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返城準備(1 / 1)

第二天一早,四人都清醒吃過飯後,就開始處理昨天的獵物。

李平安和陳凱作為主力,處理昨天獵到的兩隻麅子,李建軍和孫建斌處理兔子和野雞。

隻見四人將東西都拎出來,扒皮拆骨,同時將肉分成一條一條的。這些肉都是需要處理的,用來做一些臘肉、熏肉之類的,可以放的久一些。

兔頭留下,李平安會將它做成麻辣兔頭。剩下的野雞和兔身,會做成熏雞、熏兔。

而剩下的骨頭,上麵還有一些肉,不像肉鋪買的骨頭,上麵一點的肉都沒有。這些骨頭和上麵的肉,都是晚上的菜。

而皮毛之類的,四人之中誰也不會弄,李平安也沒學,隻能讓村裏的大娘來弄,然後拿回家,讓母親來縫製衣服。

整完之後會分成四份,東西都相差不大,一人一份。誰讓李平安和李建軍、孫建斌是親戚呢,陳凱也與李平安有一些不為人知的關係,所以在李平安的說和之下,出力較少的陳凱也分的和三人差不多。

他們四人,都是從北平來的,是一個院裏的,當然並不是部隊大院,就是傳說中的禽滿四合院,四人之中,隻有陳凱是鄰居,其他三人是親戚。

李建軍是李平安大伯家的二兒子,李平安的二堂哥。孫建斌是李平安姑姑家的大兒子,李平安的大表哥。

這次下鄉插隊是李平安向父母提出來的,家裏麵,他父母不同意,但是爺爺奶奶都是同意的,他們認為讓孩子出去闖一闖也好,可以給自己增加一些見識。

雖然他們最後都同意了,但是人員由他一個,變成了三個,加上了和他差不多大的二堂哥和大表哥。

他們倆當時想著年齡到了就參軍,家裏人也同意,隻是發生了李平安這事,就讓他們倆跟著李平安過來鍛煉鍛煉。

也是趁著這個機會,讓三人知道自己的根在哪。

老李家以前都是東北的,在小日子發動戰爭後,就全家逃到了北平城,在這裏落下了戶,現在老李家的第三代都是北平出生的。從來到北平,就一直沒回去,把小鬼子趕走了,想回去一趟,還沒動呢,又打起來了。後來想回去,年紀大了,折騰不動了,就讓三人替自己和老伴看看,回來給咱老兩口講講。

而陳凱加入進來,是他們幾個經常一起玩,關係一直不錯,同時也因為另外一些原因,使他一起加入進來。

李平安四人在臘月十九的時候返城,快的話還能趕上小年。

在這剩下的十幾天裏,他們開始安排了他們離開之後的事情。

別看他們來了才四年多,但是幹的事情還是很多的。

在村裏建起了一所學校,讓公社大隊裏的適齡孩子都能上學。

李平安還為公社裏的大隊,都培養了一個醫生,能力雖說不高,但一般的病還是可以治療的,臨近大山,藥材都是現成的。

在剛來的時候。李平安就為每個村民都檢查了一遍身體,基本都有一些問題,都被李平安治療好了。之後每年都為村裏人檢查一遍身體,這要走了,還是得在檢查一下身體,讓他們安心。

培養醫生的同時,也為村民講解了一些疾病的預防方法,改善了村裏的衛生狀況。

還和村裏人一起打了幾口井,將村裏一些危房重新修繕。向北大荒方向開始拓荒,為未來人打下了基礎。

教會村民這些,他們也從村民這裏學習到了一些打獵的技巧,這些都是寶貴的財富,回到北平城也可以用到。

將這些都安排好,囑咐這些孩子不要忘記學習,有問題可以向幾人寫信,他們的地址大隊裏都有。

中間空閑的時候,四人又進山打了幾次獵,收獲還不錯,有一次還獵到了兩頭大野豬,回來和村民交換了一些山貨,像榛子、核桃這些。野豬肉還剩不少,四人也拿不過來,就叫上全村的人,一起吃了回殺豬宴。

這樣下來,每個人的行李還是很重的,光肉就有五十多斤,三十多斤的各種山貨,還有其他的一些東西,加起來得有一百多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