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稼先5
中國核武器研製開拓者和奠基者
鄧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出生於安徽懷寧,畢業於普渡大學,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核武器研製開拓者和奠基者,被稱為“兩彈元勳”。
鄧稼先的一生,為了祖國的強大,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86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其因受到核輻射,身患直腸癌,於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1987年和1989年各獲一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1999年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2009年9月10日入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名單 。2019年12月18日,入選“中國海歸70年70人”榜單。
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研製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他始終在中國武器製造的第一線,領導了許多學者和技術人員,成功地設計了中國原子彈和氫彈,把中國國防自衛武器引領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尤利烏斯·羅伯特·奧本海默
美籍猶太裔物理學家
尤利烏斯·羅伯特·奧本海默(Julius Robert Oppenheimer,1904年4月22日-1967年2月18日),別名羅伯特·奧本海默,出生於美國紐約,博士研究生畢業於德國哥廷根大學,[1]美籍猶太裔物理學家,曼哈頓計劃的領導者,被譽為“原子彈之父”。
人類原子彈之父,羅伯特·奧本海默。
1925年,從哈佛大學提前畢業;同年,到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學習。1926年,轉到德國學習。1927年,獲得哥廷根大學博士學位。1929年,回到美國,進入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任教。20世紀30年代,在大蕭條後用父親留下的遺產資助反法西斯的國際縱隊,並資助了美國的一些左翼活動。1941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42年8月,被任命為研製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的實驗室主任,在新墨西哥州沙漠建立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並成功地製造了第一批原子彈。1946年,被指控為與共產黨人合作,包庇蘇聯間諜。1947年,擔任原子能委員會總顧問委員會主席並反對試製氫彈,後來致力於通過聯合國來實行原子能的國際控製與和平利用。1953年12月,被吊銷安全特許權[2]。1967年2月18日,因喉癌在普林斯頓市逝世[1]。2006年12月,被美國的知名雜誌《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第48名。
奧本海默在量子力學、核物理和分子物理、天文學和廣義相對論等領域均作出了重要貢獻[4],被後人譽為現代普羅米修斯,和團隊親手改寫了人類曆史,但他同時反對過度開發核武器,而遭受保守派的瘋狂攻擊。
在目睹1945年的三位一體核試驗爆炸時,奧本海默留下了那句印度古代吠陀經典《薄伽梵譚》中的詩句:如今我成死神,世界的毀滅者。
奧本海默一生的起起伏伏經常成為藝術作品的創作對象,2023年上映的諾蘭導演電影《奧本海默》,正是根據凱·伯德與馬丁·J·舍溫合著的《奧本海默傳》改編,這本傳記曾獲得2006年美國普利策獎,被認為是關於奧本海默生平最具權威性、可讀性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