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底妖言案審結,孝宗出殯大典如期舉行,正德與張太後領數百京官勳貴送殯出宮,百姓夾道跪送,哀戚之聲響遍京師。百姓如此哀思,弘治帝不負“孝”諡。
入葬大典結束,百官一早就聚集在皇陵的行在外,準備隨駕打道回京。這時,一個太監來找到萬仁,給他帶來了一個消息:皇帝不見了。
皇帝不見了?!萬仁在短暫的慌亂之後,就回複了平靜,向那個太監問道:“什麼時候的事?”
“昨夜還在寢宮,今早起來不見了。”
“身邊帶了什麼人?”
“一個也沒帶,都不知是何時離去的。”
“先不要慌,我這就帶人去找。”萬仁說完,點了幾個可信的太監,打馬離開行在。
這天壽山附近荒郊野嶺,也沒什麼地方好玩的,萬仁覺得正德很有可能是溜出去逛街了,他帶著一行人火急火燎地直奔昌平縣,剛進城就發現有人在街上打架,還有一群人圍觀。萬仁擠進人群,一眼就見一個富家公子打扮的小青年,不是正德是誰。再看他手腳並且,左推又擋以一敵三還打得旗鼓相當,雖然披頭散發衣服淩亂有些狼狽,不過對付那些隻會王八拳的小地痞還是略占上風的。
見主子被人群攻,那些太監怎可坐視,正待要上前奮力救主,卻被萬仁擋住了。而他從地上撿起幾顆石子,偷偷地彈指飛石,那三個地痞的大腿處紛紛中招,一個慌神的工夫,他們的臉上就吃了幾記勾拳直拳橫拳,直接被揍得鼻青臉腫。而正德沒有得勢饒人的高手風範,依舊招招搶先,拳腿交加地招呼到那些地痞的身上,直打到他們抱頭鼠竄,圍觀的百姓更是紛紛叫好。
正德好一陣春風得意,還想一路窮追猛打,不過卻被一隻手拉住了。他回手就是一拳,被閃過,一個轉身加掃腿卻也看清了來人的麵目,正是他的拳師——萬仁。他急急收招,笑道:“仁兄也來了,怎麼樣,本公子功夫不賴吧?”
“不錯不錯。”萬仁連連點頭,又在正德的耳邊低聲道:“這裏的人多認得微臣,恐怕早有人看穿皇上身份,請皇上速回行在。”
“才剛出來...”正德有些不舍,他剛過了把手癮,還不想回宮啊。而就在這時,一個十四五歲的姑娘跑到正德身前,直呼正德是大俠還連連稱謝,正德的虛榮心爆棚,學足了江湖人士的作派,雙手拱拳連說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雲雲,儼然把自己當成是江湖任俠了。
萬仁一臉似笑非笑地看著這一出“英雄救美”的樣板戲,也懶得再多說什麼。這時,人群外傳來一陣呼喝聲,幾個公差揮著大棒將圍觀的百姓驅散,直奔到正德身前,將萬仁等一幹人圍在中間,一個鼻青臉腫的富家公子一指正德,道:“就是他。”
“當街打人,目無王法,且拿到縣衙去問罪。”捕頭一聲令下,那些手下就揮舞著大棒準備實施暴力捉捕。
“你們誰敢?!”正德也不是嚇大的,而且他剛剛打了場勝架,風頭正盛,壓根就不把這些公差放在眼中,直接擺出一副暴力拒捕的樣子。而那些太監怎可錯過此救駕立功的良機,人人爭先圍護在主子四周,大有奮死護主的架勢。
兩邊針鋒相對,眼看一場大規模的當街械鬥無法避免,那個被救的小姑娘嚇得全身篩糠,臉色慘白。幸好萬仁的頭腦還算清醒,站到那捕頭麵前,道:“這位是我的朋友,賣我一個麵子如何?”
萬仁想大事化了,畢竟皇帝微服私訪且當街打架這種事情好說不好聽,傳了出去,那些道學先生又要捶胸頓足了,糾劾的上書將會像長江之水連綿不絕。不過,那個被打的公子哥不肯就此罷休,他見萬仁不穿官服,且臉上毫無官威,怎麼看都像是個小人物,就一聲冷哼:“你小子算什麼東西,還賣你麵子?你有麵子嗎?”
倒是那捕頭見多識廣,他隻是瞧了萬仁一眼,就記起了年前多次到昌平辦差的一位年紀輕輕的萬大人,忙拱手哈腰,道:“小的有眼不識泰山,還請大人不記小人過,原諒則個。”
捕頭臨陣倒戈,這架是打不起來了,那些準備護駕立功的太監好一陣失望。萬仁隻是看了那個還是一臉不甘心的小青年一眼,向捕頭問道:“他是誰?”
捕頭眼睛一轉,就答道:“他不過是個街頭無賴,小的把他押回縣衙,交由縣令責罰。”
“什麼街頭無賴,他剛才明明自稱是縣令家的公子,還當街調戲良家婦女,實在是可惡至極。”正德怒道,而那被打的公子哥這下來勁了,嚷嚷道:“知道就好,你敢打本公子,我爹...”
那捕頭一陣心驚膽戰,忙讓手下把這位幹壞事還留名的混小子連拖帶拽地拉走,口中連忙解釋說這人是冒牌的,縣令家沒有這樣的公子。萬仁聽了這些解釋,隻是搖搖頭,心說:這下好了,昌平縣令的官途到此為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