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結義兄文武相得 識奸計夜奔新野(3 / 3)

伊籍喝了幾口水,喘了一會氣,說道:“先生昔日曾屢次叮囑籍,觀察襄陽動靜,籍謹記在心,果然前幾日皇叔來到襄陽城中,與劉荊州把酒共盞,卻不料為何夜半之時蔡瑁要派人殺死劉皇叔,幸虧先生先前叮嚀,吾得到消息,及時告知皇叔,方才脫得大難也。”

那伊籍說完這些,看了看我,若有所思的說道:“先生昔日之言,一一應驗,今日籍方覺先生真乃神人也!”

嘿嘿,這一一應驗,倒也不假,曹操平定遼東,算是奠定了霸業基礎,這都是史實嘛。老子豈能說錯,哈哈。

不過前幾日蔡瑁夜晚想要謀害劉備,卻定然是劉表讓劉備來襄陽詢問立世子的事情,那劉備說了句“若備有基,天下碌碌,誠不足為慮也”,那蔡瑁抓住這個機會,假寫反詩,激怒劉表,劉表卻突然醒悟,後來蔡瑁自作主張,謀取夜晚殺劉備的事情。

當下我故作高深,麵帶微笑,卻是一言不發。

伊籍見我不說話,繼續說道:“今年大豐收,後日乃慶祝豐收之會也。今劉荊州卻派人去請皇叔前來主持,皇叔因心憂上次蔡瑁之事,故而遲疑未決,遣使來詢問我襄陽動靜,籍因思昔日先生之言,故而前來問計也。”

哦,原來是這個事情,這次豈不是劉皇叔躍馬過澶溪嗎?小事,小事也。隻是不知若我幫助劉備一把,後世還會不會傳揚這個美麗的傳說了啊!

本來這次應該也是有驚無險,我幫不幫都沒什麼大問題,不過既然我決定了幫助魏延,謀取高官厚祿,焉能不好好利用這個機會?

嘿嘿,當下我微微一笑,卻是開口說道。

“機伯不必擔心,凝已有計劃在此,此乃蔡瑁謀害皇叔之計也!”

“啊?!”伊籍聞言大驚,說道:“先生何以知之也?”

我微微一笑,說道:“此事易知耳!皇叔與公子劉琦相交深厚,且領兵在外,值此立世子之緊要關頭,蔡瑁焉能不嫉恨皇叔乎?”

頓了一下,我繼續說道:“以凝料之,蔡瑁有謀害之心,剛好利用這個時機,以兩位公子年幼,恐有失禮儀之名,賺劉皇叔至此,他卻於席間埋下刀斧手,到時候喝酒正酣,卻一聲令下,取皇叔性命也!”

伊籍大驚,問道:“似此奈何也?吾當告知皇叔,讓其不要來此!”

我說道:“不可,皇叔若不來,蔡瑁卻正可在荊州麵前讒言,說皇叔早有反意,一旦荊州懷疑,皇叔大勢去矣!”

那伊籍急道:“如此來也不是,不來也不是,奈何?”

“哈哈哈”我長笑而起,說道,“這有何難也?凝已料定矣!”

“願聞先生妙計!”伊籍喜道。

我略微沉吟了一下,心想若此時魏延能出手相救,未嚐不是一個美事,隻是若魏延和蔡瑁公然翻臉,卻也不好在襄陽混下去了。不過這個時機實在是不容錯過,當下心中思量得定,卻開口說道。

“凝料以皇叔之智,定會前來,並讓一武將跟隨保護,而蔡瑁會把守三門,隻留潭溪不會防備,並於席間將皇叔與隨行武將分開,卻好從中取事。機伯可在席間可故作不知,抓住機會讓皇叔逃脫,其餘之事,凝自有定計!”

那伊籍問道:“先生不知地理,那潭溪山高路險,皇叔也能夠走脫?”

我微微一笑,說道:“機伯勿憂,凝料定矣!事不宜遲,機伯可今夜直奔新野,告知蔡瑁之謀,明日按照蔡瑁之意行事,不必驚慌,凝可保皇叔無恙也。”

那伊籍知我“料事如神”,當下也不懷疑,卻急匆匆告辭而去。

伊籍告辭去後,我卻急忙奔至魏延家宅,當下告知來龍去脈,安排好後日豐收大會的事情。魏延心下不解,問道。

“仲源曾說有妙計助某歸順皇叔,今日吾若於潭溪設伏,攔截蔡瑁,則某定然在襄陽城中廝混不得,到時卻待奈何!”

“哈哈哈”我哈哈大笑,說道:“文長豈不聞‘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乎?後日文長隻需帶領手下心服,早早伏兵在潭溪之下,待劉備到時,卻出來接應,隻說‘某奉戴凝之命,在此接應皇叔’,卻以兵少為由,催促他進入潭溪,你擋卻追兵,隻需片刻,定然另有人來接應也,到時候文長即可隨之同歸新野!”

“那劉備進入潭溪,卻如何脫困也?”魏延問道。

“文長不必憂慮,吾觀皇叔,正是飛黃騰達之時,此地焉能有性命之憂乎?”我說道。

“那某到了新野之後,又當如何?”

“文長到了新野之後,劉備必然折節相交,招攬將軍,汝卻以和我結義,不忍棄之為名推脫,不消幾日,吾必至新野,到時卻另有妙計。如此,將軍忠義之名盡顯,可為日後保障也。”

魏延見我如此說來,加上對自己武藝十分自信,當下也不再問,我卻告辭而去。

話分兩頭,伊籍到了新野之後,已是半夜,劉備卻因上次救命之故,披衣赤腳相迎,隻把伊籍感動的啊,眼淚嘩嘩的。

當下文武齊備,伊籍開口說道。

“皇叔與後日之事,可有定計也?”

“備今日和眾位文武相商,已然決定,豐收之會,不可不去也。備讓子龍帶100軍馬前去保護,料定可無恙,保吾平安也。”劉備說道。

伊籍長歎一聲,說:“戴凝真乃神人也。”

那劉備聽聞大驚,說:“伊籍何出此言也?戴仲源果何人也?”

伊籍並不搭話,說道:“戴凝早就料定皇叔會作此打算,若無此人,則後日前去,皇叔性命休矣!”

劉備聞言,大驚失色!

正可謂

救得皇叔脫大難,至此書生方揚名!

畢竟後事如何,戴凝如何揚名,魏延如何歸順,且聽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