人們忙碌的場景,心中自然湧起自豪之感。能夠把一個小小的念想變成現實,是一件多麼令人幸福的事。

我的書業生涯四十年新時期出版人改革親曆叢書進軍藝術品市場2007年,隨著藝術品市場的持續升溫,收藏成為一股潮流,不管是投資,還是彰顯風雅,名家字畫在市場上的價格年年往上走。尤其是一些藝術精品更是價格高昂,時不時有藏品拍出天價,成交紀錄屢屢被刷新。雖然這裏麵有一定的“泡沫”成分,但不可否認的是,藝術品市場已成氣候,前景看好。

江西自古人文薈萃、藝術鼎盛,唐宋八大家裏的歐陽修、王安石、曾鞏是江西籍,八大山人、陳師曾、傅抱石等畫壇巨匠也都出自江西。但因為沒有好的運作推廣平台,江西當代還沒出現在全國有很大影響力的畫家。在這種背景下,2008年年初,當時分管新聞出版、文化教育工作的江西省政府副省長孫剛,多次找到江西省出版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鍾健華,希望江西省出版集團能夠在宣傳推介江西本土書畫家方麵多做一些有益的工作。

鍾書記找我商量,希望江西新華發行集團能抓住這一市場契機,成立藝術品經營公司,進軍藝術品市場,同時推動江西當代本土藝術家走出去。

應當說,鍾書記的“破題”之策是高屋建瓴的。當時江西新華已經在中小學教材競標中守住了“基本口糧”,大中專教材發行又探索出了逐步收複市場的模式,按之前的設想恰是謀求“開疆拓土”的時候。但是,我對進入的領域和時機還是持謹慎態度的。因為個人愛好的原因,我對書畫藝術品市場有一定的了解,盡管2007年中國藝術品市場創下了驚人的增長率,但2008第二輯雄關漫道097年受全球蔓延的金融危機影響,美元彙率持續走低,導致之前投資國內藝術品市場的“熱錢”忙於套現離場,一旦大量資本逃逸得逞,而其他投資者又長時間持觀望態度的話,藝術品市場去“泡沫”的同時必然伴隨著市場的極度蕭條,這對新成立的藝術品公司而言是災難性的。但如果能比較平穩地應對這次金融危機,那麼此時進軍藝術品市場,對江西新華而言是比較好的時機,因為隻要堅持一段時間就會迎來藝術品市場的強力複蘇。

為了做好市場進入前的研判工作,我密切關注了當時國內外幾場大的藝術品拍賣會,雖然拍品總體成交率不高,但總成交額並沒有大幅下降。更值得注意的是,國外中國藝術品的成交率還是比較高的,尤其古代經典書畫作品和當代書畫精品成為幾場拍賣的支撐。這說明國內外藝術品市場的廣大投資者已經比較成熟、理性,而且中國書畫精品成為藝術品市場的“中流砥柱”。當時有媒體開玩笑地說,投資藝術品市場的“洋倒爺”們計劃落空了。

如此,萬事俱備,隻欠“東風”。關於組建藝術品公司的管理層人選,鍾書記推薦了江西美術出版社編輯室副主任何如珍擔任公司的總經理。何如珍是畢業於中央美院,是著名美術評論家薛永年教授的研究生,對書畫藝術有一定的研究,而發行集團則派出當時辦公室副主任薑慶擔任副總經理,他畢業於江西師範大學藝術係,對藝術品和藝術市場都有較深的了解,而且本人也喜好藝術品收藏。所以,由他出任藝術品公司的副總經理,也是用人所長。

藝術品公司成立後,主要經營江西本土藝術家的字畫、文房四寶等,但因品牌知名度不高,加之正處於金融危機全麵爆發的時候,市場人氣有些低沉,公司經營情況不佳。針對這種情況,我建議何如珍找榮寶齋尋求合作,通過榮寶齋的品牌影響力提升公司業績。

