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大唐之文(2 / 2)

李泰反應過來慌慌張張的也擺好姿勢後就感覺門前光線一暗,自己抬頭偷偷一瞧走進來的是一個很精神的老頭,頭發已經白了一半但卻梳的一絲不亂,藍色頭冠上插著一根木釵,一身青色的常服束著一根腰帶,除此身上空無一物,行走之間能看見一雙青色的布鞋露出衣擺,一看就是個老夫子的打扮。三條青白相間的長髯垂在胸口,有趣的是這儒雅到極點的老頭居然長著一對環豹眼,給老頭氣質中帶來了幾分剛烈之氣。老夫子將隨身的書本放在教席台上然後鄭重的給行禮的學子回了禮。

眾人起身後都規規矩矩的跪坐在席坐上,老夫子回坐後隨意掃視一下擺手說道:‘都盤坐吧,老夫曾說過以後我的堂上不用跪坐。”但是台下卻沒有一個人聽老夫子,反而都把身板挺的更加挺拔。

這時候李泰才突然發現除了自己因為不耐跪坐早早盤坐起來外,其他人從晨讀開始一直都是跪坐著的。怪不得旁人會鄙視自己,就這一份文人風儀就不是自己這個武夫家出來的小子能學會的,畢竟骨子裏的東西不是一兩本詩書能彌補的。

夫子看台下沒人聽自己的倒也不為忤,繼續說道:“上午的講義可有不明之處,現在說出來老夫再於你講解一番。”隨後便有四五個人陸續的站起來,先是深鞠一躬隨後說出自己的問題,而老夫子聽後總會先斟酌一番然後再已與解答,直到沒人再提問後便翻起《五書講義》開始講解新的內容。

今日講解的是《五書》中的《法書——韓非篇》,前秦三大法家,韓非,李斯,商鞅,三人被並成為“大秦三柱石”商鞅擅商律,李斯擅刑律,韓非擅民律,三人主政大秦七十餘載,探民情定實律,讓一個貧瘠的西秦最終位列中州五霸之一,三人製定的大秦律法直至三人病逝後依然影響著這個中州,即使現在的《唐律》也多是在當初的《秦律》上改編而來。相較於上午青年教員的照本宣科老夫子的講解中更多了對當時社會形態,朝堂爭端,以及當事人韓非在不同年齡,身份下所言所思做出了深入的講解,讓即使身處大唐的眾人也能感到韓非主政的十餘年大秦的陣痛與巨變,以及當時五國爭霸的波瀾壯麗。

整整一個時辰的講解讓年逾花甲的老夫子額頭上布滿的汗水,但台下眾人直至夫子站起身才慢慢從回過神來,李泰此時也終於明白之前他們為什麼對這位夫子如此的敬重,這是個真正做學問的人。這樣的文人即使是在武風烈烈的大唐,無論走到哪裏,是何種地位,都值得別人對他深鞠一躬。

自己也是第一次,對大唐真正的文人有了一絲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