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1月5日,在小興安嶺東部,臨近北大荒的一座山裏,這裏物產豐富,風景秀麗,同時也危險無比。
此時正有四個人影藏在幾塊大石頭後麵,手裏都拿著弓箭,都靜悄悄的看著不遠處的幾隻傻麅子,準備狩獵。
過了一會,幾隻麅子都低下頭吃東西,隻見其中一個像是領頭的,緩緩的拉開了弓箭,其他三人看見也開始準備,隨著‘嗖’的一聲,其他人也跟著射出了手中的箭。
箭飛出的‘嗖’聲,也被麅子聽到了,都好奇的抬起頭,這麼眨眼的功夫,箭已臨身。
幾隻麅子都跑了,四人都趕緊從樹後跑了出來,每個人身上都穿著厚厚的皮襖,頭上帶著皮帽子,手上帶著皮手套,拿著弓箭。
來到剛剛麅子吃東西的地方,看到地上有血跡,不遠處的樹上還插著兩支兩支箭。
隻見領頭的說“去把樹上的箭都拔下來,這次還行,射中了兩隻麅子,算吧算吧,能有七八十斤的肉。”
另外三人都去拔樹上的箭,過去的路上還說。
“這都不用看就知道,兩隻中必定有我,我就是來湊數的。”一個臉黑的家夥說道。這個家夥叫陳凱,是四人中最矮的那個。
“咱們仨都是來湊數的,平安一個人打的獵物都能趕上咱仨。哎,這次我射中了,這裏沒有我的箭。”這是最高的說法了。這個是李建軍,那身高,得有一米九幾。
“看來這次陳凱有是墊底的,我先的套子肯定能套中,不知道這次能套中幾隻。”說話的是孫建斌,這家夥是四人中看著最壯實的。
一把拔下樹上的箭,過去和李平安會合,李平安就是四人中領頭的。
他們四個是來北大荒附近下鄉的知青,來到靠山屯有四年多了,昨天有領導來通知,他們可以回家了。這次進山來打獵,就是給家裏人帶的,主要還是為家裏增加點肉食,畢竟這年頭不好。
要說這四人,那是各有所長。
李建軍擅長搜尋獵物,畢竟山高林密的,有一個大個子在前邊,可以看的更遠。
孫建斌擅長設陷阱,曾經還抓到過野豬。
而陳凱,家傳的屠戶,一把刀使得那是一個溜,處理獵物的速度非常快。
再說說李平安,這家夥那簡直就是一個變態,學東西特別快,基本上學個三四遍,就會了。要是他感興趣的,之後在兩三年,可能就超過原主了。就比如陳凱,來的那一年冬天,大家都沒事,就上山打獵,跟著老獵人一起,跟了幾次,這家夥就自己去了,之後就處理了大半個冬天的獵物,直接就超過了陳凱。
在靠山屯待了四年多,四人過的非常充實。經過這四年多的鍛煉,每個人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最顯著的就是身高了,就是最矮的陳凱,身高都有一米七五,更不要說一米九幾的李建軍了。身體更加強壯了,皮膚都變成了健康的古銅色。
隻是李平安這家夥不隨大溜,皮膚還是如同白玉一樣,光滑無瑕,身材在四人中算是瘦的,身高倒是和孫建斌差不多,都有個一米八的樣子。他要在孫建斌前邊走,在後邊完全看不到他的身影。
這樣就使得他和村裏其他人顯得格格不入,一些小姑娘總是喜歡往他身邊湊。
四人順著血跡開始追蹤,李建軍在前麵帶路,另外三人跟在後麵。
大約過了十分鍾,發現了第一頭倒地的麅子。
李平安讓孫建斌和陳凱扛著,去孫建斌下套子的地方等著兩人,接著就跟著李建軍繼續追蹤另一頭麅子。
大概又過了五分鍾,才看到另一頭。兩人都沒說話,把麅子身上的箭拔下來,扛上就往回走去。
過了半個小時,在下套子的地方看見了另外兩人,旁邊還放著兩隻兔子和三隻野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