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宗正明堂(1 / 3)

興寧長公主抱著兒子踏入驚鴻觀時,普慈道人正手持敝帚自在堂前打掃,正院中三棵梧桐還是她懷孕時為祈求生產而種植的,如今都已經長到八尺高了,隻是正院太過空曠,風一起,金黃色的葉子就飄落,滿地。

“清光夫人,掃地這種事,你讓弟子去做就好了,何必如此自苦。”

普慈轉過身,端莊慈祥的臉上微露詫異的神色。

“長公主忘了,燭陰七年三月,二皇子夭折,其母謝氏自請出道觀祈福,從此世上就隻有普慈道人,再無清光夫人了。”

“如果二弟還在的話,也該娶妻生子,讓阿姨享有天倫之樂。”興寧看了一眼懷中熟睡的兒子,“無論阿姨有沒有出家,興寧都不會忘記幼年時,阿姨對我的照顧之恩,就連鬱兒上回生病,也是你治好的。這些年,宮中選拔上的醫生,到底一屆不如一屆。

“若論醫術,還是胡禦醫最為精湛,可惜當年巫蠱牽連甚廣,就連他……”普慈道人許是怕提起興寧的傷心往事,連忙改口道搖搖頭,“還是小公子福大命大,吉人自有天相。”

“鬱兒這病生的古怪,上個月,他說夢到兩三個男孩,自稱是他舅舅的兒子,纏著他玩,從此就高燒不退。南海王眠宿花柳,安陵王與妃不睦,父皇膝下除了幾個翁主,至今未有男孫。”興寧搖頭歎息道,“我又問他夢中男童的容貌年紀,思來想去,好像是我堂兄昭成王的幾個兒子。”

“嬰靈作祟,也不是什麼稀奇事,當年太子處置昭成王的家人,實在太過狠厲。”普度歎道,“昭成王再跋扈,也畢竟是至尊唯一的侄子,太子先斬後奏,已失了正當性,挫骨揚灰,實在顯得猜忌不仁。”

“我六歲那年,父皇生病,鄭妃已是盛寵,但不知為何,卻未喊她侍奉,而是選了昭成王府的家妓虞氏,父皇病愈,將虞氏遷為美人。但不知何故,虞美人卻非常畏懼父皇,她臨產前,我奉命送去藥膳也不肯食用,我再三盤問,她才說父皇在睡夢中呼喚的人,不是母後,也不是鄭妃,而是嫂嫂。”興寧低下頭道,“不過她在生下安陵王當日就去世了,我沒有來的及再問更多細節。”

“你是懷疑,昭成王才是至尊的長子?”普度略詫異道,“雖然荒謬,但這樣一來,那他兒子的嬰靈自稱皇孫也就說的通了。”

“昭成王出生時,我伯父隻有十三歲,而我父親更小……”興寧搖頭道,”雖然我覺得這也許是一場誤會,但宓妃在鮫國皇宮時,與我幾個皇弟關係較好,父皇對此相當忌諱,還敲打過我哥哥,如此看來,瓜田李下,也許是因為自己做過虧心事。”

“隔牆有耳,長公主快別說了。”普度閉目道,“也許這是你的揣測,可是流言,往往就是起於一點猜忌。”

“是啊,盡管當年宮中有關宓妃的流言不斷,但我始終覺得她的兒子就是我哥哥的骨肉。”興寧抱著兒子走到明堂,看著伏羲神像道,“也許命運,有時候,就是這麼奇怪,子女順利誕生,父母貌合神離,而不設後宮的癡情神君,注定無法繁衍眾多後代。”

“前天地伏羲不設後宮,亦無庶子,宓妃的兒子無論是不是鮫皇長孫,都會被他舅舅牢牢控製在手心裏。”普慈道,“我勸公主,還是從諸王中另擇皇嗣,我定當說動謝氏全族,全力以赴輔佐新君。”

“既然如此,我還來求個簽吧。”興寧搖醒兒子,在他額頭上親了一口,“乖孩子,去抽個簽,能讀出簽上麵的字,阿娘許你今天吃五燒肉。”

蘭鬱一聽燒肉,眼睛都亮了,摸了摸頭上的雙寶髻,一蹦一跳的奔向簽筒,抽出一張後嘟囔道:“怎麼一個字也沒有,全是畫啊。”

興寧連忙拿過兒子手邊的簽,正麵是雨中竹林,背麵河上落楓。”

“泠泠秋波泛紅葉,瑟瑟春雨飛綠竹。”興寧搖頭道,“看來,天意注定要我放棄那個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