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皇家三代人的感激(2 / 2)

簪嫋爵讚歎曰:‘回答正確,加十分!自己老子東征西戰打下的江山,就算是排排坐分果果,也該是自家兄弟的事情,為何要便宜了那些投機鑽營的外人?’”

太後聽到這裏,長歎一聲說道:“唉……啟兒,此番你突然將你弟弟派出長安,讓他隨同瀚兒下江南,為娘原以為,你並不想讓他真正掌握京畿防衛大權,故而支開他。

現在看來,原來你是讓瀚兒一路指引教化他認清形勢,不要再為了儲君的位置做出傻事來啊!

難為你了孩子,是為娘當初一念之差,勾起了武兒不該有的帝王心思,到如今竟有走火入魔之勢了,但願,瀚兒此行能夠讓他幡然悔悟,如此乃是我大漢幸甚,我母子幸甚!”

劉啟趕緊說道:“不不不,娘親,兒子讓弟弟隨同李瀚下江南,乃是李瀚極力要求,說弟弟是一個精通經濟事務的人才,他此行要跟江南商賈鬥智鬥勇,一個人很可能威望不足,力所不逮,帶著梁王的話,是一個強大的幫手,所以我才同意了。

至於瀚兒這些話……這些話是否是為了指引弟弟,又能否讓弟弟幡然悔悟,兒子真的不敢妄斷。”

太後欣慰的笑道:“李瀚一向精靈古怪,而且對皇室一心一意,想是他憐惜他叔王的才華,想一路指引武兒拋棄成見為國效命,自己做出這般舉動的吧?

嗬嗬嗬,這孩子對秦始皇兩個兒子的評價真是有道理極了,對啊,我皇家的基業乃是先祖用生命和鮮血打下來的,就算是分也是兄弟一起分,哪能便宜了外人!

徹兒,你接著念。”

這封密函寫的十分詳細,幾乎是一字不漏的轉述了李瀚在船上的觀點,講完秦始皇家族的事情後,劉徹念道:“曆史的車輪無情的碾壓過秦朝的統治,新一輩的傳奇人物紛紛出世,如高祖,如項羽……”

一直念到劉禮斥責李瀚的假設,高呼我太祖必勝,劉徹停了下來。

一眾人都聽得熱血沸騰,太後更是難以自禁,良久方喟歎道:“啟兒,瀚兒的話你要記住,人心的確是最重要的東西,這孩子……不簡單啊!”

劉啟也是聽的心旌神搖,點頭道:“關於如何統一人心,瀚兒已經跟我講過多次了,他提出的開辦皇家學院,統一教材這件事,我正在著手辦理,估計明年就能夠實行。”

劉徹突然間驚叫道:“天哪,姐夫唱這首曲子太棒了,簡直比空城計還要好!父皇,我真後悔沒跟姐夫一起去,唉!”

劉啟忍不住奪過信件自己吟誦道: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大家都有些神情恍惚,都沉浸到這絕妙的意境中了,劉啟則用夢囈般的腔調,喃喃的念道:“梁王聽罷此曲,慨然又歌了一遍,最後曰:‘英雄也是一世,庸人也是一世,相比這亙古不變的江山,人就是匆匆過客,現在始皇帝沒了,楚霸王沒了,這青山還在,夕陽照樣的紅!李瀚,叔王謝過你的良苦用心了!’”

太後突然間落淚了。

劉啟接著念道:“簪嫋爵要求梁王把感激折現,變成允許李家商業進駐梁國,梁王答應後又提出一個條件,讓簪嫋爵在梁王遇到生死危機的時候出手援助一次。”

“什麼?武兒如此要求李瀚?他這是何意?”

“簪嫋郡聞聽此言,甚是煩惱,躲進艙房摔打發脾氣多時,終於答允了梁王。梁王甚是歡暢,對劉禮的出言譏諷也不以為意。”

太後神情十分慘淡,黯然的說道:“看起來,武兒知道自己有可能出意外,而瀚兒也沒有把他叔王的要求當成兒戲,這兩個人啊……都是人才!

啟兒,母後希望你拿出帝王的氣度跟胸懷,包容他們,才能使用他們,讓他們成為你的左膀右臂,我大漢江山才能夠更加穩固啊!”

劉啟趕緊說道:“孩兒謹遵母命!其實對弟弟也罷,對瀚兒也罷,孩兒從沒有以外人看待他們,更沒有忌憚過他們本事大了會危及到我,母後大可以放心。”

太後開心的笑了,皇家最有權威的三代人此刻心中都湧動著同一種情緒,那就是對李瀚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