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封門村1963至1981靈異事件 番外·第十八章:過渡與流水賬(1 / 2)

第二卷:封門村1963至1981靈異事件 番外·第十八章:過渡與流水賬

隨著事情的告一段落,整個風門村漸漸回歸平靜。沒有人知道那天晚上小李與聶先生的對話,更沒人知道那天晚上聶先生獨自在鬼屋前站了許久想了許多。

聶先生並沒有將自己的想法和風水先生曾經告訴自己的話告訴別人,因為他要等待,等待一個時機,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來將這些東西告訴一個合適的人。

合適的時機是什麼時候?合適的人又是誰?聶先生常常這樣問自己,不過答案卻是,他也不知道。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村裏的人漸漸知道了聶先生的來曆,不過知道聶先生的來曆後村裏的人卻又漸漸的有些擔心起來。

原來,聶先生在來到封門村前曾經是一名大學的地理老師。論學識,聶先生的學識可以說是不少。論經曆,聶先生的經曆也是豐富多彩。

可以這麼說,聶先生這樣一個人,如果放在今天,那麼絕對是極受歡迎的那種專家教授之類的人物。但是,聶先生之所以來風門村,恰恰就是因為他的身份與經曆。

大家知道,在那個年代,(具體的名稱我就不說了,我說一下時間吧,上過初中曆史課的人都會知道我的意思:1966——1976)像聶先生這樣的人不用說別的,肯定會被那些所謂的‘正直’的人排斥、打壓、甚至陷害。

聶先生的一個朋友,因為在按照組織正常程序發言的時候不小心說出了自己的一些私人的想法,立刻被人扣上了反革命的帽子。

於是他的這個朋友天天大會批小會鬥,被折騰的不成人形。盡管如此,可是由於那個時候還沒有太過於成熟的批鬥過程,所以聶先生還是爭取到了幾次來之不易的探監。

在一次探監中,他的朋友悄悄告訴了聶先生許多的事情,而這些事情正是促使聶先生決定離開城市去到鄉村的原因。

原來,那個朋友是個少見的智者,在很久很久之前就已經知道自己的話一定會被抓起來。而那次發言他實在是忍不住了,所以將心裏的話脫口而出釀成大禍,但是也讓他知道了一些人的用心。

聶先生的朋友猜到,肯定有些人想要對聶先生不利,於是在這次探監中告訴聶先生,拜托聶先生領著這個朋友的兒子還有懷著身孕的媳婦離開這個城市,因為他有預感,這次活動絕對會愈演愈烈,到了最後所有人都會遭殃的。

果不其然,就在探監的第二天的一次例行的會議上,學校的領導總是似有意似無意的提到聶先生的名字,不過幸好聶先生敏銳的察覺到了自己周圍人的異常,在接下來的幾天裏他悄悄的將自己的行囊收拾好了之後這才離開了那勾心鬥角的世界。

聶先生也沒有瞞著大家,他坦白的說那個女眷並不是他的妻子和兒子,這樣大家著實是驚訝了一下,不過村子裏的人也沒有那麼八卦,所以很快就淡忘了這件事情。至此,聶先生算是在這個村子裏徹底的定居了下來。

時間總是在不經意之間就那麼悄悄的過去,一晃,聶先生已經來到風門村有十年的時間了。

這十年的時間裏,聶先生良好的人品算是得到了大家夥的一致認同。由於聶先生之前是一個大學老師,所以文化程度那是相當的高。

要知道,在那個年月,要想成為一個老師可遠遠不止是要學會專業課接著實習實習那麼簡單。每一個成為老師的人都是經過重重的考驗,就像那句風靡了幾十年的話一樣,在中國知識分子之中,要想成為一個大學的老師,那可真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樣的困難。

所以說來,聶先生自然是有十足十的學識的,於是他便在村子裏開設了一個學堂,免費教給那些小孩子們一些文化,由於他宅心仁厚,所以村民們也時常幫襯著他。

這幾年,風門村大事幾乎沒有,小事倒是也是有幾件。具體說來,無非就是誰家的誰誰誰上山采藥時被“大仙”上了身,誰誰誰家的孩子從某個地方回來之後就經常神神叨叨的說一些奇怪的話。

大家可是要知道,在山郊野外,這些事情並不少見,不過由於消息傳遞的速度遠沒有消息平息下來的速度快,所以常常被人們忽視或者遺忘。

由於之前曾經跟一個風水先生學過兩手,聶先生處理這些事情自然是手到禽來,所以他在村民們心中的威望越來越高。在這群沒文化的村民中,他幾乎成了一個神一樣的所在。

這世事還是難料的。也許是十年前那一夜聶先生給自己的預言應驗了,也許是上天要捉弄一下這個宅心仁厚的人。聶先生還不知道,自己生命中的一大劫就要到了。

事情應該從村長的兒子回來那天說起。

這村長的兒子早些年的時候到山外讀書,當然,時間是在聶先生來之前,所以這些聶先生自然是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