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未命名草稿(1 / 1)

夜色降臨,皎潔的月光照耀著湖麵,樹下有倆個奴仆正在悄聲討論著湖中亭子上的人。

此刻已是子時,但亭子上的人還沒有離去,趙清澤低頭看著自己懷裏的金絲雀,不免長歎道:“明日便要開始下雪了,不知有多少人又要冒出頭了。”他抬起頭,墨發如瀑般跟著風一起搖動,露出一雙漆黑的眼眸,雪白的下顎順著脖頸隱藏在密不透風的長袍裏,趙清澤轉身向宮門走去。

現今是仁壽十一年,老皇帝膝下育有3子2女,趙清澤和趙紋一對姐弟為皇後所出,公主紋年二十三至今未嫁,便是為了同胞弟弟。至皇後身死後,寧貴妃一黨便幻想著染指皇位,寧貴妃幼時便入宮,從一介宮女爬到貴妃之位,其手段狠辣果決之處使男兒之智也不遑多讓。

翌日,朝堂之上,百官再次為立儲一事紛紛上奏,坐在龍椅上的人雙目渾濁,端著一副老態龍鍾之態,他神情中還透露著為帝者的威嚴。

站在前列的常威大將軍寧謝看著高位上的皇帝緩緩道:“啟稟陛下,太子乃國之根本,立太子一事萬萬不可再拖下去了。”寧黨眾人皆是紛紛附和。見狀,左旁的禮部尚書孫利瞪著一雙大眼麵露不滿,“寧大將軍如此急著立太子一事,是又為何?”

寧謝心裏清楚這老狐狸的算盤,便俯首言道:“前朝光宗皇帝膝下曾有六位皇子,五子因遲遲未定下太子之事而兄弟殘殺,若不是四皇子也就是陛下平定當年的宣政殿之亂,又何來今日的國泰民安?所以臣鬥膽上奏,望陛下為太子一事早做定奪,以免禍患無窮。”仁壽帝望著台下的人,手中把玩著東南小國上供的琉璃玉珠,他沉聲說:“那愛卿又認為該立何人為太子?”

孫利聞言心中一驚,卻不料寧謝說:“臣認為公子澤可擔太子一位,從開國皇帝聖祖開始便有著立嫡係子孫的傳統,且公子澤生性聰慧品德高尚,乃是太子的最佳人選。”

趙清澤已年滿十八,此刻也正在朝堂之下聽政,聞言不禁心中大歎不妙,這常威大將軍寧謝乃寧貴妃一黨,這是宮中人心中皆知,他不推選寧貴妃之子公子羽,反而選上自己這樣一個看似能力平庸之輩必定有鬼,他心中細索一番便說:“父皇,兒臣聽聞西部近日不太安定,兒臣願前往西疆為國守護邊境,太子一事如何望父皇再作定奪。”

仁壽帝看著長子不禁笑了:“你啊,也好,林將軍何在?”林副將站出列來:“末將在。”“那你便隨著長公子前往西疆平定阿爾薩斯,朕等著你們的好消息。”

眾人道:“謹遵陛下旨意!”

如此一來,太子之事又沒定下來。裕和宮內,寧貴妃揮揮手示意,身旁的老婆子便會意派人去傳了寧謝。前朝到後宮去,也就倆刻,按理來說外男出入後宮是多有不便的,但仁壽帝念在寧貴妃自幼便與胞弟寧謝二人失去父母,皇恩浩蕩便允了寧謝可常去探望寧貴妃。

天下起了稀稀拉拉的雨,拍打著窗沿,寧謝踩著裕和宮外的雨水進了內殿,他抬起頭看著寧貴妃,“阿姐喚我。”寧貴妃姓寧名雙,是個性格潑辣狠毒的主,她抬起一雙鳳眸,“聽信人報,說趙清澤要去西疆平定阿爾薩斯叛亂?那你也便跟著去吧,本宮信你定不會讓阿羽和我失望。”

寧謝聽著雨拍打著地麵的啪嗒聲,一邊尋了個椅子坐下低著頭,“阿羽今年才三歲,他日後如何,阿姐可得早做打算。”寧雙接過婢女遞上的茶盞,掀開蓋子看著水裏漂浮著的茶葉說:“人哪有事事如意的,這位置誰坐得才由誰坐。”

趙清澤下早朝後便徑直去了公主府,阿裏早早地便備好了馬車,等他上車後便馬不停蹄地往趕往。小禾見熟悉的馬車停在門口,便熱情的將厚披風遞給阿裏:“公子,天冷注意身體。”阿裏將披風蓋在趙清澤身上,他聞言便謝過就進了府內。

正是11月中旬,天氣愈發的冷,屋內的炭火很足,趙紋看著趙清澤心中有些難言之處,“如之前你我二人所預想的那般,寧氏果真出此計策。”趙清澤說:“無礙,隻要父皇一日未立我為太子,你我便安全一日,三日後我便要前往西疆去,阿姐你在京都內要一切小心。”

趙紋才二十三歲,但經曆過太多風雨使她眉眼之中多了些平和之感,“放心,此次前去我已讓暗線為你做了準備,你隻管盡心平叛。”

繁華的京都內的角落裏藏著更多肮髒,若是任由大雨衝刷,那躲在洞穴裏的蛇蟻豈能盡如人意,於是便在風和雨的交響中與命運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