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為什麼要統一貨幣呢?有兩個方麵的原因:1、戰國時期,七雄割據,關卡林立,幣製十分複雜、幣種達到了一百多種。幣幣之間的轉換十分煩瑣。給各國間的貿易交往帶來了不便,阻礙了各國經濟的發展,同時也阻礙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統一幣製既有利於加強中央財權,便於國家賦稅的征收,也可以從財權、財力上防止六國殘餘勢力,利用其原來的貨幣破壞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定,防止地方分離。同時,貨幣統一為各民族之間的交流創造了有利條件。,促進了民族團結和民族融合。2、秦始皇統一貨幣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要捍衛王權,鞏固國家統一。追求大一統是曆代君王的夢想。董仲舒說:“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畫者,天地與人也。而連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與人之中以為貫而參通之,非王者孰能當是?”王權就是要在天地人中貫而通之,追求政治、經濟乃至思想、行為、社會生活的統一圓融。那如何在貨幣的載體貨幣載體凸顯“王權”和“統一”思想。秦在統一貨幣上頗費了一番心思。其一改過去刀形、鏟形、貝形等貨幣形態,統一為外圓內方的秦半兩,“錢之為體,有乾有坤,內則其方,外則其圓”,@造型代表天地乾坤,體現了秦始皇自己標榜的“功蓋五帝,澤及牛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e的皇權思想。管子指出,貨幣是“先王以守財物、以禦人事而平天下”的工具,“故與奪貧富,皆在君上,是以人戴君如日月,親君若父母,用此道也”,“權製之術,實在乎錢”。秦始皇已經意識到貨幣不僅僅是一個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更是皇權和統一思想的載體,所以他要統一貨幣。、

那麼秦始皇在當時關卡林立,幣製複雜的情況下為什麼能統一貨幣呢?它主要憑借強大的軍事力量為後盾和專門的法律。秦國之強大在六國中是有目共睹的。在當時沒有任何一個單一的國家可以與之抗衡,才會出現合縱,連橫的策略。秦一統天下前,雖然存在四大貨幣體係,但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軍事形勢的變化,四大貨幣區並不是孤立和隔絕的,而是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的。秦憑借著自己經濟和軍事力量的強大,特別是通過無數次的攻城掠地,統一六國前,秦半兩錢已經很有影響力,流通區域漸廣,逐遍全國各地。以秦半兩錢為全國法定貨幣,既便捷,又易行。同時他用《金布律》賦予貨幣無上權力,“百姓市用錢,美惡雜之,勿敢異”,詳細規定官府管理貨幣的責任。《金布律》成為我國最早的貨幣立法,而秦半兩外圓內方的形態被秦後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所沿襲,可見其影響之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