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序言
今年年初,我受邀參與錄製了中央電視台《朗讀者》節目。這個節目的創意與國家文化大格局相契合,激發人們對讀書的熱情,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朗讀者》的同名圖書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是再合適不過的事情。有國家級文學專業出版社為《朗讀者》圖書把關,是可以讓讀者放心的,也可以更好地推動全民閱讀,提升讀者的閱讀品位。
我和人民文學出版社是老朋友了,五十九年前,他們就曾出版過我的譯著《哥拉·布勒尼翁》。我對編輯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印象深刻。幾十年來,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眾多中外文學經典,影響了中國幾代人。
《朗讀者》選擇的文本大多是經典之作。作者既有莎士比亞、塞萬提斯、約翰·多恩、雨果、梭羅、裴多菲、羅曼·羅蘭、泰戈爾、吉卜林、海明威等外國名家,也有李白、杜甫、劉禹錫、蘇軾、老舍、冰心、巴金等中國文學大家。《朗讀者》的出版,以一種新的形式把人民文學出版社高質量的經典作品又傳遞給新的青年一代,讓我國的文化傳承生生不息。
聽說青年人喜歡《朗讀者》,我非常高興。因為青年人能把寶貴的時間留給那些偉大的作品,我覺得是很好的事。我本人就深受經典作品的恩惠。小學時背誦的中國古典詩文讓我愛上了中文的意美
、音美和形美(魯迅語)。中學時代,老師讓我背誦的莎劇、歐文作品等的選段激發了我學英文的興趣。在西南聯大求學時,當時的課程可謂空前精彩,我閱讀了很多中外名著,從中感受到美的樂趣,這也是我翻譯工作的起點。我認為人生最大的樂趣是發現美、創造美,這個樂趣是用之不盡、取之不竭的,而美的樂趣來自閱讀,閱讀這些名篇佳作。
七十九年前,我進入大學校園。那時候,國家貧窮落後,凶殘的日本帝國主義者侵略中國,人民在受苦受難。在那艱苦的環境下,西南聯大師生排除萬難,一心向學,有的同學投筆從戎,為民族複興而流血犧牲。今天,中國的國勢蒸蒸日上,希望青少年朋友們珍惜寶貴的時間,多多閱讀中外名著,以人類文明的精華滋養我們的精神。也希望在你們之中能夠湧現出更多傳播優秀文化的使者和創造者,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做出比我們這一代人更優異的成績。
我衷心希望更多的人會愛上《朗讀者》,愛上朗讀,愛上閱讀。
2017年7月7日於北大暢春園
(原載董卿主編《朗讀者》,人民文學出版社201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