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結核杆菌菌株丟失或泄漏事件的應對處置結核杆菌菌株丟失或泄漏事件是指結核杆菌菌株在運輸、儲存過程中丟失、泄漏、被盜、被搶。若發生結核杆菌菌株丟失或泄漏事件時,護送人、保藏機構應當采取緊急控製措施,並在2小時內分別向護送人所在單位和保藏機構的主管部門報告,同時向事件發生地的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報告;發生被盜、被搶、丟失的還應當向當地公安機關報告;護送人所在單位和保藏機構的主管部門接到事件的報告信息後,應立即組織有關專家組成的調查小組對結核杆菌菌株丟失或泄漏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潛在性危害進行調查,初步核實事件報告信息的真實性。若確認事件存在,應立即開展現場調查和采取應對處置措施。結核杆菌菌株丟失或泄漏事件的應對處置包括:①現場流行病學調查:詳細調查結核杆菌菌株泄漏發生時間,地點,數量,可能威脅的人群和地域範圍以及可能接觸過泄漏菌株的人員名單。現場應對處置措施:若發生結核杆菌菌株泄漏實驗室生物安全事件後,應立即停止相關實驗活動,並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暴露人員的感染風險評估:根據暴露的級別和嚴重程度,對密切接觸泄漏菌株的所有人員立即進行相關醫學檢查,然後由臨床醫生和實驗室人員組成的專家組對接觸過泄漏菌株的暴露人員進行感染風險評估,對於暴露程度嚴重的人員要進行預防服藥。密切接觸者的醫學觀察:對密切接觸泄漏菌株的所有人員應隨訪2年,正常情況下每3個月檢查一次,一旦出現結核病的可疑症狀,則立即到指定的定點醫療機構或結核病防治機構就診、檢查;隨訪過程中發現的可疑肺結核患者的診斷、治療和管理依據《中國結核病防治規劃實施工作指南》的要求進行。②現場調查:重點調查結核杆菌菌株記錄、值班記錄、實驗記錄、監控記錄、高壓銷毀記錄,清點可能保存的位置,查詢結核杆菌137菌株去向。③丟失菌株的追查:向公安部門報告盛裝結核杆菌菌株的容器外觀、數量、地點、時間等。當公安部門追回丟失的結核杆菌菌株後,應由結核病防治機構的專業人員對找回的結核杆菌菌株保存盒(箱)進行檢查,如果出現泄漏按結核杆菌菌株泄漏的有關方案進行處理。

三、結果與產出1.迎奧運期間製定了《山東省迎奧運結核病預防控製工作方案(試行)》,成立領導小組,召開工作會議,認真討論部署和下發方案,實行結核病疫情周報告和內部日報告製度,並開展了學校結核病疫情處置演練,提高了應急能力建設,促進了應急工作規範化和程序化。

2.製定了《山東省學校結核病控製工作規範(試行)》,明確了學校結核病控製常規工作規範和應急工作規範,對學校結核病控製各環節工作提供了策略依據。

3.針對青島膠南市結核杆菌菌株在運輸過程中被盜事件及時製定應急工作方案,對事件危險性及時進行評估,根據菌株盒追回及無法追回等各種可能性製定相應措施,同時積極關注應對媒體,最終菌株及時安全追回,事件得到了妥善解決。

四、經驗與啟示1.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各級領導要高度重視結核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保障工作。實行主要領導負責製,周密部署,精心安排各項工作,以保障各項工作措施落實到位。

2.製定實施方案,細化操作規程各級結核病防治機構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製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細化各項防控措施的操作規程,確保發生結核病公共衛生事件時各相關單位和人員能按既定的實施方案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3.加強技術培訓,提高應對能力加強對結核病預防控製人員的技術培訓,提高監測、流行病學現場調查、消毒處理和實驗室檢驗的能力;加強對各級醫務人員結核病防治知識的培訓,提高早期發現結核患者的意識、能力和診療水平。各級要成立結核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專家組,認真做好138準備,隨時待命。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可根據實際情況,組織開展結核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的演練,提高結核病應急處置能力。

4.提供經費保障,做好物資儲備為做好結核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處理的技術指導和支持等任務以及可能發生的結核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處理,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結核病防治機構應當合理安排結核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工作經費。應指定相關機構做好各類結核病應急物資的儲備,對於較為稀缺衛生應急物資采用實物儲備形式,經常使用衛生應急物資可適量進行實物儲備,對於市場供應充足的衛生應急物資可采用資金儲備形式。需要儲備的物資包括各類抗結核藥品、PPD試劑、X線膠片、防護用品、N95口罩、消毒藥械、有效的消毒劑(氯製劑和過氧乙酸)、檢測試劑等。

