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9章 中醫的傳承(2 / 2)

然後他們就走進了後院的大廳之中,公孫續和張仲景分主次坐下之後。管家已經交酒菜都準備好了,他們邊喝邊聊。

通過與張仲景的交流,公孫續也知道了最近一段時間之內,醫館的發展。

首先是醫館現在已經不需要投入了。是的,短短的幾個月時間,醫館就已經不需要投入了。這是因為青龍城的建設正進行的紅紅火火,許多的老百姓,為了賺更多的錢。不小心拉上肌肉,或者被砸到什麼的。雖然不是什麼很重的傷,可是因為人數多,對於醫館來說,也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其次是醫館現在已經有第一間分館了,綏中分館。不過可惜的是,估計要今年年底才會開業。因為張仲景覺得,他的弟子,還缺乏一些醫理方麵的知識。最近,他正在給他的弟子特訓,希望早日將分館真的開起來。

最後就是醫生的培養了,公孫續剛才看到的那些人。都是付費的培養,是從外地聞名而來的醫生。麵對這些求醫心切的人,張仲景每十天會給他們講一次課。這些人,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外門弟子。

這些付費的醫生,加上醫館學徒的治病診金,就已經足夠維持醫館的運作了。

張仲景,現在真正所收的徒弟。隻有三個,因為畢竟是醫聖,眼光還是比較高的。這三個弟子,大弟子叫張宇擅長藥理,跟張仲景最像。二徒弟叫徐羽,愛好外科,對於刀傷什麼的,特別感興趣。三弟子叫孫圖,是個藥癡,愛好收集各種藥材和藥方。

至於公孫續最關心的軍醫培養,現在已經有六百多個,基本符合要求了。至於為什麼是六百,而不是其他的。原因很簡單,醫館的場地隻有這麼大。一次隻允許六百人聽課,所以這第一期的培養也就是這六百人。

這裏就不得不說一下,張仲景的高明之處。他的三個徒弟,在公孫續看來作用非凡。比如大徒弟,以後肯定是繼承了張仲景衣缽之人。看張仲景對他的評價就知道了,最像。

可是二徒弟,卻是以後官位最高的一位。因為他精通的,都是公孫續所需要的。比如現在軍醫的培養。有的課,就是徐羽在上。用張仲景的話來說,半年之後。軍醫的培養,就可以完全交給二徒弟了。

至於藥癡孫圖,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標準的學院派。三個徒弟之中,也許以後他的聲望是最高的。因為以後一般的醫生的培養,就是他碗裏的菜。他所搜集的,無論是藥材的用處,還是藥方。這些不都是為以後的講課,打下堅實的基礎嗎。

而且有了二徒弟和三徒弟,張仲景以後就可以埋頭進行自己的研究了。有了大徒弟打下手,他的研究進度,肯定會快上不少。

這也是公孫續覺得,張仲景不簡單的地方。

不但很好的實現了三個徒弟的願望,還將自己解放出來。同時還滿足了對於主公,對於天下眾生。給了他們,一個滿意的交代。不愧是一代醫聖!

“張大夫,真是辛苦你了!你還有什麼要求嗎?”公孫續聽到張仲景的講述之後,沒有什麼可以挑剔的地方。高興的朝張仲景問道,想要滿足一下他的願望。

“公孫少主,說道這個,我還真有個要求。”張仲景一聽到公孫續的話,眼睛一亮,似乎有什麼特別渴望的東西一樣。

“什麼,你說。隻要是這世上有的,我絕對給你找來!”公孫續右手在案上一拍,鄭重的說道。

“聽來聽課的遊醫說,有個非常厲害的遊醫,名字叫做華佗。他對於外傷,有十分深刻的見解,我希望能跟他切磋一下醫術。可是你也知道,我現在走不開。所以隻好拜托主公,將他給我請過來。而且我還打聽到,他現在好像在蜀州。”

聽了張仲景的話,公孫續頓時樂了。這真是瞌睡了,有人送上枕頭啊。

對於華佗,他可沒有放棄過。外科有了華佗,內科有了張仲景,這中華的醫術,或者說中醫的基石,就已經奠定了。

他可不希望,像後世一樣。華佗的青囊書,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都消失在茫茫的曆史之中。

現在有了自己,中醫一定會傳承千古。而且會比之前,要係統的多。

告別了張仲景,公孫續又馬不停蹄的朝城主府的議事大廳趕去。

因為他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下午的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