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生得十分不錯,隻可惜不是個女兒。”素姐學婆婆的口氣說,又笑道:“我家大弟媳氣得在家哭了幾日,死活不肯跟著上船去任上,還是連舉人親去房內勸了她才好了。”
狄希陳便笑道:“薛老大的日子怕不好過,我瞧著那個妾比連家小姐能幹多了。”
素姐便道:“薛家終歸不如連家勢大,有娘家在背後,那妾一個人背井離鄉的,又能玩出什麼花樣來?”又笑道:“好不好,與我們什麼相關,且慢慢看著罷。”
狄希陳知道素姐跟她大弟媳婦平日不怎麼合得來。連小姐是個大家小姐就有些清高,看不慣素姐從前是個母老虎,不肯與她親近也罷了。在家凡事又踩著龍氏,不免打著老鼠傷著玉瓶,又掃著素姐麵皮。素姐雖然不是個小氣的人,但是念著龍氏對她也是真心誠意的好,就不喜歡這個大弟媳。隻好又轉移話題揀那高興的事說。
“如今咱們是再開個作坊,還是就著原來的擴大?”狄希陳多少有些想偷懶,不想另起爐灶。
素姐笑道:“這個咱自己留著也好有個退步,當然另開一個。我看靠近湖邊我們那山地就好,沙子盡有,又是水路進出,修個碼頭不比修路省事?”
狄希陳方明白素姐打得主意,果然日日悶在家裏的人,無事就會算計。
便與她一一商議妥當,素姐提前拿出作坊賺的錢來在湖邊修個碼頭另建作坊。又照著舊例,在自己莊後邊蓋了些房子做員工宿舍,工錢就照旁人的作坊差不多少,隻是這房子白住。那些節,有田種好過活的人不屑做工,做工的人家,都是沒有田產養不了家的,見工錢也不少,又白給房子住,放出消息去就有人來投。不上兩個月功夫房子蓋得了,人也招齊,就將新作坊起了名字叫做福來,要討楊尚書老人家喜歡。
因一切都有舊例可比照去做,便不怎麼覺得煩瑣,唯有計夥計因去了新作坊沒有紅利,不肯去,寧願隻給狄家做夥計,倒正合了素姐心意。狄希陳便將新人老人摻合了分開,過了十來日新作坊燒製的各樣器皿便堆積起來,積二十日一船順了水路運到京裏去,自有相家接手。
狄希陳回家,這般作為,當然落入了有心人眼裏,那王胖子消息靈通,打聽得是與楊尚書家合夥,後悔下手慢了,在家氣得拍碎了好幾個茶杯,總是無可奈何。還要備了禮賠了笑來賀他。
轉眼到了年下,素姐與計夥計算好了帳,將紅利一一封好,送回娘家。薛教授夫妻還道不應收,親自坐了轎來狄家莊上推辭一番,方才笑納了。小巧姐夫妻固然是喜歡收了,那龍氏跟老三卻是知道素姐本不應分錢給他的,素日裏兩個人最不受人待見,隻有素姐頂著罵名兒待他們好,就把素姐感激到了十二萬分。
明水是個小地方,早晨傳說薛家小三做了股東有得分紅,晌午就說他是個財主,晚上就有人來說親。薛教授怕這個不成才的兒子把銀子花費了,忙忙的就下了定,趕著臘月裏就成親,卻也是雷厲風行。隻有這個三弟媳婦王氏,成了親方知道不是股東,不過是大姑子白送的銀錢,隻是生米煮成了熟飯,沒有後悔藥可吃,更兼著薛教授老兩口不苟言笑的壓在上頭,隻得暫將這口氣吞了下去,安份過日。
狄希陳揚眉吐氣,便要熱鬧過個大年,心時盤算做些新鮮玩意給兒子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