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5 源頭(六)(1 / 3)

深秋的天說變就變,晌午還是風和日麗,這會兒山風呼嘯,天上湧起了烏雲,一聲聲驚雷在群山中格外響亮,隆隆回聲沒有個完,怪嚇人的。!頂!點*!小說 WWw.23wX. COM可能是習慣了山間的氣候習性,那些鳥兒反而活潑興奮起來。在雷聲的間歇中,它們抓緊一天中最後的良辰美景,此起伏彼地鳴唱起來。杏兒攙著朱瞻垠喘息著走到一座山麓,這兒草深過踝,從山上流下的泉水叮叮咚咚地注入溪澗。草地上發現馬蹄的印跡。難道有人騎馬來過?

也可能是野驢的蹄印,但杏兒仔細辨認,斷定是馬蹄印,他們不禁疑懼起來,杏兒又擔心這兒水草肥美,會有野獸出沒,不敢休息,架著朱瞻垠越過溪流朝山坡走去。

漸漸地,腳下出現了若隱若現的石階,泥土雜草淤塞其間。顯然,不知哪朝哪代何年何月此山曾有人依山鑿階,大概長年荒蕪,鮮有人至,山階便經世代風雨剝蝕竟至階痕掩跡了。他們順著長滿蘚苔和雜草的階石一步一步往高處攀登,眼前出現數株抱岩而生的古鬆,右邊貼山生長著一片竹林,在一塊空缺處的山石上布滿茂密的茅草,依稀可見其間有個黑糊糊的缺口,杏兒用手扒開茅草,繁枝密葉掩映下的竟是一個石洞。

探頭往裏看,黑古隆冬的什麼也看不見,隻聽滴水如金屬鏗鏘之聲,一隻蝙蝠撲喇一聲掠過她的臉麵從洞裏飛出。她將朱瞻垠扶坐在一塊方石上,自己忙著去撿來一堆枯樹枝,采摘了兩兜鬆。雨浙浙瀝瀝地下起來了。她用火石點燃綁在樹枝上的鬆明,左手高擎。右手握劍,小心翼翼地走進石洞。

在火把的輝映下。吃驚地發現這是一個很寬大的石窟,頂高約有丈,石壁有的光滑,有的粗礪,似有人工斧鑿痕跡,石壁上尚可見許多動物圖形的圖畫,可以肯定,這個洞有人住過。她走出洞外將朱瞻垠扶了進來,撿了一塊幹燥沒有滴水的地麵坐下來。她忙著把樹枝點燃。頃刻間洞內明亮起來,奇怪的是燒火的煙氣不知從什麼地方冒出,以至洞內並無煙熏,越發顯得暖和愜意。外麵的雨越下越大,雷聲一聲接一聲,一道道閃電像魔鬼的利爪伸進石洞,雷聲間歇中,傳來令人毛骨悚然的狼聲,虎嘯聲。

他們慶幸天賜的地點。免了雨水的澆淋和對野獸的恐怖。朱瞻垠的傷口經杏兒的調治,疼痛減輕多了。他也好奇地站起來在洞內四處瞅瞅。

“公,你來看!”杏兒突然驚叫起來,那聲音如從甕中發出。一片朗朗回聲,“這兒還有條暗道。”

朱瞻垠隨著杏兒一道,在火把光亮下。果然見到有條隧道與此洞相連。他們交換了一下眼神,默默地順著隧道往前摸。約摸數十丈遠處,忽有陡壁擋住。

“看這裏!”朱瞻垠見隧道左右有石階通上。

杏兒沒有答話。舉著火把沿石階往上走,拐了個彎,心中默數到一六十六步時,石階盡頭,頂上蓋一塊六尺見方的木板,杏兒用力一頂,吱呀一聲掀開了,她警覺地探頭瞧瞧,一片漆黑,什麼也看不見,便悄悄地爬上,伸手拉過朱瞻垠。

猛然間聞到一股食的氣味,舉火把一照,原是一處有間房大小的密室,牆上掛著兩盞巴鬥大的燈盞,盞內貯滿燈油。杏兒用火把將油燈點燃,看清了,室內擺滿了大缸小缸,都堆尖盛著米麵,豆秫油鹽山貨,竟然還有幹果蜜餞酥餅米糕之類等等,足夠一人吃上一年。那牆上架上,滴溜打掛的掛滿了鹹肉幹魚,那一頭的山架上,堆放著無數把刀槍劍弓等兵器。他們立即明白了,這是一個貯藏食和兵器的秘密倉庫。朱瞻垠早已饑腸轆轆,抓起酥餅米糕遞給杏兒,自己則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倉庫裏一點也不潮濕,四邊的牆都用石灰抹刷,地麵鋪木板,四周牆腳堆放著木炭,大概是用以使室內幹燥吧。倉庫的那一邊是一扇很大的柵門,掛著鐵鏈卻沒有上鎖。

“公,我們趕快走,這難道是座軍營。”

“不像,軍營怎麼設在這深山野嶺呢?我們再往前試試,說不定能走出大山。”

拉鐵鏈時聲音很大,他們屏住聲息,沒有什麼動靜,隻隱隱聽到地麵上傳來的雷聲。柵門外是一個弧形的空間,朝左約摸二十步,是一排分隔成五個小間的小石屋,估計是關人用的;他們心中發怵,連忙退出。往右,是一個約有七八間房大的空室,不知是幹什麼的。退回弧形空間,正麵又有石級往上,隻十數級便到頂端,一間房大小的地麵是水磨青磚,厚厚的紅色布幕遮掩著牆的四周。杏兒輕輕地用手扒開兩塊相接的布幕,是一堵木牆,她用手按著木牆往旁邊一推,開了,陰森森的房彌漫著昏黃色的燈光。

一聲驚雷炸響,兩人不由得縮了縮身。接著幾道驚閃,他們藉著閃電和燈光,瞥見數尊麵目猙獰的羅漢菩薩,噢,原來是座廟宇佛殿!跨出夾門,緊挨著便是一尊坐著的佛像,側身朝前,便見一溜高台上全是形象各異的羅漢,殿中央矗立著佛龕,供台上亮著長明燈。他們輕踮雙足,從供台上跳下來。