(李芳)第3節山東省結核病實驗室網絡建設結核病實驗室工作是結核病防治工作的重要保證,是開展結核病疫情監測、治療和防治效果評價的關鍵技術支撐。目前,全國結核病實驗室建設緩慢,經費投入不足,基礎設施薄弱,人力資源有限,遠不能適應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發展的需求,成為應對全國結核病防治挑戰的嚴重障礙。為了實現全球結核病控製千年發展目標,實現我國對全球結核病控製的承諾,加速全國結核病實驗室建設,國家結核病“十二五”規劃提出了“建立健全全國結核病實驗室網絡服務體係,提高各級結核病實驗室服務質量和水平,提高結核病的早期、快速診斷能力”的目標,山東省結核病防治中心自2004年開始,通過以項目管理為手段,不斷加強各級結核病實驗室能力建設,經過係統化培訓,規範化管理,示範化推薦,至2011年底,省級結核病參比實驗室正式通過ISO15189醫學實驗室認可(證書NO.CNASMT0059),同時建立和維持了可以在接受標本5小時之內診斷出結核病和/或耐藥結核病的技術平台;地市級參比實驗室已有9個院所合一的地市級實驗室達到了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的標準,開展了結核杆菌藥物敏感試驗;43個縣級實驗室具備了開展結核杆菌培養的能力,其中30個縣級實驗室將結核杆菌培養項目作為常規檢測項目對臨床患者開放。現將山東省各級結核病實驗室能力建設的曆程介紹如下。

139一、省級結核病參比實驗室的建設2004年,在山東省胸科醫院微生物實驗室和山東省結核病防治中心參比實驗室的基礎上,由山東省胸科醫院、山東省結核病防治中心、美國貝勒醫學院共同組建成立了“漢光國際感染性疾病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漢光中心”)。在7年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漢光中心為山東省結核病的預防和控製發揮了著重要的指導作用,成為了新時期山東結核病防治工作的新亮點,創造了新時期結核病防治工作的新成績。

漢光中心是山東省衛生廳重點實驗室,2005年、2006年和2010年獲得財政廳下撥項目經建設費1000萬元,用於實驗室硬件設備配置。中心下設分枝杆菌室、細菌室、免疫室、臨床核酸擴增實驗室、分子生物學實驗室、流式細胞室、高效液相色譜室、遺傳分析室、培養基製作和製劑室、技術培訓和顯微鏡示教室、結核病監測預警中心、HIV初篩實驗室,是集診斷、治療、監測、科研、質控和培訓等功能為一體的開放式、全景式、現代化的研究中心。

中心高度重視實驗室質量管理,2010年4月,實驗室正式通過ISO15189醫學實驗室認可(證書NO.CNASMT0059),使胸科醫院率先成為全國首家通過CNAS認可的專科醫院。認可項目範圍包括臨床基礎檢驗、臨床血液學檢驗、臨床生物化學檢驗、臨床免疫學檢驗、臨床微生物學檢驗。認可的通過標誌著實驗室的檢驗質量技術水平達到了國際標準。同時,自2006年以來實驗室積極組織參加室間質量評估活動,包括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組織的核酸檢測(非病毒)室間質量評價活動,香港跨國參比實驗室組織的抗結核藥物敏感性測試的室間質量評估活動,國家參比實驗室組織的抗結核藥物敏感性測試的室間質量評估活動,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組織的“痰塗片抗酸染色查抗酸杆菌檢測”的室間質評工作,成績均為合格。在此基礎上,2011年2月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確定山東省為中國全球基金結核病項目耐多藥結核病診療管理示範區,其中省級結核病參比實驗室為省級示範實驗室。

漢光中心的建設獲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中心采用結核病流行病學方法,對山東省結核病發病與流行情況進行監測,采用分子流行病學技術對結核病暴發與流行趨勢進行追蹤、評價,對局部暴發流行進行預警。自2004年以來,中心逐步在山東省14個地市確定了30個縣級區域為監測哨點,通過收140集結核病病例人口統計學、社會行為學、診斷治療等方麵的信息,結合塗片、培養、菌型特征、藥敏試驗、基因分型等方麵的實驗室信息,建立起山東省結核病分子流行病學數據庫,通過對各種數據資料綜合分析,為結核病控製規劃的執行、評價、修訂提供可靠的信息,為政府製定有效的控製措施、建立高效的公共衛生應急保障體係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依據。

中心將現有的大型專業儀器設備、結核病分子流行病學數據庫作為公共服務平台提供給用戶使用,實現資源共享;為全國的科研機構、醫療衛生院校和企事業單位所開展的結核病、非結核分枝杆菌病的實驗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製等方麵提供技術平台和實驗場所,並為他們進行臨床測試評估並協助進行研究成果的產品轉化;實驗室加大開放力度,積極與國外以及上海、北京、山東的科研機構及高等院校的結核病研究部門開展學術交流,建立合作關係,吸引優秀研究人員充實研究隊伍,提高實驗室的整體研究水平。經過七年多的努力,科研項目逐漸由參與合作到獨立立項、由無資助項目到有資助項目、由衛生廳和省科技廳項目到國家863課題、美國NIH課題,立項層次越來越高,含金量越來越高。

