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覺得這個女人,挺有女人味。
一代更替有一代的打法。
上一任老梁王駕崩之後,隻有幾位太後和奴婢非常傷心。
其他的像仁賢太後的仁氏家族,還有外姓的,比如陳鳳龍,姚啟,邊關大將丁勝他們,並沒有多大反應。
這個時候都在給新繼位的梁惠王做一些準備,忙得不亦樂乎。
一茬又一茬的君王登基駕崩,再登基再駕崩,這些年,宮裏的人經曆得太多了。
比如梁惠王他的爺爺56歲才登基,登基三天就駕崩了,就掛了。
這樣後宮人員就得馬上給新繼位的大王換廚師,換在周圍伺候的奴婢。
因為新到位的大王要按照大王的服務標準配套。
服務的標準提檔升級了,服務人員也會發生變化。
大前年,新上任的梁惠王帶上自己的原班人馬,走上了他人生舞台,他的徐姬王後沒蹦噔幾天,三年不到又掛了。
後宮又要換了一批廚師和奴婢。
在這方麵梅花已經很有經驗了。
因為這些廚師和奴婢都是相府派過去的。
派到梁惠王那用於服務管理治理朝政的和陽宮。
所以梁惠王繼位,把梅花忙得夠嗆。
本來她就是一個相
膳堂的廚師長,現在可倒好,我剛來情況還不熟悉,不可能馬上接班兒,所以堂主和廚師長她隻能一肩挑,
還要擠出時間去張羅為梁惠王的和陽宮配備人員,起早貪晚,人都瘦了一圈。
原來看慣了胖乎乎的樣子,現在瘦了反而讓大家覺得不自然。
接受不了這種胖子變瘦的反差。
我想伸手幫助,又不知道從何處下手。
因為我還沒有度過適應期的七天,這幾天隻能跟著看,隻能看不能說,還沒有管理和支配的權利。
明知道大家這幾天都很忙,我根本就睡不著覺,這樣天還沒亮,我就起床了。
走廊裏一點動靜都沒有。
宿舍各個房門都虛掩著,裏麵沒有人,但各個床鋪上都是亂七八糟的,什麼鞋子,襪子,被子堆得到處都是。
我從花園路過小橋,直奔灶房。
這一路上假山很多,樹木繁茂。
樹木中間有一條小道,順著小道我來到灶房的東側。
有很多外來的馬車堵在灶房門外。
我看見前兩天與王冰和圓臉廚師在組織驗貨。
送貨的商人卑躬屈膝地陪他們過秤點貨。
一大簍一大簍的白菜,土豆,一大筐一大筐的雞蛋,豬肉,大蔥,成堆地順著灶牆根擺著,
。。。。。。
我知道這應該是今天灶上食用的食材。
三千來人就餐的相膳堂,能看到光雞蛋一項,一天就得消耗300餘斤。
這麼大的采購量,王冰和方臉廚師來驗貨把關,說明這兩個
把持著兩個重要的崗位的人,很重要。
跟在身後的奴婢說,
瓜子臉的的王冰,是倉儲保管員。
方臉的叫仁成,是采購員。奴婢以為我不認識仁成。
采購員和保管員一起來驗收食材,沒有第三者來監督?
我搖了搖頭,
“沒那麼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