說起榮寶齋,藝術品愛好者都有所了解。榮寶齋的名號在我國美術界098我的書業生涯四十年新時期出版人改革親曆叢書可謂如雷貫耳,其前身是“鬆竹齋”,後更名為“榮寶齋”,取“以文會友,榮名為寶”的雅意,從清朝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至今已經有300多年的曆史。它是文房四寶的代名詞,是古代書畫藝術的忠實傳承者,也是木版水印技術的發明者,精湛的技藝令人驚歎,在國內藝術品市場的江湖地位無可撼動。

對於這樣一家譽滿天下的文化企業,要與其合作,難度是可想而知的。

何如珍、薑慶等有關同誌幾次進京找到榮寶齋相關負責人談合作,都無疾而終。其實,這個結果完全可以預見,因為一家是有300多年曆史的頂級文化藝術機構,一家是剛剛成立的毫無名氣的地方藝術品公司,兩家不在一個量級,雙方的合作當然很難達成。

但機緣巧合的是,榮寶齋黨委書記、總經理馬五一,和我是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培訓班的同學。於是,我帶著何如珍專門赴北京拜訪馬五一。

聽完我的簡要介紹和想法之後,馬總當場表示願意與江西新華合作,並對我說:“雖然你們的藝術品公司剛成立,但江西新華發行集團在業內大名鼎鼎,兩個效益俱佳。跟國有企業合作,心裏踏實,我原則上讚成。”她即刻將相關負責同誌叫來,交代此事。

對於馬總的支持,我當即表態:“馬大姐,感謝你的支持和信任,我們江西新華一定會盡全力把這件事辦好。”就這樣,我們與榮寶齋的合作算是基本定了下來。不久,榮寶齋負責此項工作的幾位同誌,專門到南昌洽談此事。經過幾次磋商,最終明確以榮寶齋南昌經銷店的形式來合作,並簽訂品牌使用協議,主要內容是誠信經營,不得銷售贗品。我們使用榮寶齋的品牌,每年支付一定的品牌使用費,並銷售一定數量的由榮寶齋出品的木版水印畫。這些條件對我們而言是比較寬鬆的,為我們創造了比較寬鬆的經營環境。

第二輯雄關漫道099俗話說“千金難買季布一諾”,既然承諾了要把兩家合作的事辦好,那就不能食言。首先,對於榮寶齋南昌經銷店的選址就不能馬虎,畢竟“酒香也怕巷子深”。這當然不是危言聳聽,實際上南昌古玩市場曾一度在全國都比較有名,成規模的古玩市場也有好幾個,但經曆了時間的檢驗後,隻有滕王閣古玩市場以成熟的商業氛圍,得到了古玩愛好者的認可,其他幾個古玩市場經常是“門前冷落鞍馬稀”。尤其是2000年以後,南昌市政府開始大力推動滕王閣周邊的榕門路仿古一條街的建設,使得滕王閣榕門路一帶更是成了古玩集散地和書畫家的樂園。

榮寶齋南昌經銷店經過商議後,2008年年底我們開始將位於南昌中山西路5號的古籍書店,裝修改造成榮寶齋南昌經銷店,上下兩層,共計1200多平方米。這處房產距南昌滕王閣很近,交通便利,停車方便,環境幽靜,旁邊還有水係流過,100我的書業生涯四十年新時期出版人改革親曆叢書2009年2月22日,在榮寶齋南昌經銷店開業典禮上講話是一個比較理想的選址。

2009年2月22日,榮寶齋南昌經銷店開業,當時省政府副省長孫剛、省人大原副主任蔣仲平、南昌市人大主任李豆羅、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陳東有、省政府副秘書長肖毛根、省出版集團公司董事長鍾健華、總經理周文等領導,以及省文化藝術界、畫院、專業院校嘉賓共計300餘人參加了開業典禮,成為當年江西文化藝術界的一場盛事。