目前,中心是山東大學和泰安醫學院的碩士培養點,泰安醫學院檢驗本科專業、山東省醫藥專科學校檢驗專業的實習基地,此外,還接受外單位博士、碩士生前來進行課題研究。中心現設有“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專業”和“流行病學與衛生統計專業”兩個專業,每年招收1~2名碩士研究生。

二、地市級結核病參比實驗室的建設結核病實驗室檢測結果是確診肺結核的重要依據,特別是對於耐多藥結核病的確診,其重要依據就是抗結核藥物的敏感性試驗。2007年以前山東省地市級參比實驗室的能力相對薄弱,大部分地市級參比實驗室沒有開展結核杆菌藥物敏感試驗,在診斷耐藥結核病患者,實現耐藥患者的個性化治療方麵遇到了很大的障礙。因此,加強地市級結核病實驗室能力建設勢在必行。

按照我國對病原微生物的危害分類標準,結核杆菌危害程度分類屬於第二類,依據《人間傳染的病原微生物名錄》要求,結核杆菌藥物敏感性試驗檢測活動要求在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進行。為了建立高標準的地市級結核病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2008年~2010年期間,山東省結核病防治中心依據141《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中的要求,按照BSL-2實驗室的標準,協助9家地(市)級參比實驗室(棗莊市王開傳染病醫院、濰坊市第二人民醫院、濟寧市結核病防治所、泰安市腫瘤防治院、日照市結核病防治所、濱州市結核病防治院、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聊城市傳染病醫院、臨沂市人民醫院東醫療區)完成了實驗室房屋改建和改造,同時,又自籌資金為每個實驗室統一配備了價值30萬元的開展結核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的相關設備;2011年,省結核病防治中心利用80萬元省級經費為2個地(市)級結核病參比實驗室(聊城市傳染病醫院和濟寧市結核病防治所)統一配備了快速篩查耐多藥結核病和分枝杆菌菌種鑒定設備,使其達到具備結核菌分子生物學診斷能力。至2011年底,全省已有9家地(市)級參比實驗室已常規開展了分枝杆菌塗片鏡檢、結核菌培養和藥物敏感性試驗工作,占全省地(市)級結核病實驗室的52.9%(9/17),承擔起轄區內監測哨點縣上送的分枝杆菌培養陽性菌株的藥物敏感試驗和菌種初步鑒定工作,縮短了藥敏試驗的報告時間,同時通過分子生物學手段快速篩查耐多藥結核病患者和分枝杆菌菌種鑒定,能在5小時內提供實驗室檢測結果,有效的指導了臨床患者的個性化治療。

為了持續提高結核病細菌學實驗室結核杆菌藥敏試驗的質量和水平,自2009年開始,省參比實驗室每年組織至少一次地市級實驗室參加的結核杆菌藥敏試驗熟練度測試,確保其檢測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

三、縣級結核病實驗室的發展2004年2月,山東省結核病防治中心借鑒美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1996年建立的國家結核病基因型和監測網(NationalTuberculosisGenotypingandSurveillanceNetwork)的模式,采用結核杆菌基因分型技術和美國貝勒醫學院病理係結核病研究中心的數據庫管理模式,建立起了山東省結核病流行監測暴發預警中心。根據哨點建立原則,首先在山東省3個地市7個縣級結核病防治機構(蒼山、費縣、臨沭、沂水、兗州、泗水、曹縣)作為監測哨點。隨著預警係統工作的不斷深入,2005年又擴增了8個縣(區)級結核病防治機構作為監測哨點。2006年,隨著耐藥基線調查工作的開展,流調點的實驗室能力得到進一步加強,5個流調現場兩年後順利加入了結核病監測預警係統。至2009年,全省共有20個監測預警哨點,分別分布在山東省東、中、西部的12142個地市。

為進一步加快山東省結核病和耐藥結核病防治工作進程,2009年11月,省衛生廳、財政廳聯合出台了《山東省結核病監測和控製行動計劃(2009~2011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中要求,至2011年底,山東省結核病預警係統監測哨點擴展到30個縣(市、區)。為了落實行動計劃要求,省結核病防治中心加大對縣(區)級結核病防治機構實驗室的經費投資力度,2010年8月省結核病防治中心在煙台召開的“山東省結核病監測預警係統暨結核病實驗室網絡化建設工作會議”上新增了6個達標縣作為監測哨點,2011年12月在濟南召開的“山東省結核病監測預警係統年度工作會議”上又新增8個縣級結核病防治機構為監測哨點,同時按照淘汰製原則,對於開展工作不到位的2個監測哨點,經綜合評價,取消其哨點資格。至2011年底,全省建立健全了30個監測哨點,分布於全省14個地市,覆蓋人口2510餘萬,並全部常規開展了分枝杆菌塗片鏡檢和結核菌的培養工作。同時,縣級結核病防治機構通過創建達標縣、規範縣和強基工程等項目,使其他13個縣級結核病防治機構實驗室達到了BSL-2實驗室的標準,同時通過配置相關設備使其具備了開展分枝杆菌培養的能力。

