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欣悅頭一天上班,基本上是熟悉情況,第二天她才開始了正式工作。每一項工作對她來說都是新的,而且充滿了形形色色的好奇和神秘。
行政部門的工作量大麵寬,四通八達,可以說是全行運轉的一個中心樞紐。米燕雖然比她大了兩歲,早二年參加工作,可在她跟前嫣然一幅副經理的樣子,老馬下派的各種工作任務都是通過她傳達給她的,給領導分送文件,通知部室人開會等等跑腿的事不用說自然也都是她的。每年的部室工作安排和季度總結這些關鍵性的工作都是米燕在那裏搞,她作為一個新手倒也省了好多心。
在閑下來的時間裏,曹欣悅把心都用在了學習上。從到單位的第一天起,她認真地做著工作筆記,把自己一天看到的、聽到的都記在自己的工作筆記中,並對其中的一些新鮮事件和問題都加上了自己的分析,這樣一方麵不僅能不斷加深自己的理解能力,同時還可以理清自己的工作思路,強化自己的為人哲學。尤其是對那些惟妙惟肖的人際關係,她一一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她現在才覺得學校和社會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在學校裏,人與人的關係都比較單純,人的心底都比較透明。可到社會上就不同了,人的心裏都裝了一層防火牆,誰見了誰都不說真話。比如,最簡單的一個人見了人打招呼,尤其是下級見了上級,不同的人都有著不同的姿態、不同的語氣,包含了太多、太多的學問和知識。她承認就人際關係這一課她必須從現在開始學起。不然,她是無法適應眼前的生存環境的,也是無法融入到當前這個大集體之中的。
成天出入在各個領導和部室之間,不到半年時間,單位上的人很快就混熟了,單位上好多人見了她都和她熱情地打著招呼。特別是隔壁籌資處的女經理李毅,看上去比她媽媽小一點,她就叫她李阿姨。她非常喜歡她,沒有工作的時候,她就湊到李阿姨辦公室,一坐就是大半天,她像一個天真的孩子一樣,常常有問不完的問題。每天下班她都是和李阿姨搭伴一起給她拎著包,說說笑笑走出單位的大門。時間長了大家都開玩笑叫她們是母女倆。這時候,曹欣悅才感覺到她才真正是單位的一員了,大家都認同她的存在了。
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很快就形成了一個習慣,時間一長,曹欣悅感覺到枯燥起來,一天除了收文件、發文件、送文件、跑小腿,工作帶給她的沒有多少生氣,更沒有多少是可以和自己的專業掛上鉤的。她想這就是自己日盼夜想的工作?照這樣下去,自己學了一肚子的專業不就廢了嗎?可想歸想,眼下就還得這樣在行政部打轉轉。對於這一點曹欣悅也能想得通,就一個單位來說總有一個單位的具體情況,每一項工作的分配都是不可能完全能可每個人的心意。尤其在這樣的國有企業,人事關係錯綜複雜,對她來說能有現在的這樣一份穩定工作,那就相當不錯了,她應該滿足了。在這期間米燕仍然是她的副領導,說實話她一天請示米燕的工作要比請示馬經理的多。
循環往複的工作,沒有磨掉曹欣悅的銳氣,機會總是在光顧著能吃苦、能勤奮的人。那天,在閑餘之際,曹欣悅順邊翻了翻各部室送來的資料,無意中發現這半年多的各種經營數字很不錯,可她作為本行的一名員工怎麼就沒有感覺到,她想這裏麵一定是缺少了一個環節。她想多少年來,行裏的大小領導隻重視的是月報、季報和年報。除此之外,沒有人動腦筋去總結和提練工作精華。這對一個偌大的單位來說,就像一個人吃飽了飯還打不起精神一樣。曹欣悅先後看了幾份材料,心中頃刻潮流湧動。她打開電腦,彈動雙指,閃爍的光標隨著順暢的思路一路高歌。不一會,一篇題為:《全行總動員,旺季工作開門紅》的報道就寫成了。她再仔細地檢查了一遍,在確認無誤的情況下,她給市日報社發了過去。三天以後,這一篇報道在市日報頭版上登出來了,這下全員皆知。
鄭行長拿著報紙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他覺得用詞得當,語言流暢,把當前全行的形勢說的既鼓舞人心,又擴大了影響。看來這小曹的文筆還挺不錯啊。他抓起桌子上的電話:“是小曹嗎?你過來一下。”
曹欣悅推開鄭行長的門問:“行長,你叫我?”
“是,進來,坐、坐。”鄭行長用手示意。
曹欣悅坐在他對麵的椅子上,心裏忐忑不安。
鄭行長指著報紙說:“這篇文章是你寫的?”
“是啊,怎麼啦?有問題嗎?”曹欣悅擔心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