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九搶了那個梵文的道:“這個我給周爺送去。”也不等胡三多,大步出去。
正好小杏花送了點心上來,素姐就教小杏花裝了讓胡三多拿家去給他娘子吃。
胡三多站了不肯走,素姐就不問他,他好半日才吞吞吐吐道:“我娘子娘家去幾個月不肯回來。”
素姐方笑道:“想去接就去接罷。”
胡三多應了一個是字,抱了盒子倒退了幾步出去,小春香就伸了頭出來瞧他們都走遠了,方笑道:“這個胡三多的娘子,怕是再不肯回來了。”
素姐笑罵:“偏偏你什麼都知道。”
小春香將幾個茶碗送了房裏擱板上,出去關了院子門道:“大嫂不問我也要說的。那個胡三多的娘子,就是知府衙門裏快手沈老爹的六女兒,頭一遭嫁了個監生做小,不上半年教人家送回來了,再嫁了胡三多,就嫌他沒本事沒錢。如今聽說沈老爹吵著要胡三多寫休書,要把她再嫁個什麼秀才呢。”
素姐問:“她就不知道從一而終的道理?”
小春香愣了愣,小荷花已是接口道:“窮人家隻要有口飯吃,兄嫂弟繼的事多著呢。那個沈老爹一年能有多少銀子?聽說小兒子跟孫子一般兒大,哪有閑錢養活女兒。咱們家沒有油水撈,必要想法子把他女兒再賣一次銀子。”
素姐道:“我倒覺得胡三多不舍得他娘子呢,不然拿幾兩銀另娶個也不難。”
小春香笑道:“他娘子生得好,咱們家的管家私底下都叫她玉觀音,柳嫂子說是賽貂嬋。”
素姐擺手道:“怪可憐的一個人,嫁了兩次,夫主見在,還要嫁第三次,到了婆家就能抬頭做人了麼。以後休笑話她。你去拿我的針線籮來。”
小春香便將素姐跟自己的針錢都拿了來,小荷花跟小杏花無事,也坐在一處,主仆四個邊說些閑話,邊等小九跟胡三多買碗碟來家。
一個媳婦子隔了門輕輕叫春香姐姐,還是小杏花耳尖,聽見了去開門問,是繡娘楊嫂兒來了,問要不要放她進來。
素姐想了半日,問小荷花:“紫萱去年學的如何?”
小荷花笑道:“繡個嫁妝夠用了。”
素姐便要春香取了一兩銀子去賞楊繡娘教她以後不必再來。春香回屋取了塊銀子笑道:“她那一張嘴,死的都能說活,我不去見她。孔嫂子你把銀子給她罷,說今年衝太歲,咱們院子有幾個月不能來生人,教她回家去罷。”
素姐因春香能得像顆豆子,指了指她兩下,笑得說不出話來,那個孔嫂子接了銀子也笑道:“不來才好,每次來了總要廚房裏吃半鍋飯,還要捎一包鍋巴回家。柳嫂子抱怨了幾個月了。”
素姐想起來就教她叫柳嫂兒來。收了針錢,取了紙筆要跟柳嫂子商量請客的菜。
不消一柱香功夫,柳嫂子拿了個小盒子進來,揭開了給素姐看,是一小吊罐熱氣騰騰的紅棗湯。小荷花忙取了幾隻茶碗來,一人倒了一碗。那半罐小杏花就蓋上盒蓋捧了給紫萱送去。
素姐呷了幾口放下道:“聽說客裏邊有兩個吃不得豬肉,隻有換了。你也要另換了新鍋用素油。”
柳嫂兒點頭道:“不用豬肉還省些。如今東西雖不似年前那麼貴,倒底豬肉一斤比羊肉還要貴兩三個錢。”
素姐笑道:“可省不下來,那一日裏邊還要擺幾桌,小桃花有了,不給個妾的名份,孩子生出來不好看。”
柳嫂兒忙給素姐道喜,又道:“這可是喜事,東西盡有,隻怕忙不過來,還要請兩個廚娘來助忙。”
素姐道:“要請廚娘,今天可以不必定菜,她們都是有定數的那幾樣。明兒清早去尋兩三個,小荷花帶小梳子去盯著她們做活,看能不能偷學幾招。”
小荷花歡喜應了。素姐又吩咐柳嫂兒桃花的飲食要當心。
待小九汗流滿麵進來,後麵胡三多已和幾個管家挑了碗、盤子、湯盆等物進來。春香跟小荷花一個一個看了都無損壞,最後點了數,方照著胡三多說的數稱了銀子給他。
柳嫂兒就道:“我叫幾個人來洗幹淨了收起。”就跟著管家們一起去廚房不提。小春香緊跟兩步,也踩著柳嫂兒的腳步出門。
素姐就盯了小九的臉笑,小九的臉由緋紅變通紅,尋了桌上一碗茶喝下去,方道:“嫂子我去了。”掉了頭一頭撞到樹枝,哎呀一聲,也不停下看看撞到哪裏,腳底不沾灰回了自己院裏拿涼水先了半日臉。
素姐叫小荷花隔壁院子裏找了小春香來道:“明兒咱們忙一日,那四個裏頭你覺得哪個好帶了身邊使。”
小春香喜歡小鏡子聰明,又愛小露珠聽話,便道:“教小鏡子跟小露珠明兒幫我忙罷。”
小杏花就對著小春香笑,素姐不解其意,正想問她,小春香紅了臉要撕她的嘴,兩個一路笑鬧著就去了紫萱的院子裏。素姐歎氣:“姑娘大了,春天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