哨點設立之初,省結核病防治中心統一為各監測哨點實驗室配備了操作台、電冰箱、恒溫孵育箱、高壓鍋、振蕩器、菌株運輸箱、紫外燈等設備。按照《人間傳染的病原微生物名錄》要求結核杆菌樣本的病原菌分離純化檢測活動要求在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進行,省結核病防治中心於2007年4月開始為全省監測哨點統一配備生物安全櫃。使監測哨點縣結核病實驗室達到了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的標準,並常規對臨床免費開展了結核菌培養工作。

縣級結核病實驗室通過結核病監測預警係統項目、國家耐藥基線調查項目、達標縣項目創建、第五次全國結核病流調等項目的開展,逐步實現了硬件建設上質的飛躍,並為進一步承擔科研課題提供了有力平台。自2006年以來,萊陽監測哨點參與了上海複旦大學徐飆教授的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中國農村地區耐藥結核病發生和傳播的生物和社會經濟危險因素研,項目編號30771843”,費縣監測哨點參與了上海複旦大學高謙教授國家863課題“結核病分子流行病學研究與控製對策”(項目編號2006AA02Z423)和國家“十一五”科技重大專項“結核病流行模式的研究”(項目編號2008ZX10003-143010),蒼山、滕州、莘縣三個監測哨點參與了了上海複旦大學徐飆教授申請立項的美國NIH課題“SocialandbiomedicalriskfactorsformultidrugresistantTBinruralChina”(項目編號1R01AI075463-01)。通過相互交流、共同承擔科研項目,哨點縣培訓了專業技術人才,學習了先進的操作技術和科研方法,培養了集臨床、實驗室於一體的科研團隊,為進一步開展實驗室檢測工作,更好地服務臨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四、未來工作展望結核病監測預警係統經過7年來的建設和運行,山東省、市、縣三級實驗室的業務能力不但得到加強,信息係統網絡化建設也進一步完善。至2011年,山東省具備開展分枝杆菌培養能力的縣級結核病實驗室已達到43個,具備開展一線藥物敏感試驗能力的地市級參比實驗室有9個,而國內外最先進的結核分枝杆菌試驗幾乎均可以在省級參比實驗室內獨立完成;同時結核病監測預警係統信息化網絡運行暢通,三級實驗室網絡體係已趨成熟,並在山東省的結核病防治工作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山東省將以實現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2011~2015年)為目標,進一步加強結核病實驗室網絡的建設和運行,繼續以縣級結核病防治機構服務人群為結核病防治對象,充分發揮地市級參比實驗室承上啟下的橋梁作用,努力解決原來結核病監測預警係統中存在的問題;省級參比實驗室將通過在部分地區試點實行提供基因分型服務,把普遍的結核基因分型技術與結核病控製項目相結合,通過結合地理信息係統、現場流行病學和社會學研究,構建有效而切實可行的“現代結核病暴發流行監測預警體係”,實時監控結核病的暴發流行,為政府采取得力的控製措施,有效遏製耐藥結核病的傳播提供依據。

(劉誌敏王海英李學政於春寶王燕)144結核病控製中的項目管理近些年來,為有效控製結核病疫情,繼成功實施CIDA結核病控製項目之後,山東省提出“以實現規劃為目標,以能力建設為基礎,以提高發現率和治愈率為重點,以項目管理為手段,係統化培訓,規範化管理,示範化推進,分類指導,重點扶持,全麵提高,實現山東省結核病防治事業可持續發展”的總體工作思路。經過不懈努力,先後成功引進全球基金流動人口結核病防治項目、TB/HIV雙重感染防治項目、流動人口結核病防治項目、耐多藥結核病防治項目和監獄係統結核病防治項目。國際結核病項目的實施,除帶動當地整體工作外,更帶來了國際上先進的項目管理理念;藉此,山東結核病防治工作者發揮主觀能動性,先後設計並實施了“實現‘五率’階段性目標提高結核病防治工作質量”、“構建無結核病的和諧校園”等十餘項影響力較大的省級實施性結核病控製項目,項目管理的理念逐步在我省發揚光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為實施結核病控製項目的重要工具,除項目本身外,項目管理的理念也適用於規劃、指導結核病防治常規工作,譬如,對工作任務的分解,對時間的管理與調度等。依托項目管理理念開展工作,對於優化工作流程,規範服務路徑,拓展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提升職工業務素質方麵大有裨益。

一、什麼是衛生項目項目是指在限定條件下,為完成特定目標要求的一次性複合任務,它具有明確的開始和結束時間(有可能延期)、明確的規模和預算(有可能改變),通常還有一個臨時性的項目組(項目辦公室)。項目的其他說法:課題、攻關、專案、工程、行動或任務。

