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文臣(2 / 3)

不過穎川書院雖然自由,一些必須的禮節卻還是要懂得!首先就是要拜見山長!山長是古代書院的最高領導,相當於後世的大學校長,不過山長並不是固定的一位,往往是由目前在校的博士們推舉出一位德才兼備的大儒擔任山長。等到這名大儒往別處講學或者仕官後,再另外推舉新的山長!而現在穎川書院的山長,是東漢末年著名的經學大師——鄭玄!

沈飛帶走周龍來到潁川書院,2人剛到前廳,就聽裏麵傳來爭吵聲,一儒生憤而起身道:“當今陛下聰敏過人,奈何為宦者蒙蔽聖聰!吾等不若聯名上書奏請朝廷,痛陳時弊,便是拚了性命,也要挽社稷於即倒!”沈飛聽了一翻白眼心中暗想道:“漢代憤青!加上睜眼說瞎話!漢靈帝聰慧?他要是當個木匠之類的也就將就了,當皇帝?也就是低能吧!本來就是東漢事實上的末代皇帝!”

此時,那儒生旁邊一人又起而言道:“朝政至此,實因朝中無忠臣矣!當今朝廷諸公,已無儒林風骨!不肯一身為天下先!設若再有一二人願效前朝陳、竇二公,區區閹人豈能成事!”

沈飛差點笑出來:“這位牢騷太盛!且沒什麼大局觀!開玩笑,這宦官當政的緣由複雜,豈是一二大臣所能左右?漢代自漢和帝一朝,竇氏外戚之身獨攬朝政之後,便已經陷入一個死循環了!漢和帝借助宦官勢力剿除了外戚,但總算他本人很有能力,能夠駕馭那些宦官,但這源頭已開,打那以後,東漢的皇帝就在外戚與宦官之間搖擺,加上從漢殤帝到最後的漢獻帝,實在是沒有什麼能力,所以這個由宦官、外戚交替掌權的死結到東漢滅亡都沒解開!這根本是一個嚴重的政治決策失誤導致的曆史遺留問題,如此沉重的一個怪圈,豈是幾個大臣能夠左右的?陳蕃就算能成功又怎樣?不還是回到外戚掌權的老路?說實話,也就是何進實在是除了賣肉不會別的,不然漢朝沒準還能在這個死循環上再垂死掙紮一段時間!”

沈飛在門外說道:“男子漢大丈夫,理當殺敵報國,馬革裹屍又有何妨。今宦官弄權,諸位不知想方設法報效朝廷,隻知在此怨天尤人,唉,諸位不如回家睡覺吧。”

“外麵何人?”

沈飛慢悠悠的進了大廳,開口說道:“沈某隻是一過路人,久仰潁川書院之名,故今特來拜訪,不過現在看來,還不如不來的好。”

“沈先生何出此言?”一儒士開口問道。

“難道不是嗎?”沈飛反問道。

“那以沈先生之見吾等應該如何?”

“說實話,錯不在諸位,錯在當今陛下。”沈飛此言一出,廳內一片嘩然。

沈飛問道:“諸位以為始皇帝如何?”

“殘暴不仁。”

“暴君。”

……

“停停停……”沈飛擺手道:“看來諸位隻看到了始皇帝不好的一麵,凡事都有二麵,有好的一麵,也有不好的一麵。今天我就以始皇帝來說說。”

“請先生賜教。”

“請問諸位,是誰奪九鼎而統一天下的?”

“始皇帝。”

“好,那麼再請問諸位,書同文、度同製、車同軌、行同倫、同貨幣又是誰做到的?”

“始皇帝。”

“那又是誰修建靈渠,南征南越將大好河山納入我華夏版圖?”

“始皇帝。”

“那又是誰修建長城,抵禦北方胡族侵略,北擊匈奴,奪回河套地區,並使該地區永遠成為我華夏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