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故地(2 / 2)

“大帥!”看到龐嶽過來,周天正趕緊行禮。

龐嶽點了點頭,問了幾句營中的情況,周天正都一一作答。隨後龐嶽朝一旁指了指,示意周天正跟他一起走,周天正立即跟在龐嶽的身旁,一副聆聽的樣子。

“這兒離你家已經不遠了吧?”龐嶽問道。

“是的,難得大人還記得。”周天正說,“屬下的家在寧國府涇縣周家莊,在此地以南一百五十裏左右。”

“怎麼會不記得?”龐嶽笑道,“當年我率部從蕪湖突圍南下,路過涇縣時還是令尊招待了我,你也是那時候投的軍。現在想想,就好像發生在昨日一樣。”

周天正點了點頭,臉上浮現出一絲傷感。這麼些年過去了,當年的一幕幕他還是記得清清楚楚,記得離家前一晚父親對自己的叮囑,記得第二天清晨隨隊伍開拔時父母家人在莊口送別時的情景。那時他帶著滿腔的豪情壯誌對未來的憧憬離開了家,卻沒想到那竟然是跟家人的永別。就在他投軍後的當年年底,他的父親周源清在清軍進攻涇縣時組織鄉勇民壯奮起反擊,後來兵敗被殺,全家罹難。

“令尊是真正的英雄,為人和氣節我都是非常佩服的。”龐嶽收起了笑容,感歎道,“這麼些年來我常常在想,要是大明的士紳都有如此氣節,又豈會讓韃子如此輕易地占據了這大好河山。”

“多謝大帥。屬下相信,家父以及千千萬萬抗虜義民的鮮血都不會白流,這九州的大好河山總會有全部光複的一天。”

“離家這麼多年了,有沒有想過回家看看?”

“想,經常在夢中夢見回家的那一刻。如今父母雖然都已經不在了,田園宅院想必也早就荒蕪,但那畢竟是祖宗墳塋所在,也是屬下出生和成長之地,屬下的根就在那裏。屬下想著,等韃子徹底被消滅、天下局勢穩定下來之後,屬下便帶著妻兒回老家去居住,這輩子都不再離開了。”

龐嶽點點頭:“應該的,那一天也不遠了。三天後我們就能抵達南京城下,好好作戰吧,令尊在天有靈也會因你而感到自豪和欣慰。”

周天正重重地點了點頭,龐嶽拍了拍他的肩膀,帶隊去巡視下一處。周天正目送龐嶽離開後,仰頭望著滿天璀璨的星辰,出神的眼中有晶光閃動。

......

左府軍一路勢如破竹順江東下,十萬火急的塘報也早已一封封送到了南京,呈到了坐鎮南京的定南大將軍、敬謹親王尼堪麵前。除了江南省西部各府,浙江北部也有多封急報連續送來,甚至連駐吳淞、舟山的水師也派人來報,說是海上發現了一支龐大的明軍船隊正日夜不停地往北而來。

三個方向都有敵情,三個方向的敵軍正呈包圍之勢而來,尼堪感覺自己就像是坐在了一個火藥桶上,隨時都有可能被炸得粉身碎骨。雖然手頭的兵力看上卻也並不算太薄弱,八萬多人的總兵力,一萬八旗兵,換作剛進關那會兒這麼點兵力已經足以橫掃一方。但尼堪卻並不認為如今的這麼點兵力能夠擊敗三路共十幾萬明軍。

這八萬多人能起多大作用,尼堪是心知肚明的。先說綠營,當年江南綠營中那些戰鬥力最強悍的綠營兵和最死心塌地給朝廷賣命的綠營將領在多次的南征之戰中早已損失殆盡,如今這幾萬綠營裏最近幾年才編練成軍的兵勇和新近提拔的將領占了一多半。這些人在大清江山穩固的時候或許還能老老實實地賣命,一旦大清出現了半點疲態,這些首鼠兩端之輩恐怕立馬就會動起歪心思。之前安慶、池州等四鎮綠營不戰而降就是明證。

除了綠營,八旗也已不複當年之勇。當年在遼東的村寨裏吃了上頓沒下頓,隻有殺人搶劫才能過上好日子,當然是人人聞戰則喜。可如今進了關,不用再拚命就能過上好日子,自然也就沒有多少人再願意去拚命。尤其是幾年前近兩萬旗兵折在了江西,八旗之中除了正白旗和鑲紅旗,幾乎家家有親人陣亡,上陣打仗對旗兵來說就更沒有什麼吸引之處了。如今駐防江南的這一萬八旗還是朝廷費了好大工夫才動員出來的。

正因為清楚自己的實力,所以尼堪才明白自己該怎麼做。他放棄了主動迎戰明軍的做法,也放棄了分兵駐守的安排,而是把所有的兵力都集中起來。浙江北部的兵力大部集中到了杭州,江南的兵力則大部集中到了南京和揚州。隻有守住這幾座重鎮,守到濟爾哈朗的援軍到來,或許才能換來一個不敗的相持局麵。目前他所能做的也隻有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