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1 / 3)

第一百九十三章

宣國公世子夫人趙樊氏隨著青盞走進臨華宮的時候,趙嫿正坐在臨窗的一張小榻上,自己親手執壺泡茶。

錦衣華服的夫人,頭上珠釵環繞,身姿依然嫋嫋,可是在日光的照射下,最先讓人注意到的,不是她絕色傾城的麵容,而是她麵容上眼角處的魚尾紋。

趙樊氏不由暗歎了一下,大約紅顏總是易老,這位趙家庶房的姑娘,如今高高在上的寧妃娘娘,這兩年仿佛老得十分的快。趙樊氏至今記得當初她從四川初初回到宣國公府的時候,府中無人不讚歎她的美貌,就連自己的丈夫也時常在自己麵前提起,自己這個堂妹長得比那西施還要出色幾分,若入得東宮,太子怕也不能不動心。

趙樊氏對自己的外貌也向來自負,那時候剛嫁進宣國公府沒幾年,聽到丈夫誇別的女人長得比自己還漂亮,心裏總是不服氣的。於是便盛裝打扮了一番,特意去尋這個隔房的小姑子,想要將她比下去。隻是等真正見到趙嫿的時候,卻是先將自己羞了出來。哪怕她在外貌上再是自負,跟趙嫿一比,她也不能不承認,就是十個她也比不上趙嫿。

都說美人如美酒,越久越醇,越久越有味道。但輪到趙嫿,趙樊氏卻覺得,她倒是不如當初的驚豔了。又覺得趙嫿周身帶著一股陰鬱之氣,令人一看徒生幾分不喜和不想靠近。

趙樊氏不知道趙嫿將她召進宮來是什麼目的,早年宣國公府還與趙嫿維持著表麵的客氣的時候,她還會時常隨著趙章氏時常來趙嫿宮裏。到了後麵,隨著二皇子慢慢疏遠了趙嫿,宣國公府與她幾乎成了半撕破臉的狀態,她也就少來了。而現在,趙樊氏實在想不出,趙嫿召見她甚至還故意撇開了自己的婆婆趙章氏,會有什麼用意。

趙樊氏想不出,也就暫時放下了自己的心思,走進門去,對著趙嫿跪拜道:“見過娘娘,娘娘萬安。”

趙嫿仿佛這才發覺她來了,轉過頭看了她一眼,然後放下手中的銅壺,接著對著趙樊氏笑了一下,然後道:“是大嫂來了,快起來,都是自家人,不必多禮。”說著對青盞示了示意,讓她將趙樊氏扶了起來。

趙樊氏謝了恩,這才扶著青盞的手站起來。趙嫿又笑著道:“大嫂過來坐吧,本宮正好泡了茶,大嫂嚐一碗?”

趙樊氏笑著道:“能得娘娘親手泡的一碗茶,是臣婦的福氣。”說著又屈了屈膝,道:“臣婦謝娘娘賞賜。”

趙嫿笑了笑,等她在下首坐下後,親手往她麵前的茶碗倒滿了茶,然後再往自己的茶碗倒滿。放下茶碗,先端起自己前麵的茶碗喝了一口。

趙樊氏見著,自己倒是不好不喝,於是端起茶碗也小抿了一口,然後便將茶碗放下了。

趙嫿看了她一眼,然後對青盞使了使眼色。青盞會意,揮了揮手,然後帶著屋裏的宮女和太監出去了,順勢還帶上了房間的門。

趙樊氏看著,越發搞不懂趙嫿想幹什麼。

趙嫿則又重新提起銅壺來,往趙樊氏和自己的茶碗添了水,一邊添還一邊道:“我們姑嫂二人真是許久沒有坐一起說過話了,想當年本宮剛從四川回到京城時,因著對宣國公府許多東西都不熟悉,著實鬧了許多的笑話。本宮還記得,當年還是勞大嫂提點,這才慢慢穩重起來。想起當年的事,如今想來都好像是發生在昨天,大嫂對本宮的好,都還曆曆在目。本宮和大嫂雖然是隔房的哥嫂,但在本宮心中,大嫂便如本宮的親大嫂一樣,令本宮感到孺慕親厚。”

當初宣國公府接趙嫿回京,為的是讓她進東宮接替先皇後的位置,趙章氏想到自己的女兒,對趙嫿是又抬又打壓的態度,幾次給了趙嫿下馬威。而趙樊氏想到趙嫿是要進東宮的,她又長得這般漂亮,很大機會是要得時為太子的皇帝的寵,這樣的人,她想著就是不能去討好,但也不能得罪。所以趙章氏打壓她時,她都是尋了理由避開,過後又怕因為趙章氏的原因讓她對他們一房也心存了芥蒂,所以為了彌補偶爾會提點她幾句,以賣個香火情。可是礙於趙章氏,她也不敢做得太多。所以趙樊氏清楚,她當初做的那些,是絕對不夠趙嫿記上這十幾年的。

但如今趙嫿卻提起當初兩人那淺薄的情誼,趙樊氏實在不明白趙嫿打什麼主意。

趙樊氏懶得心裏彎彎繞繞的去揣測,開門見山的道:“娘娘有什麼話要對臣婦說的,還請直說。”

趙嫿將手放在茶碗的邊緣,摩挲著上麵的花紋,笑了一下,道:“大嫂還是如以前一樣,為人爽快利落。”她說著頓了頓,然後又緩緩的一字一字的清晰的說道:“大嫂有沒有聽過一句話,良禽擇木而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