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來的很早的孩子,大多是農村的孩子。

因為他們重視這是一生中第一次離開學校去

個正式單位實習,會很重視。因為是學校推薦,

自然會打電話給家裏,家裏父母能給予的指導無非是好好珍惜。學校重視,第一天要早去,

這一類的教導,自然來的最早的是這些孩子。

但是都緊張,和我們幾乎無交流。

二,進來和我們打招呼,並且還有倒水的

那幾個孩子無一例外,父母都是在黨政機關工

作,真的很準。

三,進來大大咧咧,還開幾句玩笑的幾個

孩子,家裏都是經商,可大可小,但是父母身

上那種靈活態度的熏染,在身上能看出影子。四,還有那麼兩三個,感覺挺冷傲,相對

自信,對我們是屬於那種不卑不亢的,這幾個

無一例外的屬於大城市知識分子家庭的孩子。

就因為這個小插曲,我開始覺得很有意

思,開始覺得應該去分析這群孩子。十年前的

自己也是這個群體中的一員,我內心很清楚,

實習的最後結果這群孩子隻有幾個可以留下,

大多還是得自己找工作,那時候心裏隻是一個

念頭,保留下他們的聯係方式,看看半年後,

一年後,一年半後他們第一步邁出的樣子,也許能追尋到他們十年後的樣子,也就是現在的

我,現在我身邊的朋友、同學、同事。

就是這麼個念頭,讓我注意去觀察他們,

去看著他們從孩子走向成人的第一步。沒想到

這一年多的觀察,真的讓我總結出了很多東

西,也從裏麵看到了自己的困擾點。選擇哪個部門

這群大學生參觀完單位後第一天報到的

下午,需要在會議室這群孩子開個見麵會,這種事是麵子事,也是銀行對外宣傳點,自然會

有位副行長級別的講話,然後是人力資源部經

理,然後就是具體的告訴這群孩子,去哪些部

門實習。

就在領導們對著這幫孩子講了一堆官話,

套話的時候,一個小測驗在我腦子裏成型:讓

他們自己選擇想去工作的部門,不能寫一個,

寫三個,可以電話與家長交流,給他們20分鍾

時間考慮,他們直接在會議室不能相互交流,

如果想得到指導,可以去走廊,給自己父母或親人打電話谘詢。

結果是大概十個孩子還明確的寫出部門

名稱,選擇的崗位相當不錯,有一般隨便寫寫,

有的部門是自己臆想出來的,或者具體大概知

道是什麼工作性質,但是無法準確說出部門名

稱,就自己造了一個,還有幾個寫了就是寫了

收錢,貸款之類的幾個字,這就是他們大學四

年金融專業,經濟等等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