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大門,玲新不由的紅了眼眶,許是憤怒,許是委屈,還有這樣一家子,明明是不想給自己用,還說自己嫌孬不要,這都是什麼歪理邪說,不由的忿忿然,大光回頭看了一眼,也不知道說些什麼,隻好又扭頭繼續向前走,過了兩戶人家是五爺爺家,本想讓媳婦一塊進去,看這樣隻好作罷,小聲的哀求似的對媳婦說“你在這等我會,我把床單給延孔嬸子送進去”,說完小跑進去,緊接著就出來了,後麵五奶奶看著急走的大光對自己兒媳說“您大嫂那個狠心勁,大光這孩子又老實說不來道不出去的,這媳婦娶進來這日子也不好過,”“可不,有戲看嘍”,延孔嬸子逗弄著自己的兒棟文說道,五奶奶一聽斜了兒媳一眼,扭頭進了屋,對自己這個兒媳婦五奶奶是看不慣的,進門這兩年也看出來了,仗著自己家裏沒煩心事,好聽別人家,長嘴八舌,喜歡看人熱鬧,挑撥是非,但跟兒子延孔卻也恩愛,見天也是撥弄的兒子都聽她的,沒辦法就這麼一個兒子從小嬌慣,兒子媳婦再孬,也得慣著,為了自己的兒子,不能胳膊肘向外拐是吧。
大光兩口子又走過了兩戶人家向東一拐就是爺爺家,到大門口大光又回頭看了一眼媳婦,玲新定了定神,咽下了心頭的不快,既來之,則安之吧。
劉老太爺正在堂屋門口喝茶,這是每天老太爺的正經事,草編的小包裏墊著毛巾,毛巾裏包著茶壺,常年的茶漬己分不清什麼顏色的毛巾了,隻要老太爺不睡覺,茶壺的熱氣就不能斷,所以都知道在老太爺這裏任何時候都能喝上茶水。老太奶在旁平整些舊布片,都是舊衣撕的,好用漿子抹了做成布板,在當地叫布革碑,做鞋底用的,大光走上前叫了聲爺爺,老太爺欠欠身,大光回頭對媳婦說“這是咱爺爺,咱奶奶”,玲新乖巧的叫了聲爺爺,奶奶,“哎,哎,快坐吧,坐下吧,吃飯了嗎”大光連忙從旁邊拿過凳子遞給媳婦,“翠榮,再換壺新茶,”在雞圈旁喂雞的老四媳婦聽到動靜,連忙熱情的招呼著“您倆過來了,還怪早來”,玲新連忙叫四嬸子,等著老回家過來才一塊坐下。
“我來,我來,我去吧”,大光忙不迭的拿起茶壺熟練的去換茶葉,對這個長房長孫,老太爺是欣賞的,不認為自己的大孫子傻,相反他認為大光忠誠可靠,踏實肯幹,吃苦耐勞,比自己那個大兒強多了,所以有些事也維護大光,可兒子的家事也不能過說道,對那個大兒媳婦也頗多微詞,但有時候也不好管太多。
老太爺抬眼看向自己的孫媳婦,對這個孫媳婦老太爺是滿意,是自己親三妹介紹的,以前孫媳婦的爺爺薛玉雷還跟自己認識,自己去鄉裏辦事還找過當賬房的薛玉雷,因著拐彎親戚,對自己也頗多照拂。“您爺爺這都還挺好的吧,好多年沒見過他了”。
“嗯嗯,俺爺爺挺好的,就是近幾年耳朵背了,跟他說話得大聲,”
“嗯,好,好,您爺爺跟我都認識,老哥們了,哎,現在見一麵不易了”
“你見誰呀,可別那些事的了,這個年紀了,吃好困好就行了,大光晌午您倆在這吃,叫您四嬸子包餃子”老太奶嘻笑些插話,看著自己的孫媳婦不大高興的樣也是心知肚明,看著孫媳婦說道“大光啊,你也娶媳婦完事了,您倆別跟您爹娘一般見識,您倆好好就行,真有過不去的事,來找您爺爺,您爺爺還能行,還能說了算。”
“對,爺爺去找您爹,別跟您爹娘死扛,叫人家外邊看咱的哈哈笑,以後大光你是大人了,別不說,有事多跟玲新商量,玲新啊,大光呢,老實忠厚,有事認死理,有你爺爺以後也放心了”。
“爺爺,您,您別這麼說,我,我聽您的”玲新不由得有些羞澀的低了頭。
“還回去說一聲吧,在這裏吃飯。”
“不用,不用,不用管您婆婆,知道您倆來這裏,她也不會我您倆吃飯的。”
一會在試驗田幹活的老四延眾也回來了,看著飯桌上的氣氛,玲新的心裏有了些踏實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