145廣義項目是在指定好的時間解決問題,組織機構內的大量工作都可以看成是項目,也許並沒有正式列為項目來管理,但仍需要某些項目計劃與控製的技巧。項目的外延是廣泛的,大到巨型工程(項目群),小到一次幾個人的會議。所有組織都可能有項目,任何人都可能成為項目的執行或管理者。

衛生項目是指由衛生組織開展的項目,通常為實現既定的目標,在一定的時間、人員和其他資源的約束下,所開展的有一定獨特性的、一次性的工作。主要特點為創造特定的衛生產品或服務而開展的一次性活動。

結核病控製項目是衛生項目的一種,具體來講,是結核病控製係統開展的為降低結核病患病率和死亡率的特定幹預活動。可以是實施全國結核病控製規劃這樣的大型項目,或全球基金項目這樣針對流動人口或耐多藥結核病等特定人群的中型項目,也可以是各結核病控製機構發起的如在本轄區內提高患者就診率的小型項目等。以項目管理為手段,帶動規劃目標的實施是目前各級結核病防治機構的共識和做法。

結核病項目是衛生項目的一種,除具體項目內容不同外,其管理原則和方法與普通衛生項目基本相同,因此本章僅就普通衛生項目的常識和管理方法做一介紹。

二、衛生項目的特征要理解衛生項目的特征,首先需要明白項目和日常工作(運營或操作)的區別。日常工作是指在相對確定的環境下連續不斷、周而複始的日常活動或業務,像醫院的掛號、收費,醫生按常規進行的診療活動等,它和項目構成人類有組織的兩種活動類型。項目是在相對開放和不確定的環境下進行的獨特的一次性的活動或工作。日常工作的產出為標準化的產出或服務,項目的產出是獨特的產品或服務;日常工作的管理是基於部門的相對不變的,項目的管理是基於過程係統的、臨時性的。一句話,項目是開拓和革新,日程工作是守成和穩定。除此之外,衛生項目還有如下特征。

1.目的性任何項目都有明確的目標。目標應符合以下(SMART)原則,一是特定的和具體的(Specific),如提高結核病患者或可疑者轉診到位率,提高在校學生結核病特定知識知曉率等;二是可測量的(Measueable),即提出的目標必須是可以量化的,如轉診到位率提高到80%等;三是可實現的146(Achieveable),即項目的目標在投入一定資源和經過一段時間工作後有可能達到,而不是超越現實的和不切實際的;四是項目目標和項目的總目標具有因果關係(Relevent),五是具有時間限製的(Time-bound)。

2.獨特性項目所生成的產品或服務與其他產品或服務相比,具有獨特之處。如一種新藥的發明,一種新的結核病患者管理方式等。

3.時限性項目有明確的時間起點和終點,而不是不斷重複和終而複始的。

4.製約性每一個項目在經費、設備、技術的等方麵的資源投入是有一定限製的。

三、衛生項目的管理項目管理就是通過一個臨時的專門組織,綜合利用技能、經費、知識等資源,對資源和活動進行計劃、組織、協調和控製,以實現項目的要求和期望。

項目管理知識體係(PMBOK)主要包括三大部分:項目管理特有的知識,一般管理的知識,以及項目相關應用領域的知識(美國2000年版)。項目管理分九個知識領域:範圍管理、時間管理、成本管理、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溝通管理、風險管理、采購管理和整體管理。

項目範圍管理是為了實現項目的目標,對項目的工作內容進行控製的管理過程。它包括範圍的界定、範圍的規劃、範圍的調整等。

項目時間管理是為了確保項目最終的按時完成的一係列管理過程。它包括具體活動界定、活動排序、時間估計、進度安排及時間控製等項工作。

項目成本管理是為了保證完成項目的實際成本、費用不超過預算成本、費用的管理過程。它包括資源的配置、成本與費用的預算以及費用的控製等項工作。

項目質量管理是為了確保項目達到客戶所規定的質量要求所實施的一係列管理過程。它包括質量規劃、質量控製和質量保證等。

人力資源管理是為了保證所有項目關係人的能力和積極性都得到最有效地發揮和利用所做的一係列管理措施。它包括組織的規劃、團隊的建設、人員的選聘和項目的班子建設等一係列工作。

項目溝通管理是為了確保項目的信息的合理收集和傳輸所需要實施的147一係列措施,它包括溝通規劃、信息傳輸和進度報告等。

項目風險管理涉及項目可能遇到各種不確定因素。它包括風險識別、風險量化、製訂對策和風險控製等。

項目采購管理是為了從項目實施組織之外獲得所需資源或服務所采取的一係列管理措施。它包括采購計劃、采購與征購、資源的選擇以及合同的管理等項目工作。

項目整體管理是指為確保項目各項工作能夠有機地協調和配合所展開的綜合性和全局性的項目管理工作和過程。它包括項目集成計劃的製定、項目集成計劃的實施、項目變動的總體控製等。

四、項目的生命周期不管項目的種類或規模如何,項目的最大特點是有始有終。為了管理上的方便,人們把項目從始到終的整個過程劃分為若幹階段,這些不同的階段構成了項目的生命周期。

