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漢含笑點頭。西門慶道:“既如此,選一日,何不將武都頭也一並請來,聽說那是一條頂天立地的好漢,怎可錯過!”
胡漢自是連聲答應。二人推杯換盞,言談甚歡。相談之下,胡漢發現,西門慶竟是個文武全才的人物,功夫的高低,以他現在的眼光,還看不準,但起碼要比自己強上許多。文采方麵則令他咋舌不已,無論是詩詞歌賦,棋琴書畫,皆有不凡的造詣和獨到的見解。幸好胡漢可以借助一些前世的觀點來應付,不然以他在這方麵的水平,實在是不配與西門慶共論。他借助的那些觀點,卻令西門慶歎服不已,直把其當作知交好友,同道中人,這酒便喝得益發有興致。直到傍晚時分方散,二人相約日後多多相見,這才告辭而去。
在回去的路上,胡漢心裏異常的暢快。暗想道:“以西門慶這般了得的人物,安能做出自己所擔心的那事,看起來是多慮了。不過似潘金蓮那樣的女人,出事兒是早晚的。一切順其自然吧!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該來的總會來的。”
胡漢將西門慶這個人說與了武鬆聽,並邀其尋一日,共去西門慶府上。武鬆大感興趣,滿口答應。但因其初入衙門內做事,諸事繁忙,便耽隔下來,一直未能成行。
話說胡漢與西門慶,自那日後,皆有相見恨晚之感。三天兩頭便相聚飲酒,談天說地,不亦樂乎。
轉眼,來到陽穀縣已近一月。胡漢決定,這幾日間,便回梁山,必竟已出來日久,難免天王等人擔心。
可沒想到,武鬆卻邀其到京城走一遭。原來陽穀縣令,對武鬆十分賞識,又見其一身功夫頗為了得。便委他去京城為自己送一趟私財。其實就是將他這些年摟的錢,送到京城中,著人上下打點,以求升遷。由於財物數額很大,武鬆恐有失,才邀其一同相去。胡漢不便推托,便答應了。
此行十分順利,一切交接完畢之後,逼留了幾日,便往回返。不想卻在京城之外,偶遇了一代奇人周侗。周侗對二人十分激賞,興之所致,便決定指點一番。這樣,便又在此耽擱了月餘,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對師耐庵來說,雖開闊了許多眼界,但終究因心法上的差異過大,並未產生質的飛躍。可於武鬆來說,卻是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這些年來,武鬆的所學頗雜,也未遇到過什麼名師,全憑自己天生對武學的知感,加之與生俱來的神力,方有此等成就。周侗對其便如那點晴之人,將那些龐然無序的所學,捋起一條清晰的脈絡,令武鬆心中的諸般疑惑,盡皆開朗,頗有振聾發聵,醍醐灌頂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