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前禮部尚書張大人被五皇子黨羽上書彈劾,說他貪了十萬兩銀子,張大人氣得在大殿上直接撞了柱,所幸有太醫診治及時,僥幸保得了一條命。

七天前,禦史中丞宋大人上書之後,第二日街上被傳聞說宋大人兒子在京外強搶民女,宋大人被氣得第三日便向聖上上書要辭官歸鄉。

還有更離譜的,太子的老師,太子太傅謝老大人府前,居然有楚館裏的窯姐兒跑去胡鬧,說什麼謝老曾經許諾要替她贖身,娶她入門,鬧得滿城風雨。

不過謝老一生錚錚鐵骨,還真沒將這些鬼祟計倆放在心裏,隔天便脫了官服,跑我這大理寺來坐牢,揚言說,他便在牢中等著,等皇上查清楚他果真許諾過要給那窯姐兒贖身,然後下旨砍他的頭!

朝中擁護殿下的大臣或者其他正直清廉的大臣們,一向以謝老為圭臬,這一下紛紛效仿,我這大理寺的地牢都快不夠關了!”

蕭雲朔聽著楚銘說這些事情,忍不住笑了笑,道:“這的確是老師會做出的事情來。隻不過……”

蕭雲朔說著,臉色再度變得嚴峻起來,低聲道:“這法子,一時之間還可,大理寺這邊有你在,牢裏反倒是比其他地方要安全。但是時間久了,隻怕皇上會動怒。到那時,老師就危險了。”

楚銘聞言一怔,皺眉問道:“殿下的意思是,皇上會治謝老的罪? ”

蕭雲朔搖了搖頭,淡淡地嘲諷似地笑了一下,道:“以皇上的為人,想必不會。但能人一個人閉嘴的法子,卻多的是……”

楚銘心中一驚,道:“殿下是說會有人暗中對謝老不利?”

蕭雲朔不置可否,輕聲道:“我這次找你,便是想要煩你幫我安排一下,讓我去見老師一麵,盡快解決此事。聽說老師和一眾朝臣在牢中絕食請命已經三日了?我不能因為我的事,再拖延著害得朝中忠良被那些結黨營私的借機打壓,到頭來,損害得還是大聿的江山社稷。”

楚銘皺眉:“殿下若是打算見了謝老,勸他放棄為殿下平反一事請命的話,我是不讚成的。現在,能通過朝中大臣和全天下的矚目,而讓殿下昭雪,隻怕是最平和代價最低的一種法子了,殿下切不可因為不忍而錯失了這次良機!”

蕭雲朔何嚐不知楚銘所說的是事實?

他頭上謀反之罪的大帽子一天不摘下來,他就一天無法亮明身份。

總不能日後,真的率領信任他的大軍以‘清君側’之名,兵臨城下逼宮,來奪回本該屬於自己的一切吧?

而且,現下的京城,宮中幾位有勢力的皇子諸如二皇子五皇子六皇子等,為了爭奪儲君之位,都是互相提防彼此,暗中勾心鬥角你來我往。

聿成帝一向忌憚太子勢力太甚,現在太子死了,他的關注點也轉移到了其他幾個爭得厲害的皇子身上。

朝中不少大臣則是都在紛紛挑選未來要壓的皇子。

因此,京城看似平靜,實際上暗地裏卻是波譎雲詭,驚心動魄。

不過,雖說導火索是太子謀反一事,但……無論哪一方勢力,此刻的目光,都不在太子身上。

因為對他們來說,太子已經死了。

而死人,是沒什麼威脅的。

所以,太子究竟是平反昭雪,還是需要繼續背著謀反的汙名,其實要看的,隻不過是五皇子是否能在這次爭奪帝位中勝出。

五皇子若是勝出,定然是要以誅殺了意圖謀反的太子的功勞為由的。

若是那樣,太子的謀反之罪就不可能翻案。

隻不過,五皇子身單力薄,說背景,也不過隻有沈世安沈相及門生黨羽罷了。

若是以往,沈世安娶的原是皇商顧家的嫡小姐,這麼多年,顧家財產他不知搜刮了多少去,可以說是財大氣粗。

但今時不比往日,丞相府庫房裏的所有家當被沈風荷統統搬空之後,沈家便一蹶不振,這短短幾個月,不少以沈家為馬首是瞻的官員們對沈世安都有了不滿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