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沈存(1 / 1)

“程姑娘真是大才,喬某萬沒料到,這小小的一間魚店月純利竟然有近百兩銀子。”放下賬簿後,喬複生連連搖頭,一臉的驚歎。

張孔明更是滿臉興奮,“不錯,不錯,這火鍋店的生意簡直好的沒話說,不少人提前兩三天就得定位子,我們是否該籌劃著再開幾家新店,照這種情形,斷不愁沒有客源的。”這一月張孔明除了管理賬目,其他人員管理,物資采購等都是他一手包辦。沒辦法,幫主一句沒空就一推二五六;副幫主卻是對魚店興趣缺缺,不再為幫中兄弟生計操心後竟然又拿起了書本,搞得兄弟們都以為他要去考狀元。不過經此一月,張孔明到發現自己除了天文地理,對這做生意居然也似乎很有天分。

說起開新店,喬複生也附和道:“我看可以再開幾家。而其,我們可以在杏花街那些高檔酒樓地段開幾家高檔次的店,那些富家子弟官宦人家雖覺著我們的火鍋不錯,可檔次畢竟太低。”

程湘道:“我也正有此意。照目前的經營狀況看,市場遠未飽和。”看幾人都有些不解,便又道:“就是說我們的店隻能提供10個人吃飯,卻還有100個人在等位子,所以再開幾家新店是完全不成問題的。以本店的經營狀況看,以後店鋪開多了,生意比較平穩時,每月利潤六七十兩銀子還是能保證的。我初步設想為在杭城內選好合適地點,檔次同柳坊店,每半月新開一家,直至布滿全城;另外,照喬老板所提議,這高檔的消費群體當然不能放過。薄利多銷和奢侈消費我們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到時候再把店開滿全中國,然後衝出國門,走向世界,在金國、蒙古、大理、印度、南洋、日本、美國、聯合國,全都要插上‘湘雨火鍋’的金字招牌……”直說的兩眼冒光,口幹舌燥,端起極品的西湖龍井一氣猛喝(喝的張孔明一陣肉痛,那可是他在地攤上買的1錢銀子一斤的高檔貨)。前麵的幾人還聽得頭頭是道,聽到後來就不知所雲了,不過見幫主難得高興一回,大家都一致興高采烈想著以後美好前景,連一直心不在焉的副幫主張十五都咧開嘴露出滿口白牙。

好一會大家才平靜下來。喬複生笑道:“我們這小小魚店,生意做大了之後,說不定能與那些海商比肩呢。”

程湘問道:“海商很賺錢嗎?茫茫大海,不是很危險嗎,一不小心遇上風暴就人財兩空?”在程湘印象中,在古代中國要想靠著那些木船遠涉重洋,危險程度可想而知。

張十五道:“那是從前的情形,自百年前沈存沈侯爺發明諸多航海物事之後,在海上航行並不會比陸上危險到哪裏去。”說起航海,臉一直沉默不語的張十五都有些興奮,不過他不善言辭,程湘聽不太明白,便把疑惑的目光轉向張孔明。

張孔明會意道:“這位沈存公可是位了不起的人物。從小就聰慧異常,十七歲就中了進士,卻不願外放為官,先後在工部和兵部做了十年,其間發明改進了許多物事;想現在航海所用的定海儀,我大宋軍隊所用的‘破虜炮’都是他發明改進的;那個發明活字印刷的布衣畢方,也是沈存發現提攜。因為這些功勞屢受聖上嘉獎,才三十不到就做了工部侍郎。後來皇家內務府的船隊從南洋歸來,途中偏離了航向,遭遇風暴,幾十艘大船全部沉沒,隻十幾人逃得性命回來。於是沈存大人便潛心研究航海,發明了許多航海所用物事,更改進了海船,親身下海遠航試驗。沈存公最大的創舉便是提出了天下本是球形的學說,遭到世人普遍的嗤笑後,便開始了親身驗證自己學說的壯舉:帶領船隊曆時三年多,從泉城出發,東經高麗、倭國,繼續東行,數月後,發現了上東洲和下東洲,再繼續向前,果然到達了我大宋西域以西極遠的眾多國家;再向南繞過非洲,經大食、南洋諸國回到了泉城。時人皆震驚於沈存的壯舉,此次遠航不但向天下人證實了世界球形說,更從下東洲帶回了番薯、玉米等高產糧食作物,解決了貧窮少地之民的生計問題,時人皆雲:自沈存公後,天下再無饑民。因為這些殊功,聖上欲為之工部尚書;沈存卻力辭不受,願以畢生精力投身於航海。曆時三十年,足跡遍及天下諸州,最後病逝於海上。他的著作《航海事略》詳細記下了關於遠洋航行,船舶構造,天文水情等諸班心得。其中的‘諸洋海圖’更是至今為各國尊奉的海上航線寶圖。沈存公病逝後,世宗皇帝以其於民於國的顯赫功績,下旨封沈存為平海侯,特許世襲三代,其牌位畫像請入奉英殿,享受無比的殊榮。”

程湘聽得張大了嘴巴,半天合不攏。內心的震撼不亞於初到貴地時。喬複生歎道:“現在泉城沈家就是沈存公的後人,世代海商,用富可敵國來形容絕不為過。我大宋的巨富之家,十有四五都是海商,早把原來的西域胡商給比下去了。”

程湘道:“這遠洋貿易果然不是蓋的,看來我們也得買幾條船,下海撈錢去。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種事可是越早越好,孔明,你明天去看看,買幾條性價比比較好的船,咱也得準備準備掙大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