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公公和蕭二皇爺趁著天色將明那陣兒最黑暗的時刻離開了司徒府返回皇宮去了,而司徒立軒此時卻毫無睡意,依然保持著蕭二皇爺兩人在時那靠坐在床頭的姿勢,冥思苦想著什麼。
對於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司徒立軒此時已經顧不上再去思考尋疑了,他現在隻想弄明白李家之人下一步的動作。
按照蕭靖琪方才所述的情況來看,李家現下已經顧不上什麼世家臉麵之類的俗事了,而李家家主的頻頻異動也說明了李家已經打定了主意要趁著先皇百日熱孝之期未至之時,不惜用盡一切手段都要將李嫣然推上皇後的寶座。
隻要李嫣然如期登上了皇後的寶座,那麼李家之前失卻臉麵為世人所恥笑之事也就不足為懼了,如果李嫣然到時候再誕下皇兒的話,他李家便是下一代皇帝的外祖,到時候,看誰還敢再對李家說三道四的。
而李家之所以要在此時做出一副孤注一擲的樣子,也是因為李家已經找到了可以稱之為靠山的堅實後盾,而那後盾卻是當朝女子中最尊貴的那個女子,當朝皇太後。
要說李家和當朝皇太後本來並沒有任何的交情,即便是景帝在世時那些年來皇宮中的宮宴,因著李家地處隴西境內,不便趕到,故而每逢宮內的宮宴,李家也隻是由京城李宅值守的子弟代為赴宴,因此李家家主和夫人同著皇太後的關係並不如何親近。
可事情巧就巧在李家和皇太後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雖然兩方的初衷不同,李家是為了挽回每況愈下的世家地位,上趕著要將嫡女嫁入皇家為後,而皇太後則是為了避免使得自家的皇帝兒子步上西漢時期那著名的八卦皇帝漢景帝的後塵,成為被史書所載的笑談,同時也是為了完成她那為****操勞了一輩子的夫君的遺願。
而這雙方之所以能夠一拍即合,卻也是源於皇太後的那個擔憂,事情的起源卻是坊間這段時間流傳的一個笑談。
近一個多月來,京城中流傳著一個事關新帝的八卦,惹得京城的百姓們對此熱議不已,甚至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裏,百姓們的八卦都已經傳入了範陽邊關的軍營之中了,而值守範陽邊關軍營的將軍卻是同崔家關係甚為親近的盧氏一族。
由於那個時代的民眾沒有什麼娛樂項目,所以多愛談論那些世家貴族間流傳出來的小道消息來解悶,而月餘前不知從何處傳出的事關當朝九五至尊和出自世人敬仰的女師之家嫡女的小道消息就更是吸引得百姓們紛紛奔走相告而熱議不止。其實倒也說不上百姓們對此事有何惡感,反而更多的是樂見其成的想要見證新一代風流帝王傳奇的心態更加占了上風。
而百姓們之所以將宣帝比作西漢時期的漢景帝,也是因著事有湊巧的緣故在內,那西漢時期的漢景帝劉啟便是那有著“金屋藏嬌”典故的漢武帝劉徹之父,同時漢景帝劉啟也是曆史上第一個開創廢後先例的帝王。
漢武帝劉徹的母親便是那拋夫棄女入了太子東宮而被封為王美人的二婚女子王娡,王娡最初嫁給金王孫為妻,生了一個女兒金俗。王娡母臧兒找人為子女卜算時,得知她的兩個女兒都是大貴之人。臧兒就把女兒從金氏家中強行接回。金家很憤怒,不肯和妻子斷絕,臧兒於是很有手腕的把王娡及其妹妹送進了太子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