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一天天的好了起來,溫度也終於上升到可以脫掉厚重的皮毛外套的程度了,蘇何從衣箱裏翻出久違了的現代套裝,白天屋內也終於不用再一直升起壁爐,不過夜晚的溫度還是稍低一點,需要點個小火。
上次晚上半夜火熄滅了,蘇何還是被凍醒,小小的打了個噴嚏,連忙給自己倒了杯熱茶,好好的睡了一覺,第二天就沒事了。
屋外的小菜地經過幾天的發酵,土地慢慢的變成深黑色,蘇何每天早上都會用石鋤細細的翻動土壤,確保肥料均勻的混合,等待的時間裏蘇何也沒有閑著,帶著小春一天天的往林子裏鑽,尋找著適合種植的作物。
現在的蘇何正帶著小春在河邊的平原上挖著能在小菜園種植的野菜,春天的野菜長得很快,河邊,樹林,草原裏,一堆接著一堆,其實木屋旁邊也有一些芥菜,野蔥,蒲公英之類的野菜,但是今天沿著河邊挖馬齒莧的時候,一路往上發現這裏有一大片的野韭菜。
野生韭菜有的叫鹿耳韭,有的好像叫熊蔥,長的有點類似,但是不擺在一起蘇何也分不清具體的區別,小時候吃過兩三次,都是爺爺奶奶帶著去山上玩偶爾發現的,和普通的韭菜不一樣,葉子長的寬寬短短的,植株也不高,在蘇何眼裏長的還挺可愛的,這種野生的韭菜更鮮嫩,味道也更得蘇何喜歡。
“這種應該可以試著在菜園裏種一點,應該能活”野韭菜下麵是一個圓圓的蔥頭,就像洋蔥大蒜一樣,蘇何猜測這種應該可以多年種植,挖了一會兒就有十幾個了,又摘了一點新鮮的韭葉,作為今天的小菜。
蘇何帶著收獲的食物往家裏走去,現在河邊的資源變得越來越豐富了,魚簍每天都能收獲很多新鮮的魚蝦,有常見的大白魚,也有那種小小細細的黑魚,蘇何特別喜歡這種魚,炸著吃特別酥脆,偶爾收獲多一點蘇何還會把小魚用鹽醃製曬成幹,吃的時候隻用炸一下就能變成很香的小零食。
小春跟著在旁邊慢慢的走著,偶爾不耐煩的拱著背,它的背上放著兩個小筐,這是蘇何按照駱駝運貨物的那種樣式製作的,中間一塊軟軟的墊子,連接著兩個竹筐,這樣放在小春背上也不會磨破皮。
筐裏麵隻放了一點野菜,重的東西都在蘇何身上,剛開始戴這個的時候發了好大的脾氣,蹄子在地上不停的往後撅,動來動去,好好用好吃的哄著說了幾天,小春才勉強願意把這個怪東西放在背上。
蘇何從兜裏掏出一把果幹,遞到小春嘴裏,小春這才心情好點,哼著氣繼續往家走去。
回到家後蘇何放下東西第一時間拿著鋤頭往小菜園走去,現在的小菜園還是光禿禿的一片,隻在旁邊一圈栽了幾棵孤零零的漿果叢,之前吃過的種類都移了一棵過來,不知道能不能活,看著有點焉了吧唧的。
蘇何拎著小筐打算先把最近收獲的植物種了,竹筐裏放著著去年留下來做種的土豆,蘇何用小刀把土豆切成小塊,上麵都保留著一到兩個芽眼,從灶膛裏掏出一把草木灰,抹在土豆的切麵上。
在蘇何看來這種方式是為了防止土豆腐爛發黴,但是有的地方種土豆啥也不用放,直接種也行,隻是小時候奶奶是這樣做的,所以蘇何也這樣學著,方法都還是因人而異的嘛。
吃完一整個冬天大概還剩下十個左右的土豆,這些都已經長出短短的芽,蘇何把抹好灰的土豆輕輕埋在挖好的小坑裏,上麵覆蓋薄薄的一層土,這些土豆也就種了兩排的位置,還有三個野芋頭也一起種了,剩下的就是今天剛挖的野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