有了榮寶齋這個品牌,藝術品公司有了更好的運作平台和空間,業務範圍從字畫、文房四寶,擴展到了近現代名家書畫原作、木版水印、畫譜畫冊、書畫裝池揭裱、古今書畫鑒定、投資谘詢培訓、藝術展覽等。我們設立的階段性目標是打造江西省乃至中部地區規模最大、檔次最高、影響最廣的藝術交流中心。

2009年4月13日,“榮寶齋木版水印精品展”開幕,為期一個月。這是榮寶齋南昌經銷店承辦的第一場大型藝術展。為了辦好這次展覽,我們精第二輯雄關漫道101心挑選了鄭板橋、李方膺、齊白石、吳昌碩、吳作人、徐悲鴻、傅抱石、吳冠中等名家大師的近百幅精品進行展出。木版水印加上這些大師的盛名,吸引了一大批書畫愛好者參觀,江西本土的眾多畫家也聞風而來,展覽十分成功。借助榮寶齋的美名,江西新華藝術品公司的行業影響力得到了快速提升。

之後我們又陸續策劃推出了幾場大型活動,其中人氣最火是2009年6月6日組織的“榮寶齋2009洪城鑒寶會”活動。

這場活動邀請到了國內著名藝術品鑒定專家單國強、劉靜、王春城等助陣。國內著名專家坐鎮鑒寶的消息,在江西收藏愛好者中引起了轟動,鑒寶谘詢預約熱線幾乎被打爆,許多市民都想第一時間請專家為自己的寶貝掌眼。由於要求鑒寶的市民太多,我們不得不采取提前預約的方式控製現場人數,好讓專家能靜心判斷藏品的真偽與年代,但活動當日還是因人太多導致現場險些失控,我們不得不緊急請來保安幫助維持秩序。

2009年6月6日“榮寶齋2009洪城鑒寶會”前夕,與著名藝術品鑒定專家王春城(左一)、江西新華發行集團副總經理熊淩(左二)在一起102我的書業生涯四十年新時期出版人改革親曆叢書這場江西省內首次權威性的鑒寶活動影響很大,引起了業內拍賣公司對江西收藏界的關注,北京歌德等拍賣公司主動與藝術品公司達成合作,在贛設立拍賣征集點,榮寶齋南昌經銷店成為高端藝術拍品的征集點之一。

征集點的設立,對江西藝術品產業的發展和藝術創作可謂影響深遠。

江西有不少優秀的藝術作品,長期以來沒有很好的機會參與到高端市場運作中,其藝術價值始終與其市場價值相背離,從而影響到整個區域藝術創作發展的水平和形象。拍品征集點的設立,使江西文化藝術的精粹得以進行集中顯現和整體化營銷,價值被挖掘。對普通收藏愛好者來講,信息溝通不對稱、程序的煩瑣、高昂的手續費等,導致一些好的藏品往往難以進入高端市場,而拍賣征集點的設立,為江西收藏愛好者提供了一個接通國內高端藝術品市場的平台。

藝術品公司還積極展開與畫家的簽約工作,從經營產品提升到經營書畫家。首位簽約畫家是徐夫耕老師。

說到徐夫耕,我感觸良多。

因愛好書畫,我業餘時間時常會到滕王閣書畫市場逛逛,當時就發現徐夫耕的山水、沒骨人物畫特別好,是位藝術造詣很深、非常有實力的畫家,隻是還沒有被市場發覺,作品市場價位很低。我就交代何如珍、薑慶認真研究一下,爭取讓徐夫耕成為榮寶齋南昌經銷店的首位簽約畫家。

夫耕先生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擅長國畫篆刻、書法詩詞,自幼浸淫中國傳統文化,對於中國美學的源頭———老莊美學和古典詩詞有著獨到的認知與踐行,也因此形成其清雅豐贍、迥別時俗的藝術格調。在書法方麵,夫耕先生的造詣不僅為畫界公認,即便是書法界也認可有加。篆刻則更是夫耕先生高標風騷的絕藝,其水準早已躋身國內篆刻界一流隊伍,曾獲全國篆刻金獎。

