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老爺子家出來,小D又到其它幾家去遊說,照例先是把時局危言聳聽地述說了一通,接著再把廢陳年流水簿子的理由說了一說,那話題無非是古久的後繼之人很不可靠,時局危難,那流水簿子也都是陳芝麻,爛穀子,非但沒有一點傳世的價值,而且全是謬誤,貽害無窮,極不利於未莊之振興雲雲。竭力攛掇幾個名流打消顧慮,共赴義舉。這幾個名士,以往對先生也是敬畏如神,但到關鍵之時多數也是牆頭的蘆葦,哪邊風大便倒向哪邊,何況都同石老爺子一樣,肚裏夾雜著些為自家兒女子孫著想的私念。禁不住小D巧言煽情,自己的那一點主見和氣節早就給小D忽悠到爪哇國裏去了,一個個都很快忘記了先生的恩威和情誼,答應舉事之時做個幫手,一並出來助陣。這些老將名流,雖肚子裏打著自家的小算,但嘴裏個個都昧著良心說是為了未莊之振興,鄉民之福祉。小D心中有數,照例順著這冠冕堂皇的說辭一番稱道和恭維,把這幹人的腦子裏的顧慮吹得煙消雲散,死心塌地做了他的同盟,都一條聲說古久的不是。
其實,古久是個奮發圖強的賢明之人,曆來致力於未莊的強盛,幾十年的艱苦奮鬥,已然百廢皆興。雖久遭外強蹂躪,元氣初複,內憂外患尚未全然絕跡,鄉民並不富足,但政通人和,眾心歸一,全莊鄉民勤勞儉樸,大公無私,人心端正,世風淳樸,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不論窮富大家過的其樂融融,沒有強弱的隔閡和權勢的爭鬥,也無巧取豪奪、坑蒙拐騙、貪腐奢靡等烏七八糟的肮髒之事,全莊上下眾誌成城,人人意氣風發,可謂一派清明向上的氣象。後來隻是中途被小D之流的奪權風波打了岔,才耽擱了些精力和時日。事件稍一平定,先生就致力謀求未莊的富強與繁榮,並據以不同的時勢調整著治莊的策略,這些先生的薄子上都可查考。可惜的隻是先生早去了些年,才被小D弄出了這些花樣。也有名士推言:如果照古久的法子繼續下去,未莊的情形未必不如現在,至少,道德和世風決不至於如此之糟糕,鄉民們過的也不會這麼浮躁不安。可當時,小D和這幫老爺各打著自己的算盤,一個要複仇,一個要保利,才做了勢利場上的盟友,順著小D的意思,把過去的時日和流水薄子說的很是不值,並一口咬定別人要圖謀不軌,於眾目睽睽之下堂而皇之地顛覆了古久的時代。實質他們謀的都是自家的利益,玩的也都是欺世盜名的手段。不過都順了小D的心思。
可惜那幾個糊塗的遺老,為了些許恩怨和私利,把一身的好名聲稀裏糊塗地借給了小D作了複仇的工具和謀權奪位的幌子,壞了古久的基業,成了小人的圖謀。上了賊船,給別人做了刀槍,還都以為自己是大智大勇的忠臣良將。有道是:孰錯孰對天無眼,是善是惡己心知,弄權使計誰人曉,隻把奸謀當義舉。
在遺老們的鼎立相助下,小D很快就下了狠手一舉廢了古久的繼任之人。因礙於名聲,自己不便直接出任莊主之位,和幾個遺老商議商議,把未莊的舊貴趙太爺扶了起來作了新主。這趙太爺雖在小D複仇行動中也出過一些力氣,可萬沒想到這一莊統領之位會輪到自己頭上,憑空得了天大的餡餅,對小D感恩不盡。滿心歡喜地登了大位。出乎所料的鄉民雖然議論紛紛,但官印和說話的權利已在小D和趙太爺手上,無人敢與其爭辯。
這趙太爺本就是官場上最為圓通的猾吏,趨炎附勢,投機取巧、明哲保身的功夫很是到家,隻要與自家的利益無礙,便不論什麼是非黑白,忠奸曲直。此次被小D扶上莊主之位,本就是意外之喜,心中早已感激涕零。一半出於感恩的私情,一半出於無奈,利用莊主之位的便利,瞞天過海,放死裏吹捧小D,把個篡位的行止說成救世之舉。話語的權力在小D和趙太爺手上,鄉鄰們情願也好,不服也好,這引領未莊“改朝換代”的不世之功便記在了小D頭上。沒多久,石老爺子、趙太爺、錢舉人等一幫心領神會的遺賢新貴就登門聘請小D出任衙門裏的大管家師爺。小D原本想的就是個幕後作主的心思,太爺、舉人這番美意都是自己希求之中的預謀,假意推托了幾句,第二天就接了聘書,滿心歡喜地榮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