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爺繼續叮囑道,「爺在宮裏有些人手,都護著你。你要有事,爺絕對收的到消息,所以別慌。進宮之後,你便安心待在太後跟前,什麼事都別理會,也別參手,尤其不要輕易救人,可記得了。」
寧西瞅瞅四爺,乖巧點頭。「行,我不管閑事。最好這天鳳也要求一把好繡功了,那麼我肯定不會被懷疑。」
竟叫他進宮去鏽荷包?他連穿個針線都笨手笨腳了,還繡?
憂慮的四爺一聽,也忍不住笑。「爺多找個繡娘,陪你入宮罷。」
***
隔日,四爺親自送了寧西進宮。
待到轎隊進了鄰近後宮側門外的下轎處時,四爺這路護送,到此也必須停步。巧合的是,四爺送寧西過來時,後邊跟著抵達的,就是八阿哥的隊伍。
八阿哥也在今天送八福晉進宮。康熙下了摺子讓皇子福晉進宮小住,可沒人敢拖著不理,這倒不算是意外。
為此,八阿哥特意過來與四爺打了個招呼。一同跟上的,還有八阿哥身後的一名臉生的太監,那神情不像奴才,甚至比包衣還倨傲些,四爺多看了幾眼,八阿哥注意到了,卻沒有多做解釋。
就在此刻,寧西也被青絡扶下人力轎。
過來招呼的八阿哥,視線立刻移了過來。連他身後的太監亦是。
而這時寧西頭上戴了頂遮蔽視線的帷幕。進宮還這樣戴著帷幕的,並不多見。因為進了宮就得脫下,隻幾步路的距離,其實沒有必要。
八阿哥貌似有些意外,隨口問了句,「四嫂方才是外出麼,怎麼還戴帷幕了。」
四爺代替寧西答了句,「你四嫂身子弱。能不吹風才好。」
八阿哥當即一笑,有些意味深長地說,「原來如此,四哥果然考慮周到。弟弟是該多學著些。」
說畢,又聊了幾句,八阿哥才帶著那小太監走了。四爺視線不由多跟了一陣,瞧見那小太監最終是被八阿哥留下、似乎打算跟著八福晉進宮伺候的模樣。
四爺無端升起些古怪的感覺,心想,回頭或許該查查那小太監怎麼回事。
***
待一群皇子福晉被接進宮之後,宮外果然掀起一波「伏鳳」潮。一堆號稱也經歷過「三劫」的貴女們,就如同雨後春筍般地冒了出來。誰人經歷了哪三劫,都寫的仔仔細細、像模像樣,給用摺子送到了康熙手裏。
這裏頭可不隻有四爺手筆,太.子.黨及大千歲黨都不可能眼睜睜看八爺黨推了個八福晉做「伏鳳」,而毫無反應。所以所有人都想攪混池水,一時間,這伏鳳之說到處都是,反倒成了京城裏茶餘飯後的笑話與資談。
而宮裏的情況,也不像四爺原先預想的那般水深火熱。
寧西被接進慈寧宮住下之後,天天跟在太後身邊過的挺滋潤。太後喜歡找他說話,他也是個能說善道的。秋獵的見聞、南巡的趣事,甚至白雲觀上碰上李四兒的糾紛,說的新奇又刺激,可把太後都聽的入迷。
而一邊圍著的五福晉、七福晉與九福晉,自上次年節開始,也都與寧西好來好去。
甚至寧西苦手的繡活兒,在許諾多送幾次奶油蛋糕的好處之後,身材圓潤又嗜甜的五福晉他塔喇氏全替寧西給擔了下來,寧西隻消繡上一個給四爺的五毒荷包,他的功課就算做完。
所以進宮這些天,寧西就是負責給太後與福晉們講故事的,偶爾紮一下手裏的那個「四」字,然後好吃好喝地被人供著。
不過寧西嘴巴上忙碌,暗中也留意著幾位福晉的表現。
以寧西觀察所得,怕是爺們前院的事都不會多說與後院的福晉們聽,她們對於自己被召進宮的真相,似乎丁點兒也不知情。這趟過來的幾位皇子福晉,神情多是輕鬆且愉快的。手上做著繡活,嘴裏聊著天,似乎都挺樂意有這個額外的社交活動可以打發時間。
便是神情顯得憔悴許多的八福晉,竟也不知外頭傳的沸沸揚揚的伏鳳這事。
她進宮時,左手小臂纏著紗布,想是先前火災留下的皮肉傷。福晉們見狀,都好生慰問了幾句,寧西自然也是。而言談間,八福晉雖是明顯的心不在焉,可對於寧西提到的一些跟「鳳」有關的字眼,全無反應,連一絲僵硬也無,寧西覺得八福晉可能當真是全不知情。
然而才想著這趟進宮,似乎也沒四爺說的凶險的時候,事情便發生了。
某日午膳,因為這趟名義上是過來陪太後的,中午都是擺上小宴,由皇子福晉們一同陪著太後用膳。
就見午膳來到最後的點心時,這日上的是櫻桃芙蓉餅,坐於八福晉隔壁的三福晉,卻突然無聲無息地倒下!之後就見她嘴角泛著白沫,竟是一副中毒的模樣!
周圍伺候的下人們一見,還在震驚之際,卻是八福晉第一個尖叫出聲。
「有人、有人打算謀害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