第二輯雄關漫道1032014年5月5日,與徐夫耕(左二)、薑慶(右一)等在江西新華發行集團前合影為了印證對夫耕先生的判斷,我們帶著夫耕先生的作品到北京,請有關專家和評論家就綜合性的藝術素養、前瞻性的創作理念和潛質性的市場前景等進行了全方位的評判。結果專家們一致認為夫耕先生的作品極具時代藝術水準和特色。

於是,首位簽約畫家就確定為徐夫耕先生。我們便與徐夫耕進行溝通,以包斷的方式進行合作,當時約定1平尺畫作的包斷價為450元。

與夫耕先生簽約後,我們開始利用各種媒體資源進行宣傳推介。2011年1月9日,“夫耕書畫藝術展”在榮寶齋南昌經銷店隆重舉行,展出夫耕先生曆年創作的書畫精品近百幅,吸引了省內大批書畫專業人士和愛好者前往觀賞。此次展覽是“從容遠涉———夫耕書畫藝術巡展”的第一站,也是國畫藝術家夫耕先生的第一場個展。經此展覽之後,夫耕先生的作品影響力提升,市場需求升溫,其作品1平尺市場價一度高達2萬多元,找夫耕先生買畫的藏家絡繹不絕。但夫耕先生不為金錢所動,堅持所有作品按合同價交藝術品公司統一經營,從不私相授受。有一次,一位江西省軍區的領導104我的書業生涯四十年新時期出版人改革親曆叢書通過熟人介紹,想請夫耕先生為其創作一幅用於布置書房的畫作,按當時的市場價結算。礙於熟人的麵子,夫耕先生應承下來,但提出請對方先將畫款全部交給藝術品公司,他個人再按照與我們簽訂的合約結算。其人誠信守約如此!

對此,我們深感為藝術品公司找對了第一個合作夥伴。我個人也因此對夫耕先生的作品和人品更加欣賞。我原來在中文傳媒有一處辦公室,後來按照中央“八項規定”的要求,就把中文傳媒的辦公室退了。當時辦公室裏掛了一幅畫作《井岡山》,是夫耕先生特意為我創作的裝飾畫,當年通過藝術品公司幫我掛在了辦公室裏。退掉辦公室時,我打電話給藝術品公司總經理何如珍,得知這幅畫作當時市場價為6萬元。於是,我專程到藝術品公司付了6萬元,按市場價買走了這幅《井岡山》以作收藏紀念。現在想來,似乎也有點“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的意思。不久前,在一次與夫耕先生的餐敘時,我說到這一情況,夫耕先生大感意外,一直說:“那幅畫本來是專門給你畫的,你還交了6萬元,我今天才知道此事。抱歉,抱歉。”如今,70多歲的夫耕先生每天還在堅持研讀西方美術哲學的專業書籍,功成名就之後,依然在繪畫上孜孜以求,不斷尋求對傳統技法的創新與突破。

我們對夫耕先生的品牌運作,可謂大獲成功。夫耕先生作為榮寶齋南昌經銷店著力發掘的藝術家,無疑代表著江西書畫市場重要投資趨向之一,而藝術品公司與榮寶齋的精誠合作,也促進了江西本土書畫市場的發展。

一枝獨秀不是春,我們一直把致力於發掘推介江西本土藝術家群體作為藝術品公司的經營宗旨。除了發掘徐夫耕先生外,我們還將江西本土有“當代章草第一人”之稱的張桂濤先生和書畫家梁書先生的作品成功推向了藝術品市場。張桂濤先生的作品經過我們的推介運作之後,一副對聯的市場價從之前200元左右一度高漲至2萬元;梁書先生的畫作價格也從原第二輯雄關漫道105來的每平尺800元左右飆升至1萬多元。

2010年9月12日,榮寶齋南昌經銷店主辦了“書閣隅韻”書畫大展,特別展出了江西本土11位書畫家的100餘幅作品,著名畫家蔡超、丁世弼等均為此次書畫展精心創作了多件作品。此次書畫展內容題材廣泛,形式多樣,既有山水花鳥作品,也有書法、年畫等作品。

