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了,我會催催的,不行再找招人。”
蕭九宴淡然地道,“這事你負責,你看著辦就行了。”
江澈,“……”
大冤種就是我。
他突然似是想到了什麼,表情變的諂媚起來,“阿宴,那個嫂子的酒樓快開業了,我們什麼時候去捧捧場啊?”
蕭九宴執筆的手一頓,語氣瞬間變得溫柔起來,“開業的時候。”
江澈不由地一抖,阿宴這變臉的速度還真是快啊,這笑容看的他瘮得慌。
但想到要去酒樓,他很快就調節了過來,興奮地道,“開業的時候好,我們去給嫂子撐場子。”
江澈喃喃自語,“那到時候送什麼開業禮物好啊?”
他抬頭看向蕭九宴,“阿宴,你覺得送什麼好?或者嫂子她喜歡什麼禮物?”
蕭九宴冷冷地看著他,嘴角抿成了一條直線,“我有說帶你去嗎?”
“?”
阿宴怎麼突然生氣了?
還有不是說好一起去嗎?
蕭九宴,誰和你說好了。
江澈,……
……
沈槐那邊一貼出來告示招收學生,百姓們便紛紛為自家孩子報名,甚至有人排起了長隊,生怕沒有名額了。
不是他們喜歡讀書或是對文人崇拜,而是在荒境要想出頭隻有兩條路。
一條是從軍,一條是從文。
從軍是大多窮苦人家的選擇,這樣他們至少能夠活下去,不用擔心哪一天餓死在家裏都沒有人知道。
但從軍是艱苦的,危險的,可怕的,是需要用自己的生命去拚的,用鮮血去換的 也許某一天就再回不來了。
而從文就不一樣了,隻要你能考取功名就能到更好的地方去,能得到名,得到利,再也不用為吃飯發愁。
不過,這條路同樣是艱苦的,能考取功名的人鳳毛麟角,屈指可數,而且這個辦法隻有家裏還有餘錢的人才會選擇。
其他連飯的吃不起的人又怎麼有會、怎麼有資格去從文,筆墨紙硯、請老師,哪一樣不花錢。
所以他們一看上學堂不用花錢,而且還給學生發錢,便都坐不住了,生怕錯過了這個好消息。
“老張家的你也來了。”
“是啊,這不,聽說這什麼書院開始招收了,我也來給我家那小子報個名。”
“這書院辦的好啊,孩子們能上學以後就有盼頭了,不用在地裏刨食,也不用去從軍,天天擔驚受怕。”
“可不嘛,你看那老王家的都來了,大家都想抓住這個機會。”
“老王家的肯定是知道了,這學習好有那什麼獎學金,他家孩子從小就學習好,想送來看看運氣。
若是真的,那他家就不用為吃的發愁了。”
“哎,都是苦命人啊!”
“不過,你說這書院真的有那麼好嗎?”
“是真的,我家那口子就是在書院裏幹活的,他們每天吃的可好了,有葷有素,而且工錢也多。
他說雖然他沒見過多少書院,但是這書院覺得是最好的書院。
裏麵建的非常好看,住的地方也很好,還有很多花花草草看起來可漂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