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青飛將這個好消息帶回了臨家村,而馬大娘更是喜極而泣,因為當天晚上她的小兒子臨小虎就回到了家。
三日後,新縣令陸誌明在縣衙及各個村鎮貼了新布告,鼓勵百姓生產,上麵還說農稅和商稅以後隻收一成,雖說物價還沒有得到很好的控製,但減稅這一舉措已經讓百姓對這位新縣令感恩戴德。
這天晚上,老臨家的十五口人又聚在了一起,沒有了張縣令這個地頭蛇,新縣令又鼓勵百姓生產,臨青溪就主動提出了用黃豆做豆腐一事。
“我讚成,咱們家不能隻指望溪丫頭一個人,再說我這當哥哥的也沒臉一直用妹妹的錢!”沒想到,第一個表態的竟然是臨青雲。
“我也同意,說實話,我老早就不想在鐵匠鋪幹活了,不是我嫌累,是那活兒太沒意思了。”臨青海終於說出了心裏話。
“我也同意!”臨青飛心裏和臨青雲是一樣的想法,妹妹才八歲,他們這些哥哥不能這樣厚顏地花妹妹的辛苦錢。
其他家人也都表示了自己的意見,大多認為可以試一試,成功了也算有個營生,不成功也自此斷了這個念頭。
最後,臨遠山拍板釘釘說那就試試,但臨青飛和臨青溪幾個人都對他說,這豆腐生意是他們老臨家的,如果成功了,不能將秘法告訴別人,臨遠山想了想,暫時先同意了。
臨青溪用一夜的時間告訴了老臨家的人磨豆腐的整個流程,以及需要怎樣的工具和原材料。
第二天,臨青雲和臨青海就去鎮上辭了工,順便雇了牛車買了很多黃豆回來,而臨青飛將自己的好友臨小虎介紹給了酒樓的東家,他也辭了工回到家幫忙,並且買了很多石膏粉回來。
臨遠山帶著幾個孫子先在自家宅基地上起了兩間寬大幹淨的木頭房子,並在裏麵壘了鍋灶。
臨忠國雖然還不能站起來,但他還是指導兩個兒子臨青豪和臨青木做了臨青溪用木炭在紅紙上畫出來的壓豆腐的木板子,而葉氏、穆氏領著秦氏和吳氏用麻布做好了細細的麻袋,用來擠豆漿。
老臨家的動靜不算小,很多村裏人就知道他們家在蓋房子,但想著老臨家人多,房子也是茅草房,是應該多蓋幾間,隻是村民不明白他們為什麼要蓋木頭房子。
臨青溪在家人忙碌的這段時間也沒有閑著,她除了要幫忙照顧臨念雨和臨念水,還要把番茄種子和辣椒種子在院子裏的菜地上育苗,而臨青禾則負責給家裏的大缸小缸添滿水。
後來,臨青溪見他辛苦,就提醒他山眉河是從碧湖流出來的,就像一棵粗壯的樹幹上有無數枝椏一樣,能不能想辦法從山眉河再分出一條小河來。
等到老臨家的豆腐房蓋好之後,臨青溪院子裏的番茄種子和辣椒種子也發了芽。
------題外話------
感謝大家支持傾情,記得要收藏呦O(∩_∩)O~,謝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