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他鄉遇故知(2 / 3)

另一隊則沿著少室山向南走了半圈,查探了寺西溝、王指溝兩個村莊,最後到了少室山的東坡一個叫做南照溝的地方。他們在南照溝通過向老鄉詢問,得到一個消息,那就是在五天前,也就是大雨剛剛停歇,從少室山上下來了十幾個人,為首的被稱為“洪師兄”和“苗師兄”,他們在南照溝休息一夜,然後就立刻了,好像是北上去了鄭州。

“什麼?洪曜他們走了?去了鄭州?”永曆有些發懵,不知道洪曜他們去鄭州做什麼。

“陛下,臣猜測他們的目的地可能是洛陽,鄭州隻是接道而已。”毛八重立即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永曆聽後,陷入了思索,片刻之後,他就明白了。洛陽發生了大戰,十萬清軍圍攻洛陽,也許山中的消息不便,使洪曜和苗顯他們幾天前才得知自己身在洛陽,最近他們又與五枚他們發生了一場衝突,然後他們可能決定去洛陽幫助自己,這才繞道先去了鄭州。要知道現在洛陽那裏發生了洪災,可不是容易到達的,所以先去鄭州,要是能找到船隻,反而更快些。

洪曜去了洛陽,那麼自己是不是應該也返回洛陽?或者直接去鄭州攔截他們呢?

想了想,永曆最後還是否決了,如果返回洛陽,自己無異於直接去送死,那麼鄭州呢?對了,鄭州還在大明的手中,鄭州知府譚慶宗可是一個人才,他死守了鄭州數月,都沒讓清軍攻進去,而且那裏還留有萬餘明軍官兵。

還有一點,自己從洛陽逃出來,已經是很丟臉的事,如果自己繼續南逃,就算是回到了絕對安全的地方,可是洛陽數萬官兵和十餘萬百姓卻慘死於洪水或者清軍手中,別說自己問心有愧,就是自己還有何臉麵去麵對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去鄭州!”永曆惡狠狠地說道。

其實毛八重也是這個想法,鄭州在洛陽以東五百裏之外,清軍不可能連那裏的黃河大堤也毀掉,所以不用太擔心洪水,而且那裏有上萬軍隊,隻要守住鄭州,最多隻要十天半個月,第二軍團就能趕到河南,到時候,形勢馬上就會發生轉變。

於是永曆在和毛八重商量後,決定轉向正北,隻要走出嵩山,北行三百餘裏,便是鄭州城。

離開老馬莊,眾人走了三十來裏山路,終於看到了大路盡頭出現了一個小鎮,看樣子人家比較多,估計裏邊肯定有酒肆或者旅店,永曆決定到小鎮去休息,反正那裏也是必經之路。

用永曆自己的話說:“這些天,嘴裏都淡出鳥來了,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好像身上還生了虱子,一定要找一家最好的酒樓,大吃一頓,然後舒服地睡一覺,養足精神!”

永曆的話就是聖旨,不聽也得聽,不過此話一出,立即得到了所有人由衷的歡呼,任誰都和他一樣,需要休養一下,不然精氣神可就要萎靡不振了。

於是眾人走進這座小鎮,在主街上找到了一家最大的酒店,進去之後,永曆剛坐下,店小二就跑了過來,點頭哈腰地詢問要點什麼菜,並說店裏有“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裏遊的”,樣樣齊全。

永曆一邊流著口水,一邊對著菜譜指指點點,一連點了兩大桌子菜,然後讓隨行的護衛統統坐下,一起享用這頓美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