1.概念階段說明要解決的問題,陳述任務和願景,任務(mission)是項目必須實現的目標或目的,願景(vision)是最終結果看起來是什麼樣子。是衛生項目的定義和決策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包括:(1)需求識別首先充分收集資料並開展現狀分析,找出本組織的生存和發展麵臨的關鍵問題,提出項目的基本設想。然後分析機遇與條件,在發現問題並提出設想的基礎上,對衛生係統的內外環境進行分析,明確麵臨的機遇和挑戰。可用SWOT分析技術:強項(S)是什麼以及如何利用,弱項(W)是什麼以及如何減少其影響,機會(O)有哪些以及如何把握,威脅(T)有哪些以及如何應對。

(2)提出項目建議書項目建議書的結構基本相同,主要包括項目目標、項目產出與項目活動、項目監測指標、項目假設或風險。總目標(項目目的)是項目要實現的高層次的效果,項目目的應該明確:應符合國家衛生發展戰略;應與機構的發展戰略一致;應充分說明項目理由;應清晰確定目標人群;應反映期望結果而不是過程。分目標(具體目標)是由於本項目的產出而引起受益者的行為、績效等方麵的變化,具體目標要符合前述的SMART原則。

根據項目目標闡明項目產出和主要項目活動。項目產出為項目實施者148提交的產品或服務等實際結果。項目產出應具備以下條件:應為實現目標所必需;現有條件下可行;各產出結果應為整體服務並相互促進;以需方為導向;項目實施的管理係統可作為產出;項目產出+假設,構成實現目標的必要條件。項目活動是為獲得項目產出所必須開展的一係列主要活動,是製定項目實施計劃的基礎。項目活動必須具備以下條件:明確的行動策略;決定項目的資源投入需求,每項產出以5~10項活動為宜;活動、產出、目標、目的之間須有邏輯關係,並在總體上切實可行。

項目監測指標指測定是否達到項目目的、目標、產出、活動等所采取的指標。製定項目監測指標時應注意:指標應可測量;具體描述數量、質量、時間、地點和目標人群;有符合成本效益的評價方法;用過程指標在項目結束前評價目標實現程度;用裏程碑指標監測產出進度;用間接指標替代難於測量的指標。

項目假設或風險是指完成項目活動、實現項目產出所必須具備的條件或因素。要求:從正麵描述假設;對應於同層次內容;隻包括關鍵性的假設,低風險假設不必列出;具體、明確、可監測,應將風險分級;分析風險並提出管理措施。

2.衛生項目設計階段在衛生項目明晰後,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並詳細估計所需資源的種類、數量以及所要花費的時間和成本。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包括目標確定、範圍界定、工作分解、工作排序、成本估計、人員分工、資源計劃、質量保證及風險識別。項目計劃必須具有足夠的靈活性,以適應環境的合理變化,製定應變計劃。實施細節應到可以控製的程度。任務分解時可以參考工作分解結構法(workbreakdownstructure):必須做什麼,各項工作誰來做、要花多長時間,需要哪些資源以及估計成本是多少?本階段的最後產出為一份詳細的項目計劃書。

3.衛生項目實施階段項目的具體實施階段,包括製定詳細的實施計劃、嚴格執行計劃開展各種各樣的項目控製工作,以保證實現項目目標。該階段的主要工作包括項目控製標準的製定、項目實施工作、項目實施中的協調、項目實施中想績效度量、項目實施中的糾偏工作。

項目控製標準的製定(進度、成本、質量等要素控製標準)是項目實施與控製階段的首要任務,它提供了項目實施階段的管理依據和標準。主要包括項目進度控製、成本控製、過程控製。

項目實施工作的開展即項目產出物的生產或形成工作。項目實施中的149協調指項目管理人員通過指揮、調度和協調等管理工作,使項目活動處於一種有序的狀態。項目實施工作的績效度量是指將實施工作中的實際結果與項目控製標準進行對照和比較,掌握項目實施情況與項目標準之間的偏差、造成偏差的原因等。項目實施中的糾偏是指采取各種行動去糾正項目實施中出現的各種偏差,使項目實施工作處於受控和有序狀態。

4.衛生項目終止階段項目終止階段即完工於交付階段,是移交項目結果和評估項目績效的過程。在移交之前,要檢查、檢測項目的結果是否滿足項目要求;進行績效評價和經驗總結,以便為今後執行相似項目積累項目經驗。

五、項目的組織實施1.實施項目的組織機構(1)領導機構應包括該計劃實施直接有關的部門領導和主持實施工作的業務負責人。領導機構的職責是審核實施進度表和預算、聽取項目進展報告,提供政策支持,研究解決計劃執行中的困難和問題等。

