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北野卻不認同,他說,當人們抱怨是高考催生了應試教育時,人們總喜歡拿高考的相對公平性來做擋箭牌,但卻從來沒想過沒有高考或許可以構建一個更加公平的方式,不單單隻是注重應試教育的高考而是其他可以多方麵考察一個人的方式。雖然北野說得好像又很有道理,但他也沒提出有啥新方式可以替代高考,而且在我看來如果不依靠高考,而是從太多方麵來考核一個人可能更容易舞弊,因為涉及的越多越難保證公平。
所以我還是認為隻有高考,才能打敗富二代。
日子悄無聲息的走著,距離高考也越來越近,每個人都變得麵目猙獰起來。夜修後的走廊深處時常能看到有人在掩麵哭泣,我想大概是壓力太大了吧。我的壓力其實也很大,一想到它關乎一生,它就開始變得無比巨大起來。
大家都希望成功,沒有人敢去賭,但成功的機會隻有那麼多。當有些東西纏上永遠,纏上一生時總感覺輸不起。
我不知多年之後,再回首這些覺得不能輸的事情時,自己會怎麼想,有時候想想人生也不過百年,就算取得多少成就最終也不過黃沙覆白骨,是否該盡量率性而為笑對人生。
率性而為,也許聽起來很普通,卻不知不覺成了多少人無可企及的渴望。在電視上,小說裏我看過了無數為生活而苟活的人們,他們為生活而努力著,通過努力過上更好的生活,可他們終究也不過是生活的傀儡,所有的光鮮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心酸。
每每想到著我總會覺得活著好累,可每個人也都是這樣過來的,是吧。沒有人能夠輕易就成功。
還有3天就高考了,無力感在每個人心中蔓延著。連平時話最多的同學也開始默不作聲,我很努力的想靜下心來學習,可一想到失敗我就開始變得手足無措。芥川龍之介曾寫下,刪除我一生中的任何一個瞬間,我都不能成為今天的自己。
即使如此人們依舊害怕失敗,即使聽過無數雞湯,在這蒼白的時光裏,所有的言語都顯變得無力,分數才是王道。
我好像有許多天沒見到北野了,當我心情慌亂想找他聊天時卻發現時常找不到他。我覺得北野活得總是活得很理想,大家也總覺得他很幼稚,喜歡北野的人很喜歡他,討厭他的卻也很討厭,他就是一個個性很鮮明的人。
但在某些方麵他卻也看得比我們都透徹,比我們活得通透。在成功與失敗上,他認為,一個人的成功與否應該由一個人自己心中的得失決定,而不是依靠別人的評價來判定。
在某種程度上,我認為他是正確的,如果這世上隻有你一個人,你當然可以選擇你喜歡的生活,但當這世上還有很多人時,你就不得不選擇大多數人認可的生活。
這是我關於成功與失敗的看法,高考是唯一的出路,這樣的觀點大概當我是一個人的時候就根深蒂固的生長在我的腦海中。我擠破頭顱也想高考多考幾分,這樣就可以選一個好大學,但選一個好大學之後呢?我並不清楚我接下去該幹什麼,我並不認為考上大學之後我的生活就會變得多幸福,相反我其實更喜歡高三這種大家一起學習的生活,但我還是要上一個好大學。因為上好大學才象征著你是成功者,否則你就是一個失敗者,那麼與朋友們並肩作戰的高三生活就會變得毫無意義。不是麼,成功者的經曆才是人們會記住,至於失敗者的不過是別人的笑談罷了。
想到這我突然想起電視裏的某檔節目,在金錢與地位之下,高度所帶來話語權是巨大的,金錢和地位的累積可以使你站在高處去任意評判一個人,因為你可以任意解釋你的話語,所有的不尊重都變成了測試,所有的是非黑白他們都有一套自己的定義,他們的規矩才是規矩,而處於下層的人隻能任人擺布,因為他們沒有話語權。這也將導致他們將金錢和地位當成話語權的依據,從而導致他們產生隻要擁有相同的金錢和地位就能擁有相同話語權的假象,一個金錢,地位的惡性循環由此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