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官奉馬大人軍令,前來收集戰馬錢糧,識相的乖乖把銀子和馬都交出來,不然休怪本官的刀下無情。”
“哪個馬大人?”萬仁一手推開已經近身的小兵,正色問道。
“你小子廢話這麼多作甚,來人啊,綁了。”那百戶一聲令下,又有幾個小兵撲上前來。
“我是萬仁,誰如果不想要命了,大可以動手。”
聽到萬仁自報姓名,那些小兵一呆,不進反退了幾步,他們都知道,傳說中的萬大人可是皇帝身邊的紅人,惹不起的。
“本官捉的就是你,來人啊,拿下。”那百戶不驚反喜,督促手下上前拿人。
+++000+++
把百姓逼反了,朝臣們非但不積極籌劃平叛事宜,而是一直吵個不停。吵什麼?自然是要找人來頂這個黑鍋,而呼聲最高的頂鍋人選就是力主修路的萬仁,不隻是六科與都察院的言官們天天上書開罵,就連欽天監太醫院等與政局無關的小衙門也來湊熱鬧,總之宮裏每天都能按時收到數十份上書,各種各樣的罵法,不但把萬仁罵成是千古罪人,還大有將他捉回來剮掉之勢。
當然,群臣不是不知道,萬仁早就離京了,生不見人死不見屍,跟逼反百姓這檔事八杆子打不著,而逼反百姓的罪魁禍首是張國舅,這位老哥主管油政之後,就借機大撈特撈,最後才撈出這個大禍來。不過,先帝遺詔上明令:不得彈劾張家。朝臣們向來是欺軟怕硬,所以專撿萬仁這個軟柚子來捏。
要說石油這種東西全身都是寶,不管是誰主管油政都會借機撈錢,而壞就壞在這位老哥沒文化,在他看來:地底下到處都是油,隻要肯挖就能挖出來。在這種急功近利的思想指導下,他假借皇帝的命令,逼使北直隸一帶的百姓大挖油井,還讓官府派出衙役到各個裏甲去監督挖井,並以五日為一比,挖不出油來的就打,百姓熬不住打隻得拚命挖深井。明朝挖井的技術又不咋地,以致於塌方事故頻發,砸死了好些人,民怨更是沸騰,經某些別有用心的人一挑撥,就撅鋤頭反他娘的。
而京畿一帶有流民數萬,這些流民本來就活得比較慘,多是唯恐天下不亂,憤怒的百姓與絕望的流民強強結合,哪怕是星星之火瞬間就可演變成燎原之勢。另外,坊間還有傳言說朝廷無道,把一心為民辦事的萬大人給排擠走了,這更如火上澆油,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就這樣爆發了。
當然,朝廷也不是放任反軍自流,早就增派馬中錫、張偉等人提督軍務,不過懾於反軍威力,他們隻能擁軍自衛,根本就不敢與反軍正麵交鋒。而在霸州坐鎮的馬中錫非但不發兵南下剿敵,卻四散派出騎兵,名為收集軍資,其實是趁火打劫。
“大人,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馬中錫正在衙門裏宴請手下,見師爺慌慌張張地跑進來,怒道:“什麼事值得這般大驚小怪。”
“李百戶的手下回報,說是被人綁了。”
“誰這麼大膽,敢綁朝廷命官,難道反軍餘孽還在附近?”馬中錫也是一驚,他可是知道的,反軍早就南下走遠了。
“聽說是一個自稱是萬仁的人。”師爺語重心長地在東家的耳邊道,馬中錫忙把那個回來報信的小兵叫上來,而聽那小兵說萬仁領著數百反軍,正在霸州南部打家劫舍。
馬中錫聽了小兵這話,心中不驚反喜:“這姓萬的真的是跟逆賊攪到一快去了,這一次隻要拿住他,功勞定是不小,朝廷百官都會為我記這份功。”
一想到捉拿百官公敵的大功就在眼前,馬中錫喜不自勝,忙道:“傳本官軍令,騎兵集結,出城追拿逆賊。”
很快,霸州城內的騎兵就集結完畢,馬中錫親自掛帥,在一個小兵的帶領下,兩千多騎兵浩浩蕩蕩地從南門離開霸州城。而就在這時,一支軍隊悄然靠近霸州北門,守門的官兵還想攔要令牌,來人卻早已把刀架到他們的脖子上,他們哪裏想到自己人也會對自己下手,都驚呆了,連警報都沒來得及發出就被打翻在地。
這支軍隊占住北門,馬不停蹄地往霸州衙門趕,很快就把州衙圍住,留守在霸州的文武官員被包了個餃子。當這些官員腦子裏想著來者是不是反軍,如何從反軍手中保住一命時,就被帶到一個年輕人麵前。
“馬中錫擁兵自重,不思討賊報國卻以擾民為亂,實是罪大惡極。各位誰想助紂為虐,就站到左邊;想戴罪立功的,就站到右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