(2)執行機構執行機構指具體負責操作和運行計劃的機構。除特殊情況需另成立專門機構外,一般執行機構即為衛生專業部門和/或相關業務部門,其成員大多為專業技術人員。

(3)組織協調與合作由於衛生項目需有社區的廣泛參與,因此社區有關部門、機構、團體發動並參與到項目中來,建立相應社區工作網絡並充分合作(4)政策支持政府部門的支持性政策對於衛生項目實施工作有很大影響,可以動員社區資源投入、開創多部門協調合作的局麵、影響群眾參與的態度、創建有利於實施工作的環境等。成功的項目工作不因項目的結束而停止,其重要條件之一即為政策的支持。

附件3為山東省結核病控製項目辦關於日常工作的管理辦法,其內容覆蓋了項目辦組織項目工作的大多數方麵,供大家參考。

2.培訓實施工作人員培訓的目的應明確,培訓應根據項目的要求,確定學員應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培訓應注意理論聯係實際。培訓的內容和方法要根據項目的要求來選定,同時要適合學員的具體條件及時評估。不斷地收150集各種反饋意見,隨時注意培訓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調整教學內容。

選擇培訓實施工作人員應注意實施人員應具備的知識、技能和經驗、管理知識、專業知識、專業技能能否滿足需要。在確定接受培訓的學員時,應了解學員是否能滿足培訓項目的要求,文化程度等。

接下來是製定培訓計劃,首先是師資的落實,師資的選擇,應是為了最佳地達到教學目的,而不可一味為了權威效應。其次是教材準備、設計培訓方法、教學場所和設施的落實。

3.實施過程中的質量控製主要包括對工作進程的監測(依據實施時間進度表)和對活動內容的監測。主要檢查實際開展的活動在內容、數量上是否達到計劃要求。對項目活動開展狀況的監測包括:實施人員工作狀況、目標人群參與狀況、相關部門配合狀況監測。對經費開支的監測要看依據項目經費預算進行。監測實際開支與預算的符合程度,分析原因,及時調整分項預算,控製整體預算,保證計劃的順利執行。

4.項目的總結和評價總結和評價的目的和意義是保證計劃設計和項目實施的質量,科學地說明項目的價值,向公眾和資金提供者說明項目實施所取得的結果,進一步豐富和充實理論知識。

總結和評價是項目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於計劃和實施的全過程。

評價將客觀實際與預期目標進行比較。評價始於計劃,即評價計劃的適宜性、可行性;還要對於項目執行後是否達到了預期效果,達到目標的程度進行評定。評價的前提確定項目的價值標準即項目目標的確定,然後確定評價的基本工具———指標體係,在確定指標體係時要注意指標的準確定義和測量方法的客觀性。

5.項目檔案的記錄與保存與項目實施有關的重要活動、記載項目實施主要過程的文件和具有保存價值的各種載體均屬於歸檔範圍。可對項目檔案實行分階段歸檔管理。在設計階段包括立項發文文件、項目申請書、專家評審意見及相關文件、項目合同書、經費預算表、經費撥款憑證。在項目實施階段包括項目計劃書、重要活動的記錄材料、各階段性工作完成後的小結、項目年度執行情況表、工作報告、技術報告等。在項目終止階段包括項目總結、發表論著、會議交流材料等。

在項目重大活動的記錄和歸檔工作中,“任務計劃書”和“一事一檔”是一151種有效的管理措施。任務計劃書為在項目執行單位在開展項目啟動或項目培訓等大型活動時的一種計劃,包括責任人、活動場所、活動順序、預算等。

具體格式可參考如下格式:在項目的重大活動中,采用“一事一檔”製是行之有效的材料歸檔和保存辦法。將相關材料統一裝訂保存,便於以後查閱。比如在召開項目啟動會時,一事一檔的內容可包括如下幾個方麵:啟動會任務計劃書、會議通知、會議日程、領導講話稿、培訓課件、啟動會照片、簽到、會議小結、啟動會支出結算單等。

舉辦×××培訓班任務計劃書培訓名稱申請科室培訓組成員培訓負責人培訓時間一、負責人情況姓名:職務/職稱:所在科室:聯係方式:二、活動主辦單位及主要負責人三、活動目標四、活動內容五、參加人員六、培訓時間七、培訓班支出預算八、相關負責人簽字(張修磊)152山東省縣級結核病防治機構督導指南一、督導的對象和目的1.督導對象鄉鎮醫院、防保醫生、鄉村醫生、家庭督導員、患者是縣級結核病防治機構督導的對象。在督導對象的選擇中注意地點的均衡性,盡可能地對每一個鄉鎮或每一個村都能督導訪視到。此外還要盡量做到針對性,可對重點地區適當增加頻度和力度,比如近一個時期內發現或轉診患者較少的鄉鎮、沒有發現患者的空白村等。力求做到每次督導都能解決一定問題。

2.督導目的督導工作的總體目的是了解本縣的基層近期在患者發現和治療管理方麵的情況,期望及早發現問題,總結經驗,指導下一步的工作,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務質量。

