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此時明朝熹宗皇後張嫣也即崇禎朱由檢的嫂子並未入睡,她正在靜坐呢,聽到地磚移開的聲音大吃一驚,因為她並不知這皇宮中有這等機關,隻見得床頭露出一個洞口來,遂喝道:“何人!”朱剛聽到這聲嬌叱,忙探出頭去,手裏舉起那枚印章,說道:“是皇後嗎?別出聲,朱由檢叫我來的。”張嫣聽了,更加驚詫不已,想這皇宮中誰敢直呼皇帝名字,真是膽大包天了,此時張嫣貼身宮女也聞聲進來,朱剛走上來,說道:“別出聲,事情很急,一時我也無法說清,請你看這印章。”說著就把印章遞過去,心裏打鼓一樣,朱由檢你可千萬別弄錯,其實張嫣在看到朱剛的時候已經很吃驚了,因為朱剛確實跟崇禎皇帝朱由檢很象相,宮女接過印章遞給張嫣,這枚印章本來就很特殊的,因為這是張嫣閨中所製,張嫣一眼就認出了,接過印章後隻問朱剛:“這是怎麼回事,這印章怎麼會在你手中?皇上現在哪裏?你是何人?”朱剛這才打量張嫣這美少婦,隻見懿安皇後張嫣身材高挑,青絲如瀑,容貌端莊,肌膚勝雪,胸部飽滿,纖腰如折,但此時時間緊迫,卻也不法細細欣賞了,心裏說其實我還是一頭霧水呢,便說道:“你就是懿安皇後吧,朱由檢正在下麵等你呢,遲了恐來不及了,他叫你現在下去見他。”
其實那枚印章是懿安皇後張嫣在當年朱由檢還是孩子的時候給他的,這是一枚仕女圖案印章,張嫣選為皇後,朱由檢探望嫂子時看到此印章很是喜歡,當時他的哥哥朱由校很是疼愛這個弟弟,張嫣也就順便送給了他,並無其他意思,但朱由檢當時正是少年,情犢初開,見嫂子端莊美麗,便有了許多親近感,拿著這印章當成了寶貝一樣,及至後來張嫣以皇後之身助朱由檢順利坐上皇位,朱由檢對這位皇嫂更是敬重加敬愛了,而張嫣讀的是聖賢之書,見朱由檢登基後意氣風發,自然也是心裏讚許有加的。期待著這個小叔成為一代明君。
張嫣見朱剛叫她去地道,很是猶豫,因為這是從未經曆過的事情,在這皇宮中,自己以前是皇後,現在是皇太後一樣,從來都是前呼後擁,幾時聽從過一個無名小卒使喚過呢?但這印章卻不假,思慮再三,隻得招呼旁邊貼身宮女,吩咐朱剛前頭帶路,一同走下地道口。
朱剛帶著張嫣和那名宮女,找到朱由檢,此時朱由檢已經奄奄一息了,張嫣見真的是朱由檢,不禁心中大痛。急忙走上前,“皇上,何故至此地步?”,朱由檢見到張嫣到來,振作精神坐了起來,滿頭大汗,有氣無力的說道:“皇嫂,弟蒙皇兄及嫂嫂垂愛,登大寶守護江山,不想為王承恩那奸人所害,命不久矣,壯士,請你速去取來筆墨,朕要立詔傳位於太子。快去。”朱剛也覺得時間很緊迫,便跑去那兩太監斃命之所取那紙張筆墨。
見到那兩太監,朱剛知道其中一個就是朱由檢口中所說的王承恩,但朱剛非常不解,因為在景山公園看到的那棵樹旁邊明明寫著在煤山上吊而死的正是這個王承恩和朱由檢,既然能夠陪著死,為什麼現在卻在謀逆呢?難道曆史是錯的,甚至是顛倒黑白的嗎?朱剛有點懷疑,但幾天的勞累已經讓他思維遲鈍了,索性懶得去想這些頭痛的事情,但作為一個現代的警衛隊長,他還是搜查了王承恩的衣服,除了一塊腰牌,卻什麼也沒得到,於是他取了太監本來給朱由檢準備的筆墨和紙張,向朱由檢所在走去。
此時朱由檢氣息越來越弱,身子扭動得劇烈起來,顯然在承受著很大痛苦,但他還是拚命忍住,在細細和張嫣商量著事情,看到朱剛來了,朱由檢欲抬手接筆,卻突然長歎一聲,淚如雨下了,張嫣忙問:“皇上,何不速立傳位詔書啊?”,朱由檢卻還是悲傷不已,斷續說道:“朕已經手不能動了,這詔書是立不成了,現在朝中混亂,魚龍混雜,亂賊四起,外敵虎視,朕擔心身死國滅矣。太子年幼,即便立為皇帝,亦不能主持朝政,內無明主,外無賢臣,江山危矣。”張嫣聽朱由檢如此說,一時也不知如何是好,那宮女在旁邊一直是默不出聲的,其實她已經被嚇得不輕了,地道內安靜如針,朱剛見此,隻好說道:“你也不必絕望,我們先扶你上去,叫來醫生,或許你還有救呢。”朱由檢聽了,剛想要說什麼,卻一口鮮血吐了出來,就聳拉著腦袋,竟氣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