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完善自身的人性(2 / 2)

人的最好的衝動顯然是內在固有的,而不是偶然的和相對的,認識到這一點對於價值理論一定包含著極大的意義。比如,它意味著根據邏輯來推斷價值,或試圖從曆史和假設中找到它們,都不再是必要的或合乎需要的。很明顯,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觀察和探索。人性自身就具有對這些問題的答案:我怎樣才能完善?我怎樣才能幸福?我怎樣才能富有成就?當由於患病這些價值被剝奪時,機體就告訴我們它需要什麼,從而也就告訴我們要珍惜什麼。

從一個明顯的性質考慮,這些基本需要從一個明顯的性質上是類似本能的,但它們更多地表現在區別於我們熟知的低級動物的本能。所有區別中最重要的是一個意外的發現,即,與本能是強大的令人厭惡和不可改變的這樣一個古老假定相反,我們的基本需要雖是似本能的,卻是較弱的。作為意識到的衝動,了解我們真正渴望得到尊重、知識、哲理、自我實現,等等,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這是一個難得的心理成就。不僅如此,基本需要層次越高,它們就越弱,越容易被改變和壓製。最後,它們不是壞的,而是中性的或好的。我們用一個反論來概括:我們人類的本能是如此弱,以致它們需要克服文化、教育、學習的幹擾,一句話,需要保護並防止改變。

我們必須改變對心理治療(以及教育、撫養孩子、一般意義上良好性格的塑造)的目標的理解。對於許多人,它們仍然難免受到一整套對固有衝動的禁止和控製。紀律、控製、鎮壓是一些管理製度的口號。但是,如果我們的治療意味著一種旨在打破控製和禁戒的力量,那麼,我們新的關鍵的詞語將是自發性、釋放、自然真實、自我認可、對衝動的覺知、滿足、容許。如果我們的本能衝動不是被理解為洪水猛獸而是和煦春風,如果我們的本能衝動與其說是掠奪性的不如說是友愛性的,與其說是使人怨恨的,不如說是令人讚美的,我們當然應給它們以自由,讓它們充分表現自己,而不是將它們拘控在用於犯人或瘋子的約束之內。

假如本能是較弱的,高級需要在性質上是類似本能的;假如文化比本能衝動更強,而不是更弱;假如人的原始衝動最終被證明是好的,而不是壞的;那麼,人性的改進也許可以通過對類似本能的傾向的培養來實現,或者通過促進社會改革來實現。的確,改善文化的意義就在於為人們內在的生物傾向提供一個更好的實現自身的機會。

由於發現高級需要層次上的生活可以相對地擺脫低級需要滿足的支配(甚至不受高級需要滿足匱乏的限製),我們就可能想出辦法來解決神學家們的古老難題。

他們總是感到有必要努力調和肉體和精神,天使與魔鬼,人類有機體上高級和低級的東西,卻沒有一個人找到過滿意的方法。高級需要生活的機能自主似乎就是答案,高級需要的發展隻有建立在低級需要的基礎上,但最後一旦牢固建立,就可以相對地獨立於低級需要。

除了達爾文的生存價值外,我們現在還可以提出“成長價值”。對於個體來說,不僅生存是好的,努力去發展完美的人性,使人的潛力得到發揮,追求更大的幸福、更深的寧靜以及高峰體驗,走向超越,獲得對現實更豐富、更準確的認識,而且這一切也是有益的。我們不再以生存的可能性作為證明貧窮、戰爭、獨裁、殘忍的醜惡的唯一證據。在我們眼裏,這些現象的醜惡還在於它們降低了生命、人格、意識以及智慧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