□每次具體督導的目的:□掌握鄉鎮醫院的患者發現和管理工作;□了解鄉村醫生轉診可疑者和麵視患者服藥工作;□早期發現基層培訓的需求;□解決本地近期出現的問題;□協助基層衛生人員解決關心的其他問題;□了解家庭督導員麵視患者服藥情況;□了解在治患者的治療進展情況;□了解結核病宣教的效果和普通群眾的知曉情況;□對部分貧困患者的關懷。

3.督導頻次根據國家規劃實施指南的要求,每1~2個月對各鄉鎮督導1次。

153二、督導工作要求的基本條件1.督導計劃每個縣都要有具體的督導計劃,這個督導計劃可以是整個年度工作計劃的一部分,不一定是單獨的計劃。計劃的內容應至少包括督導人員的分工、時間安排、對鄉村級醫生的培訓計劃。

在年度計劃的經費部分,應充分考慮到督導工作所需要的經費。主要包括督導人員的差旅補助和車費,沒有車輛的要考慮租車的費用,擁有督導車輛的應考慮到車輛的維護費用和燃料費。

2.督導人員由於督導工作的特殊性,督導人員有時需要在惡劣的天氣下工作,督導人員的選擇應為責任心較強,具有吃苦耐勞精神的醫生。督導醫生應該非常熟悉國家的結核病政策、肺結核患者的診斷、治療和管理。此外,縣級結核病防治機構應盡可能地派督導醫生接受上級的培訓,及時更新知識或掌握新項目的要求。

3.督導工作要求的基本設施(1)動態分析病例發現工作的資料這些資料能夠幫助督導醫生及時地和直觀地發現和比較各鄉鎮出現的問題,做到督導時具有針對性。可以是本縣的地圖、反映本縣地理和交通情況的沙盤,或能掛在牆上的折線圖等不同形式。這些資料能夠直觀地反映各鄉鎮患者發現計劃和實際發現的動態變化,如果可能,需要標注往年同期的患者發現情況。

(2)督導車輛督導車輛是完成督導工作非常重要的工具之一,鑒於督導工作的重要性,縣級結核病防治機構應盡可能配置專用督導車輛。一輛適應農村路況的7座麵包車足夠全天候地承擔督導工作,同時能夠用於運送抗癆藥品等物資。

(3)電腦、投影儀教學設備部分項目縣需要電腦等辦公設備,投影儀等教學設備以便對基層的防保醫生進行培訓。

三、督導前準備為盡量做到每次督導能夠有針對性地解決一定問題,可通過以下幾種方式積累督導前資料1.記錄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包括:154□綜合醫院轉診沒有到位需要追蹤的患者,如果是鄉鎮醫院轉診的,督導時注意鄉鎮醫生轉診患者的方式方法,如患者信息是否完整詳實;□和往年相比,個別鄉鎮同期轉診患者明顯減少;□某鄉鎮有幾個患者沒有及時取藥/複診/查痰;□某鄉鎮的患者治療卡填寫不正確等;□其他因項目而異的問題。

2.回顧近期患者發現和治療情況注意和年度計劃相比較,患者的發現進度是否低於計劃,原因在哪裏?患者的治愈率是否達標,失敗或中斷治療的患者是否地理上相對集中?

3.回顧上次督導中發現的問題找出上次的督導報告,了解所發現的問題至今是否已經得到解決?如果沒有,是否需要再次督導同一地點,這次督導看問題的結症在哪裏?如果已經解決,對其地方有何啟示?

4.本次督導重點內容清單將要督導解決的問題列在督導表格上,如果沒有,則注明常規督導。

四、督導內容、方法和記錄1.鄉鎮醫院(1)患者發現和轉診情況□門診是否有永久性國家結核病宣傳材料?布置是否合理得當?存在問題怎樣糾正?

□是否有門診患者登記本和胸部X線登記本?是否在正確使用?有哪些問題?

□是否在轉診肺結核患者和可疑者?是否有截留?轉診的標準是什麼?

□是否有肺結核可疑者轉診單?是否在使用?有哪些問題?

□是否有網絡直報功能?是否正常運轉?管理人員是否經過培訓?

(2)防保醫生的工作情況□是否有鄉村醫生日誌?是否在正確地使用?有何問題?

□是否按要求督導鄉村醫生和訪視患者?是否有督導記錄?有何問題?

2.鄉村醫生□是否有宣教材料?使用方法是否得當?

155□協助尋訪中斷治療或追蹤轉診不到位的患者情況如何?

□鄉鎮防保醫生是否到村裏督導過工作,是怎樣做的?頻次怎樣?

□是否承擔麵視患者服藥職責?如果是,麵視患者服藥的工作檢查見3。

3.患者管理情況的檢查1.在承擔麵視患者服藥的工作之前,是否接受過培訓?

2.管理幾個患者?各是什麼類型的患者?

3.是否使用治療卡?

麵視患者服藥情況4.藥品保存情況?

5.簡述每次麵視患者服藥的過程。

6.患者中斷服藥或外出是怎樣處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