江西本土的藝術家群體,如張桂濤、漆伯麟等,在榮寶齋南昌經銷店的運作推動下,作品很快進入了國內藝術品市場,短短幾年之內市場影響力和號召力都有了顯著的提升。我也因為榮寶齋南昌經銷店的緣故,與這些藝術家有所交往,不少已經是多年的好朋友。

2013年,江西新華位於紅穀灘的新辦公大樓落成時,漆伯麟先生十分高興,為我們揮毫潑墨,創作了一幅長二米八、高一米五的大型書法作品,內容是“新華精神:艱苦奮鬥,拚搏向上,愛崗敬業,服務奉獻”。我們將這幅作品擺放在一樓大廳中央,時刻激勵著江西新華人艱苦拚搏、再創佳績。

漆伯麟先生題寫的”新華精神“:艱苦奮鬥、拚搏向上、愛崗敬業、服務奉獻106我的書業生涯四十年新時期出版人改革親曆叢書2011年3月,組織決定將江西新華的藝術品經營公司(榮寶齋南昌經銷店)劃入中文天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同年6月由其增資注冊為江西中文傳媒藝術品有限公司,獨立運營,不再歸屬江西新華發行集團。

對此,我總感覺有點遺憾。

駛入在線教育藍海在線教育如今已是出版傳媒領域的熱門話題,也是VC(Venture%Capi-tal,風投)和PE(Private%Equity,私募)一致看好並認同的中國教育的發展方向。尤其2015年5月,當有“在線教育第一股”之稱的全通教育,每股股價從2014年發行時的30.31元一路飆升至467.57元,一躍成為當時A股曆史上最貴的個股時,整個資本市場都為之“沸騰”了。大量企業開始湧入在線教育領域,通過融資開啟“燒錢涅槃”模式———A輪、B輪、C輪、D輪、E輪……競爭之慘烈,使得在線教育很快變成一片“火海”。

但在2014年,江西新華進軍在線教育市場的時候,在線教育正處在“黎明前的黑暗”階段:雖然國家已製定出台《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明確了未來10年“三通兩平台”(寬帶網絡校校通、教學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教育管理信息係統平台)的教育信息化發展導向,但是當時在線教育的市場環境並不樂觀,主要是因為國家規劃出台後,網絡運營商和技術提供商迅速利用自身的渠道優勢,打著在線教育的噱頭,搶先進行了第一輪產品滲透,但這些先期產品因為沒有優質內容資源的支撐,在市場上給使用者造成了“在線教育還是玩概念,產品大同小異,沒什麼實質內容和用處”的負麵印象。

因此,盡管我認為在線教育是未來10年內教育市場巨大的藍海,而江西新華又擁有遍布全省的營銷網絡以及與教育部門的天然聯係等得天獨108我的書業生涯四十年新時期出版人改革親曆叢書厚的優勢,是應該要進入這個領域的,但是基於當時在線教育市場反映出的情況,對於何時進入、以哪種方式進入,說實話我還是有些猶豫的,畢竟在線教育對於江西新華而言是個全新的領域。

接下來的兩件事,加快了我們進入在線教育領域的步伐。

第一件事是外部刺激。2014年下半年,江西省教育廳開展了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的招標,標的金額達3000多萬元。當時江西新華還沒有在線教育方麵的產品和服務,無法去競標。巨大的標的金額給了我比較大的觸動,讓我更加堅定了進入在線教育領域的決心。

第二件事是內部需求。江西省贛州市石城縣是國家級貧困縣,那裏雖然經濟發展落後,政府對教育事業卻很重視。縣教育局局長李從軍,出身教育世家,對教育事業有著極大的熱忱和開闊的視野。在一次與福建省三明市教育部門領導交流時,李局長接觸到了當地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育信息化產品,感觸很深。回來之後便主動找到當地新華書店,希望我們為石城縣教育信息化多做些有意義的推動工作。

