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地宮奇遇(2 / 2)

朱由檢一死,張嫣及那宮女都跪了下去,悲哭抽泣不已,朱剛看著這一幕,頓時也有手足無措之感,隻見那朱由檢,萬金之軀,此時卻靠牆而坐,身體將慢慢變涼,臉上卻還存留著淚痕,一國之主落此境地,那天下蒼生又將會怎麼樣呢,地上跪著的張嫣,曆史上的賢後,此時看來也是那麼的柔弱,想起穿越前在故宮所聞,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無數的生靈,隱隱的曆史的歎息,讓此刻的朱剛也不禁悲從中來,他沉默了。

不知過了多久,張嫣終於止住了哭泣,抬頭看了眼朱剛,問道:“請問壯士,你從何來?你是何人?”朱剛看著張嫣,青山含黛,梨花帶雨,悲憤中透著嚴肅,也深感此刻不是悲傷的時候,於是答道:“張嫣,你好,要回答你的問題,前提是你要相信我的回答,你相信嗎?”張嫣一聽,竟然直呼其名,但也隻是點了點頭,說道:“你說吧。”於是朱剛回道:“我不是這個時代的人,我叫朱剛,我來自幾百年之後。”張嫣是一頭霧水,隻聽明白了朱剛這個名字,此時地道內的油燈已弱,張嫣恐油燈熄滅,便說道:“先上去再說。”

於是三個人就走出了地道,回到了張嫣的寢宮中,由於變故重大,也不敢去外廳驚動太監,張嫣坐在床上,宮女站著,朱剛則由於勞累過度,坐在了地上。其實此時張嫣已經是六神無主了,想深宮中的女子,久已不聞朝政,雖是讀書不少,但沒有一本書是教導處理這樣變故的,因此,張嫣是無論如何也思考不出良策的,而朱剛呢,朱由檢受害而死,說明宮中及外朝必有陰謀篡位的勢力存在,再說,現在也不知具體是哪一年月,局勢發展到什麼樣的局麵,所以,逢此變故的三人其實都是瞎子摸象,都不知道采取什麼樣的辦法才是正確的法子。但無論如何,朱剛知道無非是這麼幾種應對措施,一是公布朱由檢死訊,另立皇帝,二是密不發喪,維持局麵,三是其他,但無論哪一種辦法,帶來的後果都是難以預料的,至少不是在座三人能夠預料到的。所以朱剛感覺應該找另外的人來應對此事,於是他便問張嫣:“張嫣皇後,現在這個時候,我覺得我們得馬上想辦法,等著總不是個法子,你可有信得過的朝中大臣可以召來商議麼?”張嫣抬頭看著朱剛,搖了搖頭,她自己的外戚並無勢力擔此大任,其他的她也一概不知了,“那周皇後總要知曉此事的吧?”朱剛問道,張嫣卻搖了搖頭,說道:“現在已是崇禎十三年,宮中婦道人家,恐已不能擅作主張了,朝庭局麵據聞很是混亂,哀家也隻能聽天由命了,朱剛,你既然是異士,就請你從哪裏來,還是回哪裏去吧,皇帝駕崩,隻能詔告天下,剩下的事情,就交由朝中大臣們去處理算了,新月,你出去把值守太監叫進來吧。”朱剛見張嫣如此吩咐,也不禁黯然,億萬分之一的穿越機會,就要就此舍棄,也不心甘呐。於是說道:“皇後且慢,鄙人須是粗人,但亦有心振作大明,若今天之事盡交由朝臣,恐你我皆無葬身之地也。”“壯士何出此言?朝庭大事不交由外朝大臣處理,難道內宮還可以執政嗎?”張嫣一旦怕事退縮,便隻想著盡快推卻給別人了,皇帝駕崩這樣的大事,一刻都不想耽擱。朱剛無法,便問道:“請問皇後,今年是何年?”“崇禎十三年。”“啊!”朱剛不禁驚呼起來,曆史上崇禎朝隻持續到十七年,現在已經是十三年,不到四年就要改天變色,可見現時的亂世到何等地步了,一個穿越之人,逢此亂世,必不輕鬆,碌碌無為則空逢此曠世奇遇,奮發圖強則須曆盡萬般艱險。但正所謂“人生難得穿越日,重朔曆史寫傳奇”,如此大好機會不可放過啊。一念及此,朱剛不禁熱血上湧,說道:“皇後且慢,既已是崇禎十三年,則大明朝不過區區幾年氣數了,朱某既逢此亂世,必當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