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1 / 2)

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去大興視察農桑事,因為南邊和北邊都受災,又有大批難民往京城湧入,京中的氣氛也顯得有些低迷起來。

不管是大臣王孫,或者是內外命婦都好,心裏不管是怎麼想的,但表麵上都俱是一副憂國憂民的模樣,見麵都要歎一句“可憐了那些受災的百姓。”

至於宴請娛樂之類的,在這種時候,除非是想要找死,要不然也不會大張旗鼓的辦的。有好些號稱行善積德的人家,已經在城外開設粥棚和醫棚,給逃災來的難民施粥送藥了。連好些身在內宅的貴女千金們,也弄了些名目出來,為今年災民募捐。這其中就有皇後的親侄女,魏國公府嫡出的沈二小姐。

魏國公府現在團花錦簇,魏國公府的嫡小姐,自然也是京中貴女裏頭的頭一份。這位沈二小姐今年雖然才十二歲,卻很是憂國憂民,聽到說南邊北邊都在受災,便發動常一起玩的閨中姐妹們弄了一個募捐,又道:“如今南邊洪災,北邊又是旱災,許多災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很是讓人憐憫。我們年紀小,能做的有限,但能獻出多少,總歸是我們的一片心意。”

沈二小姐發話,自然會有人呼應。沈二小姐辦了這個募捐,原本隻是在自己的交際圈子裏進行,募捐了千兒八百的銀子,讓兄長送到了送賑災銀子到南邊的官員手裏,讓一起送到南邊去給災民。

後來皇後知道了,或許是想要為娘家的侄女做麵子,或者隻是單純的十分鼓勵這種義舉,便將京中的內外命婦都召進宮來,提起了沈二小姐的這次募捐,發動內外命婦也一起捐款,並首選以身作則的捐了一萬兩銀子。

皇後發話,自然是一呼百應。徐鶯自然不能獨立特行,隨著皇後在後,捐了八千兩。柳淑妃和趙嫿則每人捐了七千兩,還有江婉玉,捐了一個六千五百兩。其他內外命婦緊隨在她們身後,也各多多少少有所捐獻。

這加起來有十多萬兩的銀子,讓皇後和沈二小姐募捐來的那些銀子合一起,讓送災銀的官員一同送到了南邊和北邊去。

這種事情,哪怕內外命婦捐款的時候捐得肉疼,在外麵還是要對皇後大勢稱讚一番的。與皇後一同被稱讚的,還有最先發起募捐的沈二小姐。

徐鶯捐了八千兩銀子,徐鶯不覺得什麼,但梨香翻著徐鶯已經完全空了的錢箱子,很是心肝肉疼的對徐鶯道:“娘娘,奴婢知道你心善,但您散財的時候也該悠著點。上次你拿了三萬兩銀子給杜神醫,這次又捐了八千兩,您的錢匣子可就隻剩下一百兩多點的銀子了。”

堂堂一個貴妃,錢箱子裏隻有一百兩多點的銀子了,說出去都不能令人相信。

自古洪澇之後就容易發生瘟疫,南邊有幾個村鎮在都有疫情發生,因為皇帝派了人下去控製得當,這才沒有讓疫情蔓延開。但已經染上疫病的人需要救治,杜邈現在做的,就是在為那些染病的人配製藥。

但這生病的不是一個兩個,而是成百上千個,配置這麼多人的藥,實在是很燒錢的事情。於是在某一天杜邈進宮跟徐鶯說話時,便跟徐鶯哭起窮來。徐鶯一時衝動,將整個錢匣子都掏給杜邈了。最後還是梨香看不過,最後拿回了一個零頭回來。結果這一次,徐鶯連這零頭也一起捐出去了。

主子太大方,但卻令梨香很著急。

徐鶯卻並不在意的道:“我在宮裏又沒有用得上銀子的地方,銀子放在我這裏也是生鏽,將它們給了需要的人,這樣不是更好。”

她現在兩手不沾陽春水,但卻是每日錦衣華服山珍海味,吃的穿的住的用的,全是這世上最好的,說的是皇恩浩蕩,皇帝的恩德。其實歸根到底,還不是百姓在供養著她。有時候她想想都覺得挺羞愧的,若這種時候她還不將銀子拿出來,連她自己都要看不起自己了。

梨香道:“這話雖然這樣說,可娘娘您好歹留點銀子防身啊。這宮裏用銀子的地方雖然少,但卻絕對不是沒有。”就比如說打賞小宮女小太監們,這些多多少少都是需要用到銀子的。

徐鶯跟她玩笑道:“若真有那種時候,我就將我的簪子釵子剪了用,反正我的簪子釵子多。”

梨香不滿的看著她,喊了一聲:“娘娘……”

貴妃的釵環首飾雖然多,但都是皇帝賞下,記錄在冊的,根本不能隨意動,說什麼剪了拿來用,這都是笑話。

徐鶯不想再和梨香在這個話題說下去,轉而說起道:“好了,我有些渴了,你給我倒杯水去。”

梨香十分無奈的看著她,過了會才道了一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