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看清楚“性格決定命運”,性格這東西是熔透於骨髓的,性格的養成和學校教育沒有多大關係,大多決定與家庭背景,和成長環境。從大學畢業出來的第一步,往往起到至關作用的是家庭背景,也就是從起跑線普通家庭的孩子就輸了一大截。
在一個物欲橫流的時代,當金錢決定一 切,成為人的終極信仰的時候,這時候也是“門閥”、階層相應出現的年代。
結合我自己近半年來的觀察,我在商業銀行人力資源部上班。去年招了很多學校的實習生,實習可不是正式錄用了。以前自己年齡也相對年輕,沒有太多關注以往的實習生,今年正好我負責這些孩子,在我們這裏招了大概60名實習生,其實最後錄用不會超過10人。這些實習,其實就是銀行的噱頭,可以找些一個月幾百塊錢對銀行來說的免費勞動力,對學校,對外宣傳,對社會某種義務交代吧。當然能進入銀行實習的都是學校推薦的所謂的好學生。
銀行這種單位,在我們的體製下,純國家壟斷機構,待遇相較於其他行業待遇還是比較高,在銀行工作可以得到優惠的貸款利率,買房子貸款都相對容易。總之一句話是那種世人眼裏比較羨慕的單位。
接下來講講這些孩子的人生的第一步究 竟是怎麼邁出,怎麼的實際結果。有時候相處了這些比我小將近10歲的孩子,真的覺得一切的理想主義都是狗屁,隻有現實無法再接觸的現實。
大學畢業,更何況是大四,還是一些孩子。去年的2月份我接待我們這個省最好大學的這批孩子,來到我們單位,從中可以看出這些孩子都是一個名牌211重點大學即將畢業的學生,可是他媽的組成又分了這麼幾種:一類,農村家庭出來就是學習很努力的,在學校很優秀的,大概能有20多個;還有一類就是家庭縣城的的孩子,有那麼十幾個;再就是所謂的大城市的孩子十幾個,這就是當時看到他們的資料的印象。
印象很深的是去年三月份,他們第一次來到銀行。因為第一天報到,我們準備了一間辦公室,早上等著這些孩子來報到,上班後開始等著這些學生的到來,我的同事跟我說:我告訴你我知道哪些孩子來的早,哪些孩子進來會和我們打招呼,哪些孩子會和我們聊幾句,哪些孩子會進來會給我們倒水。打賭的結果是中午請他必勝客。。。。。。
然後,他輸出了一大堆簡曆說這些孩子,會來的相對早點,然後把這部分簡曆交給了我,真的當時的結果,最早來的十幾個孩子都是他給我的那些簡曆裏麵的。慢慢的陸陸續續的來了這些孩子,然後真的有的進來很緊張一句話不多說,有的笑嘻嘻的和我們聊幾句;有的會很自然的說:以後你們是領導了,給你們倒點水;有的孩子會大大 咧咧的。其結果是我同事預測的,錯誤率隻有兩個。當時我就驚奇了,中午請他吃飯,我說你怎麼看出的,他說這不是他的絕招,是以前跟著副行長接待實習學生從副行長那裏得到的一個啟示。
其實很簡單,看簡曆資料的戶籍所在地,和父母工作單位,能歸納出群體來, 也相應的能歸納這同一所大學,幾種孩子的性格特點,處事方法。因為有些東西是共同,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站在年長的角度上去分析,就很容易得到一個初期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