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韓夫子(1 / 1)

《秦本紀-魯傳》:其林廣闊,時有白鹿行與其中,王命人鑄學院於此,曰:白鹿書院,以祈文運昌盛。書院傳承五代,收天下藏書萬餘卷,引文宗宿老在此著書立傳,乃五國文士心慕之地,儒,法,道,墨諸子百家或出於此,或求學於此,白鹿學子無論老幼行於五國皆為座上之賓。————————

李泰坐在這間小書房裏已經半個小時了,期間除了仆人過來上了兩次茶水,放下本《五書講義》後便再也無人前來。

之前下學後正欲回家的李泰被一個灰衣小撲攔下,說是夫子有請,然後自己就來到這個小屋裏幹喝了半個小時的茶水。

李泰坐在這裏反複的琢磨也沒明白這是怎麼回事,自己與夫子說是“形同路人”也不過分啊,他一個武夫之子因為“家門不幸”天生習不了武這次混跡於此,夫子是什麼人,之前在學堂上的煌煌之言已經充分的證明了夫子文宗大家的身份,自己除了個穿越者的身份其他沒一點兒能入他老人家的法眼啊,而且直到現在李泰還不知道夫子的姓名,所以這次的私下相招實在是透著詭異。

李泰一邊揉著已經坐麻木的雙腳,一邊閑翻著《五書》突然覺得後腦勺被人拍了一下,一轉身才發現夫子早已經站在自己身後,慌忙站起身來準備行禮夫子卻一把摁住了他的肩膀“坐下!學不會人家跪坐自如就盤坐著,是武夫家出身就爽快點兒別裝什麼風儀,看著惡心!”說完便坐在對麵的席坐上舉起茶碗喝了一口問道:“你就是李洪家的小子?”

李泰站起身長施一禮“正是小子。”“坐下!好好說話,老一站一站的老夫看著都累!”果然能長著雙環豹眼的人都不缺少氣勢,上一個就曾經在長阪坡喝退了數萬曹軍。夫子雙眼一瞪就讓李泰又慌忙坐下又把自己的後背挺了挺,一臉肅穆看著夫子。

“老夫韓林,現任書院的祭酒,早先聽說,有個武人家的獨子要拜在老夫門下求學便想找你來詳談一番,隻是沒成想你入學不到三日就與人賭鬥,失了麵子後竟然投河自盡,哼!蠢貨!你以為你隻要一死就能洗刷你汙名了?!你可想過家中的白發父母,百年後何人與他們養老送終?!你既然已經投在老夫門下可曾想過老夫知道此事顏麵何存!你乃武家之子,學問比不過他們有什麼好羞臊的,比不過認輸就是了,學問之道老夫都不敢說學冠天下,你小小的年紀難道就輸不得了?!知恥而後勇踏踏實實的把學問學進自己的肚子裏才是正理,如你一般遇難而悲那老夫我早就死了幾十年了!!~要讓別人知道老夫門下還有你這種學問不如就啼哭尋死之輩,老夫以後還出不出門了!!~~

李泰張大嘴一臉驚訝的看著眼前越說越憤怒的韓夫子瞬間感覺腦子都不夠用了,雖然自己投河自盡這事兒是不怎麼露臉,說他對不起家中父母也對。可要說他還丟了這個一麵都沒見過的恩師的臉麵,而且越往後說越覺得自己辜負了老頭兒的“殷殷教誨”比辜負了父母的養育之恩更讓老頭兒生氣。

韓夫子正口沫四濺的教訓著眼前這個讓他“顏麵盡失”劣徒,突然看見李泰如蛤蟆吞天一樣張著大嘴一臉驚懼著看著自己,心火噌的一下就串了出來,上前朝李泰的腦袋上抽了一巴掌,指著桌上的《五書講義》惡狠狠的問道:“《禮書》可看過?!~”李泰一看就知道自己的蠢樣子讓老頭更惱怒了,便慌忙的點頭答應。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句你可明了?!~"其實現在大唐所謂《禮書》就是將孔孟荀三人之言彙編而成,雖然李泰根本沒看過《禮書》,可要說前世啟蒙的《論語》自己還是記些。韓夫子這是以孔子之言告誡自己,在家要恭敬父母,在外要尊敬師長,常與仁德之人相交,做到這些後再來談如何做學問。

李泰第三次站起身來,正了正頭上的學子巾,整了整衣衫對著一臉怒氣的韓夫子深鞠一禮言語懇切的說:“弟子謹記恩師教誨,萬不敢忘,今後當上敬父母師長,下和各位同窗,不敢再有賭鬥之舉萬望恩師能日日叮嚀,讓學生能日日三省吾身。”

無論什麼時候,一個能在盛怒之時還不忘淳淳教導你的人,都值得你大禮參拜就,看來韓夫子這是真的把自己當成了他的門徒,有這樣的老師即使臉在臭,說的再難聽,其人都是值得敬重的。

韓夫子聽完李泰所言,看著臉前依然深鞠不起學生,突然一笑。右手緩緩的撫了撫胸前的長髯說:“你這蠢小子倒是有些靈性,也算孺子可教,上敬父母師長乃為人之本自不必多言,可下和同窗?~你小子當我不知道你現在的處境?~文武之爭古已有之,隻不過本朝更激烈了些,到今日也沒個萬全的法子,你個小小子能幹啥?~現在給我滾蛋!~記住今日之言,好好做你的學問,少跟他們參和,以後能做到的再說,不能做到的少說大話!~”

李泰鞠著身子緩緩的退出了屋子才擦了擦頭上的汗,這老頭兒太難伺候了,稍微喊了個“天下大同”的口號就被臭罵一頓,以後沒什麼事兒還是少見他老人家為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