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騰地站起,“你太卑鄙了,恕難從命。”
唐心冷笑道:“國家利益高於一切。你這讀書人計較於自己的身後名,難道不無恥嗎?靜待明主出現,然後輔佐他功成名就,國家敗亡,百姓困苦,你全然不放在心上,難道還不夠禽獸嗎?告辭,明日我會再來。”
“等等,容我想想。”杜如晦追了出來。唐心頓住了腳步,回望他。他在房中踱了幾圈,“我要你做的第一件事,我要知道今晚皇上的晚膳是什麼?”
唐心回轉來向他躬身一禮,“謝先生,不過這事太簡單了,你要不要換一件?”
杜如晦搖頭,“希望你不會讓我失望。”
第二天,杜如晦早早起來,心裏有些企盼,他手上有一份菜單。希望能與她帶來的一樣。唐心來時,除了菜單,還附帶了一份皇宮的全景圖。
“看來唐小姐在京城的人脈很不錯。”杜如晦滿意地點點頭。
唐心卻笑著搖頭,“我到京城還不到半月,沒有人脈。不過我有高手。先生請說說第二件事吧。”
“昔日下杭州時曾嚐過一味宋嫂魚,至今難忘,不知我能否在半月之內再次品嚐到呢?”
“這怕是要六百裏加急才行。先生這是要考較我的江湖勢力。唐心定讓先生如願以償。那麼請先生說說第三件事吧。財力就不用考量了,先生入了唐門自然就知道了。”
杜如晦聽她一口應承下來,而且她顯然胸有成竹。他踱了幾步,“這第三件事——”他頓了下,停下腳步,看著唐心,“朝庭遠征高句麗,必有很多士兵被留在那裏,他們或在逃亡,或被奴役,或將被殺死。如果你能帶他們回來,杜某這條命便是閣下的。”
唐心看著他,笑了。杜如晦卻有些頹然地坐回去,“我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一個朝庭都做不到的事,你怎麼可能做到?”
“英雄所見略同。杜先生,這正是我接下來要去做的事情。”唐心誠懇地說道。
“你真的敢去?這可是九死無生的啊。”杜如晦一驚而起。
“不拋棄,不放棄,這才是軍人的信條。”唐心笑道,“隻是在我走之前,唐門需要人主持,先生可否屈就?我若言而無信,先生到時再退出如何?”
“願為閣下效勞。”杜如晦一躬到地。
以後的半個月裏,唐心把組織的構成,聯絡的方式,密碼的應用,情報的傳遞等等細細的與他討論了。杜如晦以前自認為博覽群書,見識遠甚於他人,但聽唐心言談,方知世界之大,自己隻不過是井底之蛙。譬如唐心告訴他,狼煙之所以用來示警,是因為光速傳播遠快於聲音,就象打雷時,人們總是先瞧見閃電過了片刻才會聽到打雷一樣。杜如晦深深拜服,尊稱她為唐先生。唐心隻淡淡一笑,算是安慰他。“任何人的知識都有缺角。”
杜如晦,這個曾經被舉薦為縣尉而不做的能人,這個見識洞明認為隋政腐敗已不可為的有識之士正式加入唐門。
那一天,唐心拿出一麵五星小紅旗,神情激動,眼角濕潤,麵對國旗,她要杜如晦宣誓:“為國盡忠,為民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