2016年江西省贛州市石城縣,教育局局長李從軍(持話筒)組織召開全縣在線教育研討會,會上江西新華做了重點產品介紹第二輯雄關漫道109有句俗諺:如果你想翻牆,就先把帽子扔過去。2014年10月,我們在沒有任何產品、項目和專業團隊的情況下,鼓足勇氣先行在發行集團本部設立了在線教育部。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激發員工創業的活力,我們製定了項目部的激勵考核方案並在發行集團內部開展部門負責人的競聘。最終,連鎖經營分公司的諶小雲同誌脫穎而出,被聘為在線教育部主任,由她迅速組建了6個人的工作團隊。考慮到在線教育是新業態項目,最好由年輕有闖勁的幹部來分管,於是我們便將在線教育部劃歸發行集團總經理助理薑慶分管。

項目部成立之初,一沒產品,二沒服務,可謂一窮二白。當時要解決的第一件事,就是前期的產品支撐。我們希望先通過自身發行渠道的優勢,拿到現階段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以一種比較穩妥的方式切入在線教育市場。在全國的中小學教材中,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市場占有率非常高,於是我們決定先從人民教育出版社拿到其在線教育產品“人教數字校園”的江西總代理權著手。可當時這個產品的江西代理權,掌握在中文傳媒旗下的教材公司手裏,我們想要把代理權拿過來,不僅要說服人民教育出版社,還要做通教材公司的工作,難度比較大。

麵對困難,我們隻有一個選擇,那就是硬著頭皮往前衝。

當時恰逢人民教育出版社分管此項業務的副社長王誌剛等來江西調研,我便把王社長一行請到江西新華發行集團座談。我和王社長很早就熟識,彼此也相互了解。所以,座談會一開始,我就直接表明我們的想法和意圖,希望人民教育出版社把“人教數字校園”的代理權交給江西新華發行集團。

王社長聽完我說的想法和意見後,未置可否。其之所以如此,是擔心教材公司不同意。我告訴王社長,教材公司那邊我再去協調,希望人民教育出版社能夠支持。王社長這才表態,隻要我們能協調好,江西的總代理可以交給發行集團來做。

110我的書業生涯四十年新時期出版人改革親曆叢書爭取到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支持後,我們回過頭又找教材公司反複溝通。教材公司當然明白教育信息化是大趨勢,大有可為,並不想就此拱手相讓,而且當時中文傳媒旗下還有其他單位也想得到這款產品的代理權。

這種情況下,我就直接與時任中文傳媒總經理的傅偉中和分管教材教輔工作的副總經理徐建國溝通,獲得了他們的支持後,教材公司這才同意把代理權轉給江西新華發行集團。

拿到代理權後,薑慶和諶小雲等在線教育部的同誌便頂著嚴寒、冒著酷暑,馬不停蹄地在全省宣傳推廣,說服基層分公司經理和教育部門的領導。特別是諶小雲同誌,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了眾多客戶的認可。因此,我們的產品在部分市、縣教育部門和學校得以落地。但這個時候,市場需求的善變和複雜程度,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原來的預想。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人教數字校園”與教材同步,其質量和體驗都比較好,但除了之前運營商和技術提供商的第一輪內容空洞的產品滲透帶來的“劣幣驅逐良幣”的問題,還有當時我們代理的產品已無法滿足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需求的問題。他們的需求不僅僅局限於軟硬件產品,更需要係統化的解決方案和應用平台,而且各個地方的需求也有差異,個性化要求很高。就我們當時的實力而言,根本無法滿足他們的要求。問題變得棘手了:好不容易拿到的產品滿足不了需求,有需求的我們又滿足不了,怎麼辦?

禍不單行的是,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也大大超出我們的想象,僅江西範圍內就有200多家公司在搶奪在線教育的市場,像科大訊飛等行業內的知名企業,已經在江西耕耘數年,實力很強,競爭優勢十分明顯。真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不在市場中搏殺,哪裏領會得到在江西這麼一個中部經濟欠發達的